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和欺诈法律上怎么区分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8 16:03:13 107 人看过

诈骗和欺诈法律上的区分:

1.目的不同。诈骗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欺诈的目的是与双方当事人签订合同,获取不正当利益。

2.故意内容不同。诈骗的故意是实质故意,欺诈的故意却不要求深入认识到社会危害性。

3.位阶不同。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不是对立、非此即彼的关系,是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

一、遭遇医疗欺诈要怎样维权

医疗欺诈需要怎样维权,1、追究医疗机构的民事责任。2、追究医疗机构的刑事责任。根据罪行法定,医疗欺诈只有严格符合相关转化型犯罪的规定和为口袋型罪名包容才可适用,具体有一下几点:如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合同诈骗罪等。3、追究医疗机构的行政责任。

二、合同欺诈后如何赔偿

如果该合同被撤销后,欺诈方因被撤销的合同获得的财产要予以返还给被欺诈人,一般不能返还的要折价进行赔偿;而且欺诈方还需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

合同欺诈的行为表现为合同当事人一方为了获取非法利益,故意捏造虚假情况,或歪曲、掩盖真实情况,使相对人陷入错误认识,并因此作出不合真意的意思表示,订立、履行合同的行为。司法解释为“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

合同欺诈行为具有二重性:一方面行为人的行为表面上是合法的,行为人通过订立、成立、履行合同行为使自己的行为合法化;另一方面行为人的行为本质是非法的,行为人的行为破坏了相对人的意思表示,使相对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合同欺诈行为的二重性使合同欺诈行为成就的合同在法律上是一个矛盾体,从而使其成为利用合同从事违法活动的一种典型的违法行为。

合同欺诈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根据其性质不同,合同欺诈包括两种即民事欺诈和刑事意义上的欺诈。认识上,人们对合同欺诈行为易产生混淆,如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犯罪相等同。

合同民事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或误导对方基于此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以签订合同达到欺诈的目的。

三、借钱不还一直拖算诈骗吗

借钱不还一直拖算不算诈骗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构成诈骗有两个条件:

1、嫌疑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2、嫌疑人虚构了一些事实或隐瞒了一些情况。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

