未成年人犯罪有什么原因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5-04 17:41:03 481 人看过

马克思主义犯罪学认为,犯罪行为是受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学因素综合作用而产生的。一方面,生物学因素对犯罪现象有影响作用,而社会学因素是决定犯罪性质的主要的、根本的因素;犯罪行为是受犯罪心理支配的,生物学因素是犯罪心理产生的生理基础。离开生理基础凭空论述人的行为,显然是不科学的,当然是不科学的。当然,在分析犯罪原因时,生物学因素不是根本原因,决定犯罪现象的是社会因素,决定个体犯罪行为的也是社会因素。现阶段就我国的状况而言,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同时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未成年人自身生理、心理发育的原因:

1、未成年人生性活泼、好动。他们正处在身体快速成长发育的时期,感到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喜欢运动和发泄;

2、由于未成年人神经系统也处于高速成长发育阶段,他们的神经系统易于兴奋、表现为缺乏理智、容易冲动;

3、好奇心强,他们对于社会的一切都感到新奇,他们渴望以自身的视角了解社会,参与社会;

4、性的需求逐渐增加,他们渴望异性的理解、爱抚、希望性的需求得到满足;

5、未成年人对于物质、安全、自尊等各种需求都有显著增加,但他们在获得上述需求的合法方法受到了某种局限,导致上述需求处于一种饥渴状态。

未成年人的身心特征是其成长过程中很自然的现象,本身并没有什么奇怪的;显然,处于身心发育旺盛的少年,必须会出现一系列的矛盾,如果未成年人身处的外部环境发生动荡,则必然会引起一系列矛盾的冲突和激化,并与未成年人犯罪构成非常直接的关联。

二、社会原因

未成年人就其整个发育阶段而言,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就是“成长”二字。正是由于未成年人正处于成长阶段,所以可塑性很大。事实证明,未成年人周围客观环境的影响和教育,对未成年人的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个时期客观环境好,教育得法,他们就会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反之,他们就会受毒害,甚至堕落成为社会祸害。正因为如此,我们要在认识和研究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未成年人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排除客观环境的不良影响,使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对于已失足的未成年人和有可能走上犯罪道路的未成年人,则要伸出挽救之手,突出教育二字,教育他们迷途知返,改错学好,成为社会有用之材。未成年人出生时就像是一张白纸,在成长和所谓社会化的过程中,打上了深深的社会烙印。犯罪正是社会化烙印的显著特征。笔者试图从以下诸方面分析社会因素对未成年人实施犯罪的影响:

1.家庭不良影响

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和生活的最为重要的场所。家庭因素也是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

(1)家庭教育失败

实施犯罪的未成年人绝大部分在家庭教育上存在问题。在这些家庭中,父母对子女或粗暴教育,棍棒管理或溺爱娇惯,袒护放纵、姑息迁就,往往使孩子形成严重的人格缺陷。

(2)家庭道德的论落

父母的道德状况直接影响到孩子,而且这种影响胜于父母使用语言进行的教育,父母表现出的贪财、吝啬等心态会影响孩子惟利是图;父母待人冷漠,粗暴、无礼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使之效仿。

(3)不完全家庭

家庭结构的稳定性对未成年人成长起着重大作用,不完整的家庭,孩子往往也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和照顾,这些孩子很容易因此变得孤僻、自卑、抑郁、任性、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2、学校教育的因素

学校教育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如果学校教育不利,也会影响未成

年人走上犯罪道路。

(1)学校教育重智轻德,以应试教育为导向

(2)个别教师素质较差,错误引导未成年学生

近几年,教师辱骂,体罚甚至殴打学生的事件不时见诸报端,这些教师的行为举止和语言无疑会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不良的引导作用。

(3)学校收费过重,辍学人数增加,这些过早辍学的孩子走上社会后容易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4)学校周边环境恶劣,许多学校身处闹市,门前交通混乱。

有的学校周围大量存在网吧、酒吧、歌厅、舞厅等各种娱乐场所,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未成年人正常学习和健康成长。

