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慎选择有效途径妥善解决消费争议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1 21:33:49 355 人看过

(一)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连续多年健康、快速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跨越温饱阶段,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后,人们(消费者)为满足生活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将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活跃。消费作为与投资、出口齐头并进的三套马车之一,对于市场的拉动和经济的发展,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市场经济就是消费经济。发展市场经济就是为了满足消费,即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需求。没有消费就没有市场,消费疲软则市场疲软,消费活跃则市场活跃、经济发展。

当消费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内容和市场经济最活跃的分子的时候,围绕消费者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在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发生的消费者权益争议(以下简称消费争议)就是客观存在的和不可避免的。尽管,政府及其主管部门、行业、社会及其经营者和消费者,可以实际上也已经采取了各种措施和办法尽可能地避免和减少消费争议的发生。但因为种种原因,同其他各种社会纠纷和矛盾一样,消费争议是不可能完全杜绝和避免的,而且由于我们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相对活跃的交易行为,与尚需大力加强建设的诚实守信交易规则之间的巨大矛盾,不可避免的会经历一个消费争议的高发阶段。那么,一旦发生消费争议,经营者和消费者(当然一般情况下首先是消费者)都需要在我国现行法律的框架下寻求一个解决消费争议的最佳途径。对于消费者与经营者而言,他们在寻求和选择消费争议的解决途径和方式的时候,所要考虑的因素或者说选择的标准应该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是公正性,即能够公平正直,不偏不倚地解决争议;二是快速性,即能够快速、高效、及时地解决消费争议;三是经济性,即能够以最小的成本或代价解决消费争议;四是保密性,中国人都有家丑不外扬的传统观念,一旦发生争议,有了纠纷,一般都不愿让外人知晓。特别是对于经营者,由于种种原因,当与消费者发生争议以后,更不希望将这样的争议广而告之,以维护企业自身的公众形象和商业信誉,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因此,选择保密性强的争议解决方式也是消费者和经营者,特别是经营者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

(二)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当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争议以后,可以通过以下五种途径解决。一是消费者和经营者自行协商和解;二是消费者可以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三是消费者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进行申诉,如向政府的工商行政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食品药品监督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等进行申诉和反映;四是消费者根据与经营者事前或事后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机构进行仲裁;五是消费者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这五种争议解决方式,各有千秋、各有利弊,当事人完全可以根据不同消费争议的不同情况,自主地、审慎地选择一种或几种方式解决可能或者已经发生的消费争议。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7日 08:2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仲裁机构相关文章
  • 合同争议有哪些具体的调解途径可供选择
    一、对于合同争议有哪些具体的调解途径可供选择合同纠纷调解的种类有:1.行政调解,根据一方或双方当事人的申请,当事人双方在其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主持下,通过说服教育,自愿达成协议;2.仲裁调解,依照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或者事先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提出申请;3.法院调解,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平等协商,达成协议。二、合同争议的管辖法院是如何确定的合同纠纷可以在签订协议时约定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任一人民法院作为管辖法院。《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五条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三、什么情况属于合同争议所谓合同争议,是指合同当事人对于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权利行使、义务履行与利益分配有不同的观点、意见、请求的法
    2023-09-29
    54人看过
  • 选择解决房地产纠纷的途径
    房地产纠纷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1、调解,在第三方的主持下,纠纷当事人自愿协商,排除纠纷,达成和解。中国在基层群众组织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设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专门调解包括房地产纠纷在内的民间纠纷;2、仲裁,房地产纠纷发生后,公民可以要求仲裁机关在中间判断事实,明确责任,依法作出裁决。仲裁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准司法活动,当事人必须执行。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房地产纠纷。如何解决房地产纠纷?房地产纠纷的处理方法如下:1、协商解决;2、调解:即在第三者的主持下,纠纷当事人经过自愿协商,排除争端,达成和解;3、仲裁:房地产纠纷发生后,公民可以提请仲裁机关居中判明事实,分清责任,依法作出裁决;4、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
    2023-07-03
    156人看过
  • 土地争议的处理途径有哪些可供选择
    一、土地争议的处理途径有哪些可供选择土地纠纷处理方法有:1.当事人可以到当地乡政府或土地管理所请求解决;2.乡镇不受理的当事人可直接向县政府申请,受理机关对受理的宅基地土地纠纷先行调解,调解无效的作出处理决定;3.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后30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二、土地争议纠纷的诉讼时效是多久土地纠纷的行政诉讼期限是六个月、民事诉讼期限是三年。该时效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或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
    2023-07-16
    487人看过
