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
4、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
一、交通事故责任认定需要多长时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三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之日起5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当事人生理、精神状况、人体损伤、尸体、车辆及其行驶速度、痕迹、物品以及现场的道路状况等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五日内指派或者委托专业技术人员、具备资格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检验、鉴定应当在二十日内完成;
需要延期的,经设区的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延长十日。检验、鉴定周期超过时限的,须报经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
二、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交通事故不构成犯罪的情况下,交通事故的责任者也分成主要责任,次要责任或同等责任,这时候就是公安机关交管部门根据各自的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然后,各自根据自己的责任承担起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
刑事责任的不予追究,有哪些情形
357人看过
-
交通事故被追究刑事责任后的应对指南
449人看过
-
追究肇事者相应的刑事责任、行政责任
202人看过
-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追究具体情形
465人看过
-
刑事责任的内容有哪些,哪些情况不追究刑事责任
195人看过
-
医疗事故可以追究医生的刑事责任情形有哪些?
482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交通事故追究刑事责任的条件有哪些,交通事故刑事责任的情形有哪些台湾在线咨询 2022-02-26交通事故追究刑事责任有两个条件,一是要承担主要责任或者全部责任,二是受害人属于重伤或者死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
-
刑事责任追究的情形有哪些,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1-11-08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1、情节明显轻微,危害不大,根据刑法不认为是犯罪。二、犯罪已过追诉期限的。三、经特赦免处罚的。4、依照刑法告知处理的犯罪,未告知或者撤回告知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6、其他法律规定免除刑事责任的。
-
免于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有哪些,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主要包括哪些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04免于追究刑事责任的,主要规定在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其他的还有比如有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不满14周岁的,绝对不予刑事处罚。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
可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盗窃可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新疆在线咨询 2022-10-26一、盗窃可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根据犯罪的其他具体情节和犯罪分子的认罪态度、退赃表现等,进行全面分析,正确定罪量刑。个人盗窃公私财物虽未达到“数额较大”的起点标准,但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也可追究其刑事责任: 1、多次扒窃作案的; 2、以破坏性手段盗窃并造成公私财产损失严重的; 3、入户盗窃多次的; 4、教唆未成年人盗窃的; 5、劳改、劳教人员在劳改、劳教期间盗窃的; 6、在缓刑、假释考验期限内或者管制
-
交通事故导致死亡, 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有哪些, 刑事责任会怎么处罚?重庆在线咨询 2022-04-27交通事故导致死亡,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如下: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