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杀人和防卫过当的区别在于:过失杀人的主观方面应当是过失,是出于犯罪的意图,防卫过当的意图是保卫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权利;过失杀人不一定能减轻和免除处罚,而对于防卫过当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一、正当防卫杀人了会判多久
正当防卫不是犯罪,即使杀了人也不存在判刑和判多久的问题;如果被认定为防卫过当,属于犯罪行为,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有如下严格的条件:从起因条件看,不法侵害必须“现实存在”;从时间条件看,不法侵害必须“正在进行”;从主观条件看,目的必须是“防卫”;从对象条件看,只能针对“侵害者”本人;从限度条件看,不可明显超过必要限度,能够阻止不法侵害即可,否则将属于防卫过当,须要承担刑事责任。司法实践中,绝大部分都很难认定为正当防卫,因此大家需要谨慎行事,不可轻易、随意“防卫”。
二、对防卫过当应该怎么处理
防卫过当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理由如下:
1、防卫人主观上是出于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的动机,其主观恶性小;
2、防卫人客观上是在进行防卫的前提下造成的损害结果,防卫人只应对造成的重大损害承担刑事责任。
3、一般来说,对防卫过当致人轻伤的,依法不负刑事责任;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可按照过失致人重伤罪或过失致人死亡罪规定的刑罚减轻处罚;如果具备缓刑条件,可以适用缓刑;如果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还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三、正当防卫没有造成一击致命怎么处理
正当防卫一击致命不算防卫过当。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有什么区别,防卫过当怎么判
336人看过
-
什么是故意杀人和防卫过当之间的区别?
238人看过
-
防卫过当与过失杀人哪个罪重
407人看过
-
正当防卫与过失杀人的条件分别是什么?
278人看过
-
女孩反杀砸门男子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区别
239人看过
-
正当防卫和故意杀人的区别
331人看过
-
无限防卫和防卫正当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防卫过当和防卫过当有何区别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05无限防卫和防卫正当主要的区别是,前者不承担刑事责任,后者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 防卫过当指的是超越了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导致了防卫对象不必要的损害。所谓的必要限度指能够制止犯罪的程度,比如有人抢你的包,你只要能达到把他制服的程度即可,如果你再将其腿打断即构成防卫过当。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而无限防卫,即无过当防卫或者特殊防卫,没
-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有哪些区别,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天津在线咨询 2021-10-22正当防卫和防卫是时间条件、主观条件、对象条件等一致,但限度条件完全不同。正当防卫不应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防卫行为应在必要的合理限度内进行,否则防卫过度。限度条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1、非法侵害的强度2、非法侵害的缓急3、非法侵害的权益。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度的结果非常不同。正当防卫不承担刑事责任,即不构成犯罪。防卫需要刑事责任,刑法所不允许。
-
防卫过当是不是过失杀人上海在线咨询 2023-11-29法律分析 对于防卫过当的行为,构成过失杀人罪所受的处罚会更重。过失杀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一般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
-
防卫过当与防卫过当什么区别防卫过当是一种行为吗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25一、什么是防卫过当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防卫过当是指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给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防卫过当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必须是明显超过必要限度。这里所说的“必要限度”是指为有效地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的防卫强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是指一般人都能够认识到其防卫强度已经超过了正当防卫所必需的强度,也就是应当以防卫行为是否能制止住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为限度。2.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了重大损
-
在民法中过失杀人与正当防卫的区别有哪些?四川在线咨询 2021-12-30过失杀人的构成要素: 1、客观表现为过失导致他人死亡; 2、一般主体是主体; 3、侵犯的对象是他人的生命权; 4、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 正当防卫的构成要素: 一、存在违法侵害; 2、违法侵权正在进行时实施; 3、对违法侵害者本人实施; 4、不得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