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是否构成变造货币罪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2-28 22:51:38 472 人看过

判断是否构成变造货币罪应当严格的按照法律当中所规定的构成要件来进行判断。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变造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

所谓变造货币,是指行为人在真币的基础上,以真币为基本的材料,通过对其剪贴、挖补、拼凑、揭层、涂改等方法加工处理,致使原有的货币改变形态、数量、面值造成原货币开值的行为。如将50元面额的人民币经过涂改变为100元面额的人民币,或把一张50元面额的人民币经过揭层加工后变为两张50元额的人民币等等,就都是变造货币的行为。

变造货币必须是数额较大的行为才能构成犯罪。“数额较大”的认定标准,可以参照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规定的构成运输假币罪的数额标准,即变造货币“总面值在1000元以上或者币量100张以上”可视为“数额较大”。未达到以上数额的变造货币行为不宜以犯罪论处。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货币数额应读是指变造后的货币额,而不是变造前真币的数额,因为对国家货币信理制度危害的显然是变造的货币而非变造前的真币。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任何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上须由故意构成。即行为人必须明知是货币并进行变造以增大面值或增多币量的,才能构成本罪。如果行为人确实不知是货币而进行加工的,不管其加工变成的面值或币量多大,均不构成犯罪。

例如在实践中可能有的行为人因各种原因间接获得外币而又不认识,行为人出于好奇等心理对其进行剪贴、挖补、拼凑、揭层、涂改等,有的变造后还作为纪念品送给他人,对此当然不能以犯罪论处。

一、变造货币罪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我国《刑法》规定:

犯变造货币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变造在二千元以上不满三万元的,属于“数额较大”;总面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货币面额应当以人民币计算,其他币种以案发时国家外汇管理机关公布的外汇牌价折算成人民币。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6日 11:0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货币相关文章
  • 是否构成走私假币罪该如何判断
    构成走私假币罪取决于是否具备其构成要件:1、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复杂的对象,不仅侵犯了国家的货币管理制度,也破坏了国家的外贸管理。本罪的对象仅限于伪造货币;2、客观要件犯罪表现为违反国家有关货币管理法规和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携带、运输、邮寄伪造货币进出境;3、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可以成为本罪主体,单位也可以构成本罪;4、在主观方面,主观要件犯罪必须是故意的、直接的,即行为人知道是伪造货币,但仍决定逃避海关监管,将其运输、携带或邮寄到国外边境。过失不能构成犯罪。走私假币罪如何认定的?认定走私假币罪需注意以下事项:1、本罪走私的对象限于假币;2、本罪的走私行为方式也与走私武器、弹药罪相同;3、走私假币的总面额在两千元以上或者币量在两百张(枚)以上的,应当作为犯罪处理;4、走私假币的行为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过失不构成此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
    2023-07-21
    135人看过
  • 货币造假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伪造货币是犯罪。刑法对伪造货币的处罚规定是:一般犯罪情节,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伪造货币集团的首要分子、伪造货币数额特别巨大的、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税收是货币政策吗税收不是货币政策。税收是财政政策的另一种形式,它通过两种途径影响整体经济。首先,税收影响人们的收入。此外,税收还能影响物品和生产要素,因而也能影响激励机制和行为方式。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包括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外汇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概念以及比较:1、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
    2023-08-12
    285人看过
  • 如何判断是否构成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
    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的构成为: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货币管理制度。2、客观方面上表现为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的行为。3、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有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才能构成。4、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一、本罪与它罪的区分是怎么样的?1.本罪与非罪的界限区分本罪与非罪的界限,主要应注意以下两点:(1)行为人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以伪造的货币换取的货币数额大小。如果数额不大的,则不构成犯罪。(2)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出于故意。如果行为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买进了伪造的货币或者以伪造的货币换取了货币,其行为一般也不构成本罪,如果构成其他犯罪的,以其他犯罪论处。2.本罪与购买假币罪本罪与购买假币罪的客观行为的性质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所不同的主要有:(1)行为主体的不同。本罪客观行为的主体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而购买假币罪的主体
    2023-03-06
    265人看过
  • 变造货币罪由哪些要件构成?
    律师解答:四个构成要件。变造货币罪有四个构成要件: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变造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任何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4、本罪在主观上须由故意构成。《刑法》第一百七十三条变造货币,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2024-04-14
    99人看过
  • 哪些要素会构成变造货币罪?
    构成变造货币罪的要素为: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变造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4、本罪在主观上须由故意构成。即行为人必须明知是货币并进行变造以增大面值或增多币量的,才能构成本罪。变造货币罪的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变造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所谓变造货币,是指行为人在真币的基础上,以真币为基本的材料,通过对其剪贴、挖补、拼凑、揭层、涂改等方法加工处理,致使原有的货币改变形态、数量、面值造成原货币开值的行为。如将50元面额的人民币经过涂改变为100元面额的人民币,或把一张50元面额的人民币经过揭层加工后变为两张50元额的人民币等等,就都是变造货币的行为。变造货币必须是数额较大的行为才能构成犯罪。“数额较大”的认定标准,可以参照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规定的构成运输假币罪的数
    2023-08-08
    469人看过
  • 伪造古币构成伪造货币罪吗
    古钱币是历史上各个朝代所发行过的金属铸币。这种铸币在当时是作为货币使用的,但随着朝代的更迭,其早就失去了强制流通的效力。至于其能在钱币市场上进行交易,且有些钱币的价格较高,是因为其数量极少,且年代久远,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已经具有文物的特点。古钱币已不是货币,所以其不能成为本罪的犯罪对象。但是,如果以非法占有财物为目的,采用伪造古钱币、银元等诈骗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可构成诈骗罪。伪造货币罪,是指仿照人民币或者外币的面额、图案、色彩、质地、式样、规格等,使用各种方法,非法制造假货币,冒充真货币的行为。伪造货币罪的犯罪对象只能是货币。所谓货币,是指在本国具有强制通行力、代表一定价值、用作支付手段的特定物,包括硬币和纸币。1995年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下称《决定》)明确了货币的范围包括人民币和外币。而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
    2023-06-03
    183人看过
  • 如何判断货币赔偿是否合理
    如何判断征地拆迁的货币补偿是否合理首先,是否降低了现有的生活水平,是征地还是拆迁,在基本要求上,确保被征收人生活水平不降低,长期生活有保障,这是征地拆迁工作的底线。《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耕地征用补偿包括土地补偿、安置补助、地上附着物和苗木补偿。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安置的农业人口,按照被征地耕地数量除以被征地单位人均在征地前占用耕地数量计算。每一被安置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标准为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4至6倍。但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15倍。 .土地补偿款和安置补助费的支付不能维持被安置农民原有生活水平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但是,土地补偿安置补助的金额不得超过被征收土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
    2023-05-08
    462人看过
  • 探讨如何认定变造货币罪
    确定构成变造货币罪,要具备该罪的构成要件:1、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2、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3、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4、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真货币采用剪贴、挖补、揭层、涂改、移位、重印等方法加工处理,改变真币形态、价值,数额较大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三条规定,变造货币,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伪造货币罪与变造货币罪的区别伪造货币罪与变造货币罪的区别如下:1、客观行为不同,伪造货币罪表现为仿真造假,变造货币罪则是在真币上做手脚;2、构成犯罪的要求不同,伪造货币罪不要求达到违法所得数额较大,变造货币罪则以数额较大为构成要件。《刑法》第一百七十三条变造货币,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
    2023-07-12
    441人看过
  • 什么是变造货币罪?
    变造货币罪的犯罪构成:1.主观要件:主观方面必须为故意;2.主体要件: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任何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3.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变造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4.客体要件:犯罪客体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变造货币罪量刑标准变造货币罪的构成要件变造货币罪,是指对货币采用剪贴、挖补、揭层、涂改、拼接等方法加工处理,以增加货币面值或增大货币数量,数额较大的行为。伪造、变造货币的行为,严重扰乱国家的金融秩序,损害国家货币的信誉,严重危害国计民生。由于伪造、变造货币成本小,利润大,一些犯罪分子在高额利润诱惑下不惜铤而走险。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变造货币与伪造货币,是两种确有较大差异的行为。前者是对真正的货币予以加工而增加币值或币量的行为,其特点是假中有真;而后者则是仿照真币制造假币的行为,完全是以假充真。变造行为的手段、特点决定了其变
    2023-08-12
    164人看过
  • 伪造货币罪如何认定,伪造货币罪如何处罚?
    一、伪造货币罪如何认定1、本罪与非罪的界限本罪为行为犯。一般说来,行为人只要出于故意实施了伪造货币的行为,就可构成本罪,但这并不是说一定就构成犯罪,这是因为任何违法行为包括伪造货币的行为只有达到一定危害程度时才能构成犯罪。构成犯罪的标准,在没有出现新的司法解释前,可以参考最高人民法院于1994年9月8日发布的《关于办理伪造国家货币、贩运伪造的国家货币、走私伪造的货币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的有关伪造国家货币罪的定罪处罚标准予以认定。按照《解释》的规定,下列伪造国家货币的行为应当依照原刑法第122条的规定定罪科刑:(1)伪造国家货币总面值在500元以上不满15000元的;(2)伪造国家货币币量50张以上不满1500张的;(3)伪造国家货币的总面值或币量虽然没有达到上面第一、二种情况规定所应达到的数量,但具有严重情节的。所谓情节严重,则是指因伪造国家货币受过刑事
    2023-03-16
    388人看过
  • 伪造货币罪与变造货币罪会是一样的吗
    一、伪造货币罪与变造货币罪会是一样的吗1、二者制造的要求不一样。伪造货币是仿照真货币制作的假货币,它要求的是仿照;而变造货币是对真货币进行加工形成的货币,要求的是从真币中提炼。2、依据不一样。“伪造货币”是无中生有,将非货币物质加工为货币。而“变造货币”,是依据原货币为基础而加工处理使其虚假增值的货币。3、伪造的货币没有原币成份,或完全改变形态,如将真实金属币融化铸为面值更大的货币;而变造后的货币,具有原币成份。4、伪造货币可以大量进行,危害更大,而变造假币一般要投入原币成本,数量也有限,而因二者的处刑宽严不同。《刑法》第一百七十条【伪造货币罪】伪造货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伪造货币集团的首要分子;(二)伪造货币数额特别巨大的;(三)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二、伪造货币与变造货币的区别有什么伪造
    2024-01-07
    499人看过
  • 什么叫变造货币,变造货币涉嫌什么罪
    转换货币是指通过涂改、拼接、挖补、剪贴等方式对真实货币进行改制,以改变货币的票面价值或纸币数量。变造货币,总面额在2000元以上或者货币量在200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三条变造货币,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关于公安机关管辖刑事案件起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二十三条变造货币,总面额在2000元以上或者货币量在200元以上的,应当立案起诉。涉嫌变造货币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变造货币罪的构成要件有:1、客体上,侵犯的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2、客观上,表现为变造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3、主体上,任何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
    2023-08-16
    128人看过
  • 伪造货币终止流通是否构成犯罪
    伪造已停止流通的货币若以使用为目的,则是犯罪。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的规定,以使用为目的,伪造停止流通的货币,或者使用伪造的停止流通的货币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以诈骗罪定罪处罚。伪造货币罪的构成要件1、犯罪客体:国家的货币管理制度2、客观方面:实行伪造行为(1)仿造真货币的式样,即以客观存在的人民币或外币为伪造对象(以真货币为前提)(2)非法制造出足以使一般人误以为是货币的假货币(3)伪造手段的多样性,抗检性增强。3、犯罪主体:没有货币发行权的人(一般主体)4、主观方面:故意,以牟利为目的,意图进入流通领域《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五条以使用为目的,伪造停止流通的货币,或者使用伪造的停止流通的货币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以诈骗罪定罪处罚。
    2023-07-29
    433人看过
  • 犯了变造货币罪既遂应该如何判刑
    一、犯了变造货币罪既遂应该如何判刑犯了变造货币罪既遂的判刑:变造货币,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刑法》第一百七十三条变造货币,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二、刑法购买运输假币罪既遂如何判刑购买运输假币罪既遂的判刑: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
    2024-01-14
    127人看过
换一批
#银行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货币
    词条