3、传统的价值观崩溃,新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尚未

建立起来。我国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国家转变为现代工业化国家的过程中,国家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在这个进程中,随着生产模式与国家体制的改变,旧的观念也受到了巨大挑战。原有的集体主义,大公无私等观念与市场经济所推崇的个人奋斗,据理力争,崇尚金钱等新形式显然不相协调。其次,与新的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还没有建立起来,这就出现了道德真空。也就是说成年人自己都无法明确到底什么是符合道德的,从而导致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于是采取放任态度,或者是行之一套、言之一套。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14日 06:0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犯罪构成相关文章
  • 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观原因
    分析客观原因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青少年犯罪其自身的主观原因,这是他们犯罪的内在动因。1、文化水平低,法制意识薄弱首先是由于未成年人正处于发育成长时期,无论生理和心理均未成熟,其人生观和世界观正处于逐渐形成阶段,故在此期间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强,自控能力弱,情绪易走向偏激,易产生逆反心理,易盲目崇拜,其思想和行为常带有片面性、盲目性和一触即发且不计后果的特点。其次是未成年人犯罪的群体文化素质低,认知鉴别能力差——文盲加法盲。在犯罪的未成年人中文化结构偏低,小学、初中一年级以下的居多,有的几近于文盲,由于文化水平低,势必影响他们的观察力、判断力、极易被不法之徒威逼利诱,误入歧途有的未成年人参与杀人、抢劫、盗窃等犯罪被捕获在接受公安人员讯问后竟然说:我该说的都说了该让我回家了吧?文盲加法盲,由此可见一斑。由于他们知识水平的局限和社会经验不足,认识问题偏重于直观和感性,理性判断能力差,因而遇事易冲动
    2023-04-24
    277人看过
  • 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
    未成年人走上犯罪的道路,有着深刻的客观背景,主要受不良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1、家庭原因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诸因素的缩影,家庭教育、环境好坏,对青少年成长至关重要,家庭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1)家庭不健全,对子女失于管教不健全的家庭往往压力大,生活紧张。单亲家庭的子女多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缺少父母双方的关怀,享受不到应有的欢乐。(2)家庭管教不当现在独生子女较多,有些家庭对子女溺爱纵容,百依百顺,放任自流,助长了小孩的任性,放荡不羁,娇宠和溺爱容易造成未成年人心理发展上的扭曲,形成不良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如自私、任性、骄横、懒惰、粗暴、贪婪等,同时又缺乏独立生活能力,造成适应社会困难,长期娇宠、溺爱还会形成未成年人极端的“自我中心”意识,凡是从个人角度出发,不达目的不罢休。2、学校教书与育人脱节在升学教育、应试教育的模式下,有些学校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只抓智育,忽视德育尤
    2023-03-31
    336人看过
  • 未成年人犯罪的客观原因
    未成年人走上犯罪的道路,有着深刻的客观背景,主要受不良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1、家庭原因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诸因素的缩影,家庭教育、环境好坏,对青少年成长至关重要,家庭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1)家庭不健全,对子女失于管教不健全的家庭往往压力大,生活紧张。单亲家庭的子女多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缺少父母双方的关怀,享受不到应有的欢乐。一般说来民主的教育方式与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在离异和破裂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会产生反抗社会的不良心态和行为。有些离异家庭的子女无人教育,或受到父母的冷落歧视,他们幼小的心灵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得不到应有的父爱、母爱,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2)家庭管教不当现在独生子女较多,有些家庭对子女溺爱纵容,百依百顺,放任自流,助长了小孩的任性,放荡不羁,娇宠和溺爱容易造成未成年人心理发展上的扭曲,形成不良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如自私、任性、骄
    2023-04-24
    202人看过
  • 未成年犯罪的原因有哪些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如下:1、学校,部分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偏移,教育方式陈旧,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品德教育,不顾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2、家庭,家庭结构有缺陷。家庭的残缺,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催化剂”。夫妻关系是家庭存在的基础,当夫妻双方感情破裂,或者因为离婚、死亡、服刑以及其他原因失去了夫妻中的一方或双方时,致使家庭结构的完整性遭到破坏;3、社会,社会中出现的某些拜金主义思潮、贪污腐败、嫖娼宿妓、生活腐化、收入差距的拉大和财富的两极分化等,歪曲了一些未成年人的心理和思想,极易把未成年人引向犯罪;4、生理,未成年人生理机能迅速发育,日常学习生活之余仍有大量过剩的精力和体力,缺乏足够的调节和控制过剩精力的能力。一、未成年犯罪的处理原则如下:1、从宽处理的原则;2、不适用死刑的原则;3、教育、感化和挽救的原则。二、未成年的犯罪行为类型如下:1、暴力型犯罪;2、侵财型犯罪;3、毒品犯罪;4、性犯罪。综上
    2023-03-04
    273人看过
  • 未成年人犯罪成因
    法律综合知识
