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在编职工辞职的规定如下:
1、在编职工向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提出辞职书面申请;
2、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收到辞职书面申请后,一般应在三个月内,给予书面批复,对批复同意的发给辞职者本人辞职证明书;
3、事业单位在编职工与所在单位订有聘用合同的人员,其辞职按照聘用合同的有关规定办理;
4、辞职经批复同意后,辞职其本人协助用人单位办理档案托管、社保等相应的人事手续。
事业单位的职工不可以随便辞职,合同工是企业、事业单位通过签订合同招收的短期性工人,且合同一般采取书面形式,合同内容规定了时限、任务及共同遵守的各项义务等。
所以不可以随便辞职,只有到期才可以辞职。而违约金作为合同担保的措施之一,作为违反合同的责任承担方式,如果一方因个人原因解除合同,是要交违约金的。辞职可以和事业单位进行商量,如果双方协商一致,就可以解除合同。
事业单位辞职需要竞业限制吗
事业单位中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不受竞业限制,但属于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签订了竞业限制协议的除外。用人单位应当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
事业单位职工辞职规定,事业单位职工辞职有补偿吗
392人看过
-
事业单位辞退在编职工该如何补偿
419人看过
-
事业单位如何为在编职工辞退提供补偿?
390人看过
-
事业单位在编合同到期后能否辞职?
91人看过
-
事业单位有哪些职位?
447人看过
-
事业单位职工死亡后有哪些待遇,事业单位职工可以兼职吗
175人看过
辞职即辞去职务,是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的行为。辞职一般有三种情形: 一是依法立即解除劳动关系,如用人单位对职工有暴力或威胁行为强迫其劳动、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等,职工可以随时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 二是根据... 更多>
-
我是在编事业单位的职工,现在想辞职,单位会有补偿金吗?台湾在线咨询 2024-08-30可以要求补偿的,员工提出离职分三种情况,只有第1种情况有补偿: 1、劳动者书面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后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单位的批准,并可以要求支付剩余的工资及经济补偿金(每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及办理离职手续等。 2、依据《劳动合同法》37条,劳动者提前30天提出的书面离职,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就可以离职。其中,试用期提前3天书面提出;用人单位有义务结清工资办理离职手续。 3、没有提前30天提出离职
-
事业单位改制在编职工能留在单位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02事业单位职工内退和国有企业的规定一样,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根据《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第条,职工距退休年龄不到五年的,经本人申请,企业领导批准,可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职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期间,由企业发给生活费。已经实行退休费用统筹的地方,企业和退出工作岗位休养的职工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职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期间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时,按照规定办理退休手续。职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期
-
事业单位在编合同到期后能否辞职?河北在线咨询 2023-08-27可以的。事业单位在编职工辞职按照《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辞职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办理。首先是在编职工向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提出辞职书面申请;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收到辞职书面申请后,一般应在三个月内,给予书面批复,对批复同意的发给辞职者本人辞职证明书。
-
事业单位辞职了编制怎么办安徽在线咨询 2022-03-22事业单位辞职了编制仍保留在,劳动者现在申请异地调动,劳动者需要回原单位活动才行,因为劳动者已经离职了,虽然编制保留,异地调动通常手续比较繁琐,需要多方沟通才行,原则上是可以调动的。《劳动合同法》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
-
关于单位人员事业编制及辞职原因及辞职会有哪些后果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0-23事业单位的编辑也可以按照法律规定的手续退休。各省有《北京市事业单位录用合同制试行方法》等相应事业单位录用合同制试行方法,对事业单位录用人员退休有明确规定。如果录用人员退休的原因不符合上述规定,就必须与公司协商解除录用合同。如果双方无法协商解除,被聘人员应继续履行聘用合同,6个月后再次申请解除聘用合同仍未与单位达成协议,单方面解除合同。录用合同解除后,公司和个人必须在3个月内办理人事文件转移手续。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