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中,在法庭调查完毕后,审判人员对案件的所有证据都要进行审查,辨别真伪,从而作出判断。审查判断证据就是审判人员运用自己的思维,对证据进行分析研究、决定证据的取舍从而反映客观事实的认识过程。故审判人员的主观心理因素对案件的处理结果往往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实践中,影响民事证据审查判断的心理因素通常有:
经验。经验丰富的审判人员,基于过去的实践经验和熟知的相类型案例,他往往会形成一种证据判断的习惯模式。这种经验固然有利于正确的判断证据,有助于案件的公正处理。但必须看到经验本身的局限性,加之证据与案件也有各自的特殊性,如果审判人员一味地凭经验办事,照搬以前的经验模式,凭经验下结论,就难免使判断陷于片面和主观。而且资历较深的审判人员往往有一种优越感,这就使得他们在审查判断证据时不审慎从事,容易导致判断失误。而经验相对较少的审判人员虽然审查判断证据比较困难,但却能不受经验的左右,不受某种条条框框的影响,分析判断证据时会更加谨慎、全面。当然,总体上讲,经验丰富比缺少经验在判断证据时有利,缺少经验的审判人员在工作中要向经验丰富的审判人员学习请教,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性格。审判人员的性格差异,对审查判断证据也产生影响。如过于自信的性格,审查判断证据时往往马虎草率,不仔细分析研究,凭直觉判断,容易轻易地下结论。而优柔寡断的性格,往往表现为判断时迟疑不决,该断不断,有时对自己的正确判断产生怀疑,不敢轻易下结论决定证据的取舍。在审查判断证据时,这种性格的人要优于前种性格的人,因为他会比前种性格的人更加谨慎从事,判断失误率较低,但同时其工作效率也较低。当然性格因人而异,并各有缺点和特长,在审查判断证据时也各有利弊。工作中我们要注意发挥性格心里因素的特长,克服性格心理因素对审查判断证据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轻信。实践中,有些审判人员缺乏主见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往往对有一定权威或经验的人对同一事物所作的判断深信不疑,较容易轻信而采纳。这就要求我们要敢于对每一个证据都提出怀疑,对每一个证据都要细心分析研究,从实际出发,不厚此薄彼,避免因为轻信而造成自己的判断失误。
偏见。如果审判人员对某人某事已有陈见,那么他在判断证据时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偏见。这种偏见就很可能会导致重视采纳符合他自己意愿的证据,而舍弃不合己见的证据,从而影响其判断证据的客观性。另外,证人的口才、名望、地位等也能对审判人员的心理产生影响,使审判人员心理产生偏见。
-
盘点影响夫妻关系的心理因素
104人看过
-
审查判断的概念,刑事证据审查的步骤
436人看过
-
影响证据真实性有哪些因素
416人看过
-
刑事拘留对判刑的影响因素
237人看过
-
交通事故二审改判的判定标准及影响因素
152人看过
-
怎么审查判断证据
258人看过
-
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20主观因素: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水平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工作的责任心及执业关注审计方法本身存在的缺陷客观因素:审计职业环境欠佳现代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和审计范围的拓宽政府和社会公众审计意见依赖程度日益提高以及对其认识上的偏差工程审计风险主要有哪些
-
取保候审是影响上大学的判断因素吗?保释制度是否影响上大学的判断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02取保候审不是影响上大学的判断因素。与国外的保释制度相比,中国的取保候审制度有其自身的特点。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取保候审是指公检法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依法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担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侦查和审判,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方法。这种强制措施既可以不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其照顾家庭或者从事原来的工作和劳动,为社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又可以使他们感到国家和社会
-
证据种类的审查判断规则广西在线咨询 2023-02-15认证是对证据的审核与认定,是认定事实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法官裁判案件的必经程序。从裁判文书的角度看,认证也是裁判说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第六十四条规定:“审判人员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依据法律的规定,遵循法官职业道德,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独立进行判断,并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
-
影响涉外民事关系的因素有哪些?江西在线咨询 2021-10-29民事关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为涉外民事关系:(一)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外国公民,外国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无国籍人;(二)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经常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外;(三)标的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外;(四)发生变更或者消除民事关系的法律事实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外;(五)可以认定为涉外民事关系的其他情形。
-
间接证据如何审查判断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18在实践中收集的间接证据有很多,相互之间关系复杂,真假并存,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偏差和错误。因此,对具体的间接证据审查判断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一是查物证的来源是否合法,其外形、属性是否与案件事实具有关联性,看有无假冒和伪造的情况。物证是以自身客观存在的形态来反映案件情况,不易受人的主观因素影响,一经查证落实,对证明案件事实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只有出处可靠,并与案件有内在联系的物品痕迹,才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