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没签劳动合同,超过30天后,每超1天要按2倍的工资支付。二、签了劳动合同,过了试用期被企业开除的,如员工不是触犯了《劳动法》中规定的企业不用赔的项目,那企业都需要支付赔偿金按《劳动合同法》1-6个月补偿半个月工资,6个月以上-1年补偿一个月的标准。如果你的试用期是30天+超过的15天5天,那你可以获得半个月的工资补偿。
合同违约赔偿金
我国法律规定合同违约时,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当事人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或者补偿当事人损失等违约责任,违约人补偿的数额,应当相当于当事人因合同违约而损失的数额,-般来说,合同违约金的.上限不能超过实际损失的30%,如果过高或过低,可以请求法院给予更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第二十条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第二十一条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
如何规定违约赔偿金
57人看过
-
如何规定违约赔偿金
183人看过
-
违约金赔偿金额统一规定
381人看过
-
未规定违约金违约时怎样赔偿呢?
112人看过
-
合同违约赔偿金的规定
396人看过
-
定金 违约金 赔偿金
111人看过
如果未办理批准等手续不影响合同生效的,合同自依法成立的时候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未办理上述手续会影响合同生效的,则手续办理完成后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合同的终止期限由合同双方当事人确定,并且在合同中做出明确的规定。有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开始时生... 更多>
-
违约金赔偿有何规定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06《劳动合同法》对违约金的规定如下: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
-
违约金赔偿有什么规定?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06《劳动合同法》对违约金的规定如下: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
-
安置房违约金赔偿规定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8-12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约定违约金的,可以要求违约方支付违约金。有定金的:收受定金的一
-
合同约定违约金有违约金赔偿金吗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181、可以约定,但实际上没有意义。相当于重复约定。2、如果对方违约了,支付违约金的金额以损失为限。3、《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
-
违约金合同没规定给违约方赔偿吗福建在线咨询 2022-06-02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的,也可以要求违约方承担赔偿损失的违约责任,只是不能要求违约方在支付违约金而已。对于其违约所造成的包括可得利益在内的损失,违约方都应当赔偿其损失。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