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但是其他法律有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第十二条中国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准出境:
(一)未持有效出境入境证件或者拒绝、逃避接受边防检查的;
(二)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
(三)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决定不准出境的;
(四)因妨害国(边)境管理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因非法出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被其他国家或者地区遣返,未满不准出境规定年限的;
(五)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决定不准出境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准出境的其他情形。
刑事诉讼法时间限制是多久?
追诉时效的期限是根据各种犯罪法定刑的轻重,分别规定长短不一的追诉时效期限: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
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期限为10年;
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5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
强制限制出境是否合法?
389人看过
-
未刑事立案能否限制出境
133人看过
-
诉讼阶段能否对被告限制出境
227人看过
-
民事诉讼当事人被限制出入境吗
139人看过
-
涉外民事诉讼限制出境的措施有哪些
182人看过
-
出境是否受到法律起诉的限制条件
192人看过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 更多>
-
新刑事诉讼法是否受到强制出庭的限制宁夏在线咨询 2022-12-061、鉴定人是有出庭作证的义务,没有强制出庭的规定。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八十七条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证人证言有异议,且该证人证言对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人民法院认为证人有必要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出庭作证。 人民警察就其执行职务时目击的犯罪情况作为证人出庭作证,适用前款规定。
-
缓刑是否限制出境有解释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1-221、被判处缓刑时是不可以出境的,在缓刑期结束后才可以出国。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十二条的规定,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不准出境。
-
-
-
是否有期限限制刑事自诉?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4-12-09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刑事自诉案件的期限为一个月,最长不超过一个半月。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审理期限,经法院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两个月。若经省级法院批准或决定,审理期限可以延长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