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投资的韩国企业是否正在以“半夜逃逸”的方式撤离中国?按照韩国产业资源部的计划,日前由该部和韩国外交通商部、劳动部、法务部、大韩商会等共同成立的“无故撤离应对特别工作组”开始进入青岛、广州等韩国企业集中的地区展开实地调查。有韩国媒体报道称,近来在华投资的韩国企业因为付不起职工工资或者负债而“无端撤走”的现象很多。此前一段时间,“中国经营环境恶化”“亏本”“撤离”等字眼接连出现在韩国媒体上。
韩企之所以“半夜逃逸”,走得如此匆忙,在我看来,其根源在于两税并轨之后,又适逢今年新的《劳动合同法》出台,刚性的政策不得不让他们平添压力,进而再三思量,最后导致“消化不良”撤离中国。尤其是新的《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劳动派遣的规定,大大限制了外资企业在用人上的灵活性,企业无法使大多数员工都以劳动派遣身份替企业工作,这将大大增加劳动力成本。再者,税收成本的提高也是其中一大致命伤。
让笔者纳闷的是,韩国媒体称这些企业之所以“半夜逃逸”,一是觉得中国的清算“手续繁杂”,二是需要返还当初进入中国时接受过的各种优惠。依我看,韩国媒体的看法显然有失偏颇。
首先,据我所知,外企清算分有税务机关自行清算、普通清算程序、特别清算、破产清算四道程序。清算手续繁杂这是法律法规使然,不唯独韩国企业,其他外资企业也一视同仁。韩国媒体将韩企“半夜逃逸”归咎于此,无疑是一种轻浮的表率。
其次,韩企接受中国的各种优惠,不可能像当初那样一成不变,现在外资已经很多了,全世界都看好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已经很能吸引外资了,根本不需要靠什么优惠政策。而且,外资并不一定就代表着“优质”,中国很多本土企业做得也很出色,有些比外资企业做得更好。中国现在需要更大力度发展本土企业,不能太依赖外资,要不然经济将始终无法维持稳定和自立。
更离谱的是,韩国媒体甚至提出了“撤离潮”的说法。笔者非常赞同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的看法,认为此举有点夸大了。韩企撤离是个迹象,表明外资企业感受到政策压力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全军覆没,更不可能大批撤离中国。其实,某些韩企日渐微利以致亏损倒闭,除了政策的刚性影响外,问题的关键主要是没有更好的渗透和消化韩企在华经营投资理念。一味责怪中国外资政策只能说是一种无端的宣泄。
“解铃还需系铃人”。须知,中国的钱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好赚。某些韩企之所以在中国市场上失利,并不完全归结为日益激烈的竞争局面。据我了解,在中国的韩企因不能因地制宜灵活处事,导致一些韩企在应对重大市场变化时反应迟缓,进而业绩下滑。笔者奉劝那些热衷于把中国市场想象成理想花园的韩企投资者,理当反思之。
对于韩企而言,用吃韩餐的方法吃中餐换来的结果往往是消化不良,而以“半夜逃逸”的方式撤资中国,不仅是一种不负责任之举,更给人留下了不良印象。另外,韩国媒体某些过于夸大其词的做法,其影响也不容小视。韩企和韩媒体将这些“消化不良”的弊端转嫁于中国,我们也不可等闲视之,需防患于未然。(王加荣)
-
【外企清算】逃逸韩企以纺织缝纫等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为主
484人看过
-
【外企清算】韩企撤离后事难理律师:追缴欠款法律上有难度
371人看过
-
企业忙着“研读”劳动合同法
447人看过
-
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
414人看过
-
如何匆忙注册外国品牌和国内商标?
139人看过
-
匆忙注册外国商标合法吗?如何解释?
81人看过
外资企业是指依照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不包括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 外资企业的全部资本属于外国投资者所有。即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以货币或者其他法定投资方式投资,全部财产... 更多>
-
国企和私企是劳动合同没有签合法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3-07-01国企劳动合同薪酬没写,是不合法的。劳动法必备条款中包含劳动报酬。 《劳动法》第十九条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以下条款: (一)劳动合同期限; (二)工作内容; (三)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四)劳动报酬; (五)劳动纪律; (六)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七)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当事人可以协商约定其他内容。
-
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取消合同备案和税款清算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16据国家税务总局网站消息,日前,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有关问题的公告》。根据《公告》内容,税务部门将减轻纳税人及扣缴义务人负担,简化计算操作,便利扣缴义务人履行义务。其中,在减少办税负担方面,取消合同备案和取消税款清算,简并需报送的报表资料。 根据《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3号)(下称《通知》)自201
-
外企中国雇员如何办签外企合同湖北在线咨询 2022-06-111.应当通过国家特许的外事服务机构办理。法定雇主只能是国内的外事服务机构,雇员只能先跟这些机构签订劳动合同,再由他们“派”到外企去工作。如果中国公民绕过外事服务机构,直接与外企签订劳动合同,一旦发生纠纷,中国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将不予受理。 2.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
-
两家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属于属于劳动关系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26好。企业之间不可能成立劳动关系,不属于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双方主体是特定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劳务合作关系经常有,劳动派遣用工是经常合作的形式。具体请仔细查看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