2、客观要件,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从实质上说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现在的事实与将来的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诈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12日 22:0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责任年龄相关文章
  • 欺诈和诈骗的界定及法律解析
    一、欺诈和诈骗的界定及法律解析1.主观目的不同,民事欺诈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合同诈骗罪是以签订经济合同为名,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2.欺诈的内容与手段不同,民事欺诈有民事内容的存在,合同诈骗罪根本不准备履行合同;3.欺诈侵犯的客体不同,民事欺诈的客体是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合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2.诈骗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3.诈骗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4.诈骗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三、诈骗罪立案了还能撤案吗诈骗罪立案了还能撤案。《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八十三条经
    2023-08-13
    452人看过
  • 医疗欺诈和医疗诈骗的区别
    一、医疗欺诈和医疗诈骗的区别1.目的不同。诈骗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欺诈的目的是与双方当事人签订合同,获取不正当利益。2.故意内容不同。诈骗的故意是实质故意,欺诈的故意却不要求深入认识到社会危害性。3.位阶不同。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不是对立、非此即彼的关系,是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二、医疗欺诈所承担的后果有哪些医疗欺诈要承担以下后果:1.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实施医疗欺诈,因此导致患者受到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2.医疗欺诈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
    2024-02-20
    216人看过
  • 招工诈骗和招工欺诈的区别
    一、招工诈骗和招工欺诈的区别招工诈骗和招工欺诈在本质上都涉及欺骗行为,但它们在具体的定义和法律后果上可能有所不同。1.招工诈骗通常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式,使他人产生错误认识并基于该错误认识处分财物,从而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这种行为通常涉及非法中介机构、虚假劳务派遣、虚假培训机构等,它们以招工为名,收取各种费用后却未能提供相应的服务或工作机会,造成求职者的经济损失。而招工欺诈则可能涵盖更广泛的概念,它不仅包括招工诈骗这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欺骗行为,还可能包括其他类型的欺诈行为,如虚假宣传、误导性招聘等。这些行为可能并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但同样会对求职者造成损失或伤害。2.在法律责任上,招工诈骗和招工欺诈都可能涉及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对于构成犯罪的招工诈骗行为,相关责任人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而对于招工欺诈行为,虽然可能不构成犯罪,但民事责任仍然可能存在,例如赔偿
    2024-01-12
    171人看过
  • 欺诈的成分和法律后果分析
    欺诈的构成要件如下:1、一方需有欺诈的故意。所谓欺诈的故意,是指欺诈方明知自己的欺诈行为会使被欺诈人陷入错误的认识,希望或者放任此种结果的发生的主观态度;2、欺诈方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一般包括故意告知虚假情况和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两种;3、被欺诈方因受欺诈而陷于错误的判断。也就是指欺诈的行为与陷入错误判断的结果之间有相当之因果关系;4、被欺诈人基于错误判断而为意思表示。欺诈构成刑事犯罪的,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欺诈不构成刑事犯罪的,公安机关可以给予行政处罚。欺诈消费者的构成要件是什么认定某一行为是否构成消费欺诈,要考虑以下三个条件:1.从主观方面看,欺诈者必须具有欺诈的故意。即欺诈者明知自己告知对方的情况是虚假的且会使被欺诈人产生错误认识,而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从而与其进行民事行为,欺诈人主观上有欺诈的恶意。2.从客观方面的方法看,欺诈者采用的是欺骗的方法。欺骗的方法有两种:(1)虚构事
    2023-07-03
    299人看过
  • 如何在实践中区分合同诈骗和经济欺诈
    1、查明行为人的主体资格是否真实可靠。如果发现行为人签约时的主体就是虚构、假冒的,无营业执照,无办公地点、无资金和货源等重大不真实情况,基本上可以判定属合同诈骗,如果主体资格真实还应进一步查明其他情况。2、查明行为人有无履行能力或具有有效的担保。如果行为人在签约时或合同有效期内有充足的货源或后备货源,有可靠的资金来源或担保,或者在合同有效期内具有找到货源、资金的可能性;或者具有承担违约责任的能力等,应认为当事人具有履约能力。如果根本不具备上述情况,却与对方签订了大大超过自己履行能力的合同,又无可靠的担保,则可判断为不具有履约能力。3、查明行为人有无履约的诚意和行为。如果行为人签订合同后积极为履约作出努力,或者经过努力后仍不能大部或全部履约,自愿返还已取得的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或者愿意承担违约责任;说明行为人具有履约的诚意和行为。如果签约后的行为是为了把对方的财物骗到手,根本不去考虑如何履行合
    2023-06-13
    269人看过
  • 贷款诈骗与贷款欺诈如何区分