  • 消费者权益争议解决途径(二):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一、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消费者协会是依法成立的专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组织,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主要社会团体。因此,消费者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向消协投诉,请求消协调解是最常见的方式,能够较为顺利、有效地解决纠纷。二、消费者协会受理投诉范围消费者协会受理投诉的范围是:1、根据《消法》关于消费者的权利的九项规定,受理消费者受到损害的投诉;2、根据《消法》关于经营者的义务的十项规定,受理消费者对经营者未履行法定义务的投诉;3、受理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种子、化肥、农药、农膜、农机具等生产资料受到权益损害的投诉。消费者协会不予受理的投诉有:1、经营者之间购、销活动方面的纠纷;2、消费者个人私下交易纠纷;3、商品超过规定的保修期和保证期;4、商品标明是处理品的(没有真实说明处理原因的除外、;5、未按商品使用说明安装、使用、保管、自行拆动而导致商品损坏或人身危害的;6、被投诉方不明
    2023-06-07
    259人看过
  •  探讨解决房地产争议的有效途径
    房地产纠纷的解决有四种途径:和解、协商、仲裁和诉讼。和解应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则,如和解不成,可请第三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依据房地产合同中的约定移交指定机构进行仲裁,仲裁未解决的,则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房地产纠纷的四种有效途径包括:和解、协商、仲裁和诉讼。双方应当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私下和解。和解不成的,可以请第三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根据房地产合同中的约定移交指定机构进行仲裁,仲裁未解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房 地 产 纠 纷 解 决 途 径 : 和 解 、 协 商 、 仲 裁 和 诉 讼房地产纠纷是指在房地产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纠纷,如合同纠纷、权属纠纷、拖欠工程款等。和解、协商、仲裁和诉讼是常见的房地产纠纷解决途径。和解是指双方当事人通过友好协商达成和解协议,避免进一步的法律纠纷。和解通常可以减少双方的矛盾,避免不必要的法律成本,维护双方关系。协商是指双方当事人通
    2023-09-03
    402人看过
  • 加班加点争议如何妥善解决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安排职工加班,并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协商不一致,发生劳动争议时,仲裁委员会应当按照规定,协商不成的,在劳动法规定的延长工作时间内决定加班的,应当要求劳动者服从单位的决定;企业违反法律规定决定加班的,应当要求企业撤销决定,员工有权拒绝执行决定。企业不应强迫职工加班加点吗企业不应强迫职工加班加点。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此外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对企业违反法律、法规强迫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劳动者有权拒绝。《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
    2023-07-02
    480人看过
  • 劳动争议应该如何妥善解决
    一、劳动争议应该如何妥善解决劳动争议解决方法:双方当事人协商;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投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二、劳动纠纷诉讼程序是怎样的诉讼流程如下:1.准备诉状和证据,交到法院;2.法院审查后,符合法律限定,安排调解;3.调解不成,通知开庭审理;4.法院依据审理情况作出裁判。5.对一审裁判不服,可在十五内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三、劳动纠纷如何举证劳动纠纷举证是提供以下证据,劳动争议仲
    2023-12-06
    332人看过
  • 消费者权益与保障的争议的解决途径有什么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4-08-06
    457人看过
  • 付款争议诉讼解决途径
    1、起诉:即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2、立案审查: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裁定不予受理。如果对裁定驳回起诉不服,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受理后,法院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通知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可根据当事人申请,做出财产保全裁定,并立即开始执行。3、排期开庭: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进行公告。4、开庭审理。欠货款起诉在交易的过程中如果签订了合同那么就依据合同起诉。没有合同,有签收单据、欠条、送货单等有效凭证也可用来做起诉证据。总的来说先努力协商解决,解决不了就走诉讼程序。携带起诉书和上面提到的相关证据向人民法院提告,等判决就可以了。不过要注意时间,因为拖欠货款是有诉讼时效的。法律保护两年的诉讼权利,所以在对方提货后就可要求对方结清货款,如遇拒给及时
    2023-07-07
    442人看过
  • 诉讼时效期间:劳动争议解决途径
    劳动争议的诉讼时效是:发生劳动争议应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的诉讼时效为一年。若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的,可自收到劳动仲裁裁决书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若为终局裁决的,只有劳动者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诉讼时效中断1.概念。诉讼时效中断是指因有与权利人怠于行使权利相反的事实,使已经过的时效期间失去效力,而须重新起算时效期间的制度。《民法典》第194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诉讼时效以权利人消极不行使权利为前提条件,若此状态不存在,诉讼时效即因欠缺要件,其已进行的时效期间应归无效。2.发生劳动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权利人之请求,指的是权利人于诉讼外向义务人请求其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权利人提出请求,使不行使权利的状态消除,诉讼时效也由此中断。关于请求的方式,法律无明文规定,应认为口头或书面等能达
    2023-07-21
    188人看过
  • 交通事故解决途径:私了与报警选择
    1、仅限于财产损失交通事故。造成人员死亡、受伤的交通事故不能“私了”。2、仅限于当事人对事故的事实及成因无争议,且自愿达成损害赔偿协议的交通事故。发生财产损失事故,当事人对事实或者成因有争议的交通事故不能“私了”;车辆可以移动的,当事人可以在报警后,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对现场拍照或者标划停车位置后(不必保护现场),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等候处理;发生财产损失事故,当事人虽对事实或者成因无争议,但协商损害赔偿未达成协议的交通事故不能“私了”。3、仅限于没有公共危险的交通事故。载运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以及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传染病病源体等危险物品车辆的交通事故不能“私了”。4、仅限于无公共财产、他人财产损失的交通事故。碰撞建筑物、公共设施或者其他设施的交通事故不能“私了”。5、仅限于合格驾驶条件的交通事故。驾驶人无有效机动车驾驶证的交通事故不能“私了”;驾驶人有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
    2023-07-19
    363人看过
  • 患者应选择哪些途径解决医疗纠纷?