    货币是度量价格的工具、购买货物的媒介、保存财富的手段,是财产的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本质上是所有者之间的约定。它反映的是个体与社会的经济协作关系。 货币政策是一种宏观经济政策,是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政策,也是间接调控经济的政策,其具有长... 更多>

    #货币
    相关咨询
    • 构成伪造货币罪如何判刑伪造货币罪的判刑标准是什么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14
      一、构成伪造货币罪如何判刑《刑法》第一百七十条规定,伪造货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伪造货币集团的首要分子;(二)伪造货币数额特别巨大的;(三)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第一百七十一条第三款规定,伪造货币并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七十条的规定
    • 变造货币罪是如何构成的,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山东在线咨询 2023-10-15
      构成变造货币罪需要满足的条件分别有:主体是满十六周岁,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客体是国家对货币的管理制度;客观上表现为变造货币,数量较大的行为;主观上是故意。
    • 变造货币罪是怎样构成的,变造货币罪司法解释是怎样的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9-19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本罪在主观上须由故意构成。本解释所称“货币”是指可在国内市场流通或者兑换的人民币和境外货币。货币面额应当以人民币计算,其他币种以案发时国家外汇管理机关公布的外汇牌价折算成人民币。
    • 变造货币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变造货币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具体有哪些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07
      变造货币罪,是指对货币采用剪贴、挖补、揭层、涂改、拼接等方法加工处理,以增加货币面值或增大货币数量,数额较大的行为。伪造、变造货币的行为,严重扰乱国家的金融秩序,损害国家货币的信誉,严重危害国计民生。由于伪造、变造货币成本小,利润大,一些犯罪分子在高额利润诱惑下不惜铤而走险。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变造货币与伪造货币,是两种确有较大差异的行为。前者是对真正的货币予以加工而增加
    • 如何判定货币变造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7-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七十三条【变造货币罪】变造货币,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