    从犯罪构成来看,两项罪行相对接近,在司法实践中应注意避免混淆:(一)犯罪对象同为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信用资金。(二)主体要件相同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均构成,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与该两罪的行为人内外勾结,提供帮助,亦可成为共犯。(三)客观要件相同的两项罪行表现,可能是编制引进资金、项目、经营企业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合同,使用虚假证明书,保证虚假产权证明书,或者超过抵押物价值重复保证等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四)客体要件相近两罪的客体均为复杂客体。侵犯贷款罪的主要客户是金融管理秩序,其次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所有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处分权)。贷款诈骗罪侵权的主要客体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的所有权,其次侵权的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因此,如何辨别二罪的关键在于主观要件。虽然两罪采取的手段相似,但主观目的不同。诈骗贷款罪不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只是在不符
    2024-04-25
    451人看过
  • 名“借”实“骗”诈骗罪与民事欺诈的区分
    “诈骗”和“欺诈”是两个含义相近的汉语用词,在大多数人的意识中,二者应是不分彼此,互为替代的。但是随着法律制度的不断细化和完善,这两个概念各自归属了截然不同的法律领域。“诈骗”一般被纳入了刑事法律的范畴,体现为诈骗罪,而“欺诈”一词则偏向于民事法律范畴,体现为民事欺诈。在具体的经济交往活动中,诈骗罪与民事欺诈都具备一定的欺骗性,均损害了市场经济公平和诚信的基本原则,客观上都使对方的财产遭受损失。司法实务中,诈骗罪与民事欺诈在外观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二者之间界限模糊,给司法人员带来了诸多的疑难和困扰。民事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进而使对方做出有利于自己的法律行为。刑事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行为。二者在主客观方面都有相似之处:第一,主观方面,故意的形态上都存在直接故
    2024-01-15
    378人看过
  • 保险欺诈与合同欺诈的区别:从法律角度分析
    1、两者的最简单区分就是利用普通罪名和特殊罪名的关系,在既属于保险诈骗罪又属于合同诈骗罪的情况之下,以特殊罪名论。即保险诈骗罪。2、保险诈骗罪的犯罪主体只仅限于是保险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或关系人,而合同诈骗罪的犯罪主体则没有这个限制。3、保险诈骗罪虽然事实上也是利用合同的形式进行诈骗,但它利用的仅仅只是保险合同,保险合同作为一种金融合同有本身的特殊性,故其事先犯罪目标的手段即行为方式有其独特之处,这是二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合同诈骗罪与普通诈骗罪有什么区别合同诈骗罪与普通诈骗罪的区别是诈骗罪侵犯的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而合同诈骗罪侵犯的除了财产的所有权还包括经济秩序。合同诈骗罪的成立要求必须通过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诈骗罪是采用欺骗行为非法取得财产的行为。根据《刑法》第198条规定: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
    2023-07-20
    185人看过
  • 了解保险欺诈:欺骗性和合法性的区别
    欺诈骗保行为包括:1.定点医疗机构为医保参保人员提供虚假的发票。2.定点医疗机构提供虚构的医药服务,帮助他人伪造医疗票据,骗取医保。3.定点药店法工作人员盗刷社保卡,为参保人员套取现金,购买药店的生活用品、非医疗用品、非药物。医疗机构欺诈骗保行为有哪些医疗机构欺诈骗保行为如下:1、定点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欺诈骗保行为;虚构医药服务,伪造医疗文书和票据,骗取医保基金的;2、定点零售药店及其工作人员的欺诈骗保行为;3、参保人员的欺诈骗保行为;4、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工作人员的欺诈骗保行为;5、其他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
    2023-07-12
    118人看过
  • 欺诈与诈骗在法律上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诈骗和欺诈法律上的区分:1.目的不同。诈骗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欺诈的目的是与双方当事人签订合同,获取不正当利益。2.故意内容不同。诈骗的故意是实质故意,欺诈的故意却不要求深入认识到社会危害性。3.位阶不同。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不是对立、非此即彼的关系,是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如何区分诈骗和民间借贷1.审查行为人借款的用途是否具有非法性。行为人对于借款用途的非法性是判断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目的的重要依据。当然,也有少部分行为人在用于非法目的后按时归还的,但审判实践中多见之于获取了非法利益或暴利2.审查行为人在借款时是否实施了诈骗手段。以借款方式形成的诈骗罪中的诈骗行为与民间借款纠纷中的借款未还行为,都包含有一定的欺骗成分,但诈骗罪的欺诈行为对于行为人的借款不还的非法占有目的起着决定性的、根本性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
    2023-08-11
    324人看过
  • 法律上价格欺诈怎么界定?
    一、法律上价格欺诈怎么界定?1、虚假标价:如某饭店餐饮部在商品标价签上标明象鼻蚌价格每斤78元,但顾客结帐时却按每斤200元结算,并且称其标价签标的是小象鼻蚌,以虚假标价误导消费者。再如某家具城,在一款真皮沙发商品标价签上标明产地是“意大利”,而实际产地是广东省。2、两套价格:如某酒店采用两套标价簿欺诈消费者。在顾客点菜时提供价格低的标价簿,在结帐时按价格高的标价簿结算,某顾客点了12种炒菜,在结算时即发现其中10种菜肴的价格高于提供的标价簿所标的价格,最高的超出9元,最低的超出2元,共多收36元。3、模糊标价:如某商厦以“出厂价”搞促销活动,销售某品牌洗衣机误导性文字明示“出厂价”950元,实际该型号洗衣机出厂价是920元。再如某酒店在门口迎宾处以“特价烤鸭每只38元”进行价格宣传,实际却按48元结算。当消费者质问何为“特价”时,该酒店谎称每天前三位顾客才能享受“特价”。4、虚夸标价:如