    一、患者应选择哪些途径解决医疗纠纷?患者应选择以下途径解决医疗纠纷:1.医患双方双方自愿协商;2.医患双方申请医疗纠纷行政调解;3.当事人申请医疗纠纷人民调解;4.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二、如何确定医疗纠纷的管辖地确定医疗纠纷的管辖地的方式:一般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一般的民事诉讼,管辖地为被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但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可以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三、打医疗纠纷官司要多久打医疗纠纷官司要三个月到六个月。医疗诉讼纠纷适用简易程序或
    2023-09-15
    70人看过
  • 从一起劳动争议案谈件救济途径的选择
    [案情]原告自2001年11月经人介绍到被告某公司工作,双方并签订了为期1年的劳动合同,但未依法办理各项社会保险。2002年12月24日原告在正常操作机械的过程中,因机械故障导致右肢严重受伤,后经住院手术治疗。原告受伤后,被告一直没有为原告申报工伤,2004年7月原告右肢所受损伤经该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作出受伤致残程度鉴定为六级的结论。原告在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被不予受理的情况下,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立即给付医药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工伤津贴及伤残抚恤金等合计人民币173427元;案件诉讼费由被告负担。被告辩称:原告在其损伤未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情况下,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按工伤保险待遇标准对其进行赔偿,不属人民法院受理案件范围,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起诉。[裁判要点]法院经公开审理后认为,工伤认定和工伤等级鉴定是处理工伤劳动争议的两个不可或缺的必要前提条件。根据
    2023-06-10
    500人看过
  • 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应该如何选择
    一、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应该如何选择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的选择是:1.双方自愿协商;2.申请人民调解;3.申请行政调解;4.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途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发生医疗纠纷,医患双方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双方自愿协商;(二)申请人民调解;(三)申请行政调解;(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途径。二、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包括1.医疗机构与医患沟通机制未建立健全;2.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未落实;3.患者不遵守医疗秩序和医疗机构有关就诊、治疗、检查的规定等。《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因诊疗活动引发的争议。第十
    2023-07-19
    202人看过
换一批
#仲裁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仲裁机构是依法设立,独立于行政机关,以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机构。它由当事人自愿选择,依据仲裁协议进行仲裁,对纠纷进行公正、公平、合理的解决。 仲裁机构具有专业性、独立性和高效性,能够为当事人提供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 更多>

    #仲裁机构
    相关咨询
    • 有关工伤赔偿争议解决途径的选择
      天津在线咨询 2024-11-12
      工伤纠纷的解决方法有两个:一是私下协商,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私了”;二是寻求劳动仲裁机构的帮助。这两者都有优缺点:私下协商的优点是快速、方便,可以省去很多麻烦;但是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等,使劳动者蒙受损失,赔偿金也不一定合理。而劳动仲裁机构能够提供一个公正的平台,帮助评估赔偿金并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但是,仲裁可能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还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因此,如果公司和劳动者能够尽快达成协议并满足赔偿要求
    • 医疗事故争议可以选择什么途径解决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2-15
      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意,决定选择行政处理程序,由卫生行政部门通过调解手段解决争议;也可以直接选择司法程序,提起民事诉讼,由人民法院解决争议。 但是,当事人不能同时选择两种途径解决医疗事故争议。医疗事故争议发生后,当事人不能同时选择行政程序和司法程序解决争议问题。只能选择一个途径解决双方争议的问题。如果当事人选择了行政程序,行政程序并不否定当事人仍有继续选择司法程序的可能。已经进入民事
    • 劳动争议解决途径:仲裁并非唯一选择
      山西在线咨询 2024-12-20
      在处理劳动纠纷时,不一定非得通过仲裁程序。但若要起诉,就必须先进行仲裁。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若调解无果,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一般情况下,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纠纷的必经程序,即需要先经过劳动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然后
    • 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途径有哪些,解决消费争议的途径是什么
      陕西在线咨询 2022-11-07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恰当选择维权渠道妥善解决劳动纠纷
      河南在线咨询 2022-10-20
      这个劳动合同的效力只要双方的签字和盖章了是有效的,这个备不备案不影响效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