    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不平衡、不同步、有缺陷,在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下,极易受到外界不健康因素的影响,进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未成年人十三、四岁以后身体和生理发生了较大变化:身体外型变了,内脏机能健全了,性发育逐渐成熟了。身体和生理机能虽然迅速发展,但腺体发育尚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所以经常表现为有旺盛的精力但用之不当,在不良因素的影响下,极易发生暴力性的违法犯罪。如打架斗殴、抢劫、强奸、寻衅滋事等。未成年人性发育的逐步成熟,引起其心理变化,表现出对异性的兴趣和性机能的好奇心及疑惑。一些道德观念、法制观念淡薄者,在受到不健康内容刺激时,便控制不住其性冲动而走上犯罪道路。一、家庭的不良影响是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吗家庭是未成年人人生经历的第一个社会化场所,是他们社会化过程的起点。在未成年人社会化过程中,家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良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不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原发性的影响。家庭结构有缺陷、
    2023-04-04
    254人看过
  •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特点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如下:1、学校,部分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偏移,教育方式陈旧,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品德教育,不顾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2、家庭,家庭结构有缺陷。家庭的残缺,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催化剂”。夫妻关系是家庭存在的基础,当夫妻双方感情破裂,或者因为离婚、死亡、服刑以及其他原因失去了夫妻中的一方或双方时,致使家庭结构的完整性遭到破坏;3、社会,社会中出现的某些拜金主义思潮、贪污腐败、嫖娼宿妓、生活腐化、收入差距的拉大和财富的两极分化等,歪曲了一些未成年人的心理和思想,极易把未成年人引向犯罪;4、生理,未成年人生理机能迅速发育,日常学习生活之余仍有大量过剩的精力和体力,缺乏足够的调节和控制过剩精力的能力。一、未成年犯罪的处理原则如下:1、从宽处理的原则;2、不适用死刑的原则;3、教育、感化和挽救的原则。二、未成年的犯罪行为类型如下:1、暴力型犯罪;2、侵财型犯罪;3、毒品犯罪;4、性犯罪。综上
    2023-03-07
    288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犯罪构成
    相关咨询
    •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有哪些
      山东在线咨询 2022-11-08
      未成年人由于其心智尚未成熟,行事过于冲动,不考虑后果,有可能会触犯刑法。现在未成年人犯罪已不再罕见,在一些程度上,已经成为社会不稳定的一个因素,但究其原因,既有社会风气的原因,也有生活环境、家庭氛围的原因,但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未成年人的心智不够成熟。社会各界应当多关注未成年人的犯罪问题。
    • 女人未成年犯罪的原因有哪些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5-31
      实际中有些女性未成年人犯罪,为避免侵犯其权益,比如搜查身体,所以有些人便考虑当前是否对这类群体存有特殊规定。事实上,当前我国对女性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理,要求讯问时由女检察官担任。并且,需要搜查身体的,要有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在场,由女工作人员进行。除此之外,对女性未成年人犯罪会按以下处罚: 1、适用刑罚时应正确适用法定情节:无可选择地按照法律规定从轻、减轻处罚。量刑时要留有一定幅
    • 都是少年罪犯,现在谈论谈论未成年犯罪都是什么原因,怎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呢?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7-16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应当综合考虑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认识能力、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和目的、犯罪时的年龄、是否初犯、偶犯、悔罪表现、个人成长经历和一贯表现等情况,予以从宽处罚。 (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减少基准刑的30%---60%。 (2)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减少基准刑的10%--50%。
    • 法院规定未成年犯罪的犯罪原因有哪些?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3-28
      充分考虑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和目的、犯罪时的年龄、是否初次犯罪、犯罪后的悔罪表现、个人成长经历和一贯表现等因素。对符合管制、缓刑、单处罚金或者免予刑事处罚适用条件的未成年罪犯,应当依法适用管制、缓刑、单处罚金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 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5-01
      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我国未成人保护法第38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2、《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四条也明确地规定:“对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责任,实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这就从法律上明确了司法机关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3、教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