    2023-04-29
    455人看过
  • 怎样区分合同欺诈与一般的诈骗行为
    一、怎样区分合同欺诈与一般的诈骗行为合同诈骗罪和欺诈罪的区别详解如下:1.适用范围不同,合同诈骗罪不仅适用于合同订立阶段,也适用于合同履行阶段。合同欺诈只适用于合同订立阶段;2.适用范围不同,诈骗罪主观上必须以非法占有对方财产为目的,即行为人故意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明知自己没有资格签订合同,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诱骗对方与对方签订或者履行合同,以达到骗取和占有对方财产的目的。在一般的合同欺诈中,行为人在很多情况下采取欺诈手段并不是为了欺骗,非法占有对方的财产。与一般合同欺诈相比,合同欺诈罪中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程度较大;3.客观后果不同,合同诈骗罪必须以骗取对方财产数额较大为构成要件。行为人实施欺诈,但骗取的财产数额未达到较大程度的,不以合同诈骗罪论处,以一般合同诈骗罪处理。二、合同诈骗可以取保候审吗只要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就可以办理取保候审,具体如下:1.可以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024-01-02
    214人看过
  • 合同诈骗和合同欺诈该如何分辨
    合同诈骗和合同欺诈的区别:1、主观故意有所不同。合同欺诈一般为了经营,合同诈骗是为了骗钱;2、适用范围不同。合同欺诈在不以非法目的为占有时属于民事,合同诈骗则属于刑事;3、客观后果不同。因一般合同欺诈属于合同纠纷;合同诈骗属于刑事犯罪。合同诈骗和合同欺诈有什么区别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合同欺诈是以订立合同为手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合同欺诈的行为表现为合同当事人一方为了获取非法利益,故意捏造虚假情况,或歪曲、掩盖真实情况,使相对人陷入错误认识,并因此作出不合真意的意思表示,订立、履行合同的行为。1、主观目的不同在合同诈骗罪中,行为人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合同形式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行为人意图通过对方的履行获取对方的财物,而自己根本不履行自己在合同中的义务,即
    2023-08-04
    478人看过
  • 欠钱和诈骗的区别法律
    法律综合知识
    欠钱和诈骗在法律上的区别具体如下:1、性质不同。欠钱不还是民事纠纷;诈骗罪是犯罪行为,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2、目的不同。欠钱不还只是推脱不还,一般是没有钱还或者不想还;诈骗罪在当初就是为了索要他人钱财,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4-05-16
    281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刑事责任年龄
    相关咨询
    • 欺诈和诈骗分别怎么区分?
      河北在线咨询 2023-08-11
      诈骗和欺诈法律上的区分: 1.目的不同。诈骗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欺诈的目的是与双方当事人签订合同,获取不正当利益。 2.故意内容不同。诈骗的故意是实质故意,欺诈的故意却不要求深入认识到社会危害性。 3.位阶不同。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不是对立、非此即彼的关系,是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
    • 欺诈和欺骗有什么区别法律怎么认定
      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17
      欺诈,指以使人发生错误认识为目的的故意行为。当事人由于他人的故意的错误陈述,发生认识上的错误而为意思表示,即构成因受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欺骗,用虚伪的言行隐瞒真相,使人上当。欺诈多数是跟犯法的行为有关,而欺骗多数是跟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方式有关。前者是触犯法律上的,后者是触犯心灵上的。
    • 怎么区分与欺诈,合同诈骗与民事欺诈的界限
      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28
      一、怎么区分合同诈骗与欺诈(1)主观目的不同。民事欺诈是为了用于经营,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只希望通过实施欺诈行为获取对方的一定经济利益,而合同诈骗罪是以签订经济合同为名,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2)欺诈的内容与手段不同。民事欺诈有民事内容的存在,即欺诈方通过商品交换,完成工作或提供劳务等经济劳动取得一定的经济利益。而
    • 怎样区分欺诈和公平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1-24
      1、从性质上区分。 2、显失公平,是指一方当事人利用自己的优势或者利用对方没有经验,致使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 3、欺诈是指以使人发生错误认识为目的的故意行为。 4、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欺诈和诈骗的区别:如何鉴别?
      江苏在线咨询 2024-12-21
      1、欺诈是一种民事行为,通常指通过夸大事实或虚构事实来欺骗他人,以创造履行能力并诱使其订立合同,从而达到谋取利益的目的。例如,以次充好的消费欺诈行为。 2、《刑法》对诈骗罪的目的有明确的定义,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具体而言是行为人不打算付出任何代价或做出任何劳务,仅通过取得对方信任而非法占有财物。虽然民事欺诈在客观上表现为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但其欺诈行为仍在民事法律关系范围内,因此应由民事法律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