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育津贴以参保职工本人终止妊娠之月所在用人单位月缴费平均工资除以30再乘以产假天数计发。生育津贴即为产假工资,生育津贴高于本人产假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不得克扣;生育津贴低于本人产假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由用人单位补足。
二、参保职工分娩前连续缴费不足9个月,其生育津贴由用人单位支付;分娩前连续缴费不足9个月,分娩之月后(含分娩月)连续缴费满12个月的,职工的生育津贴由生育保险基金予以补支。补支办法按照本通知第一条规定执行。
广东省生育津贴2022年新规定
广东省的生育津贴按照职工生育或者施行计划生育手术时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除以30再乘以规定的假期天数计发。
生育津贴是指职业妇女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由法律规定给予给予的生活费用,申请领取生育津贴的条件应当包括:
1、在职人员必须按规定参加社保,生育时累计缴纳生育保险满12个月以上;
2、是在符合国家规定设置妇产科的医疗机构分娩、流产、实施计划生育手术的;
3、符合国家、省、市计划生育规定。
北京市《关于规范生育保险津贴待遇支付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区医疗保障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完善生育保险政策,确保参保职工享受相关待遇,现将生育保险津贴待遇支付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生育津贴以参保职工本人终止妊娠之月所在用人单位月缴费平均工资除以30再乘以产假天数计发。生育津贴即为产假工资,生育津贴高于本人产假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不得克扣;生育津贴低于本人产假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由用人单位补足。
二、参保职工分娩前连续缴费不足9个月,其生育津贴由用人单位支付;分娩前连续缴费不足9个月,分娩之月后(含分娩月)连续缴费满12个月的,职工的生育津贴由生育保险基金予以补支。补支办法按照本通知第一条规定执行。
三、本通知自2020年1月1日起执行。此前规定与本通知不一致的,按本通知规定执行。
-
一次性生育补助与生育津贴的差异
382人看过
-
教师生育津贴政策
115人看过
-
惠州生育津贴基数调整
334人看过
-
多地生育政策调整:延长产假发补贴
500人看过
-
2022年生育津贴政策调整:最新规定、详细解读
465人看过
-
生育津贴政策有何改变
491人看过
计划生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即按人口政策有计划的生育。1982年9月被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2月写入宪法。主要内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 2021年8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 更多>
-
上海生育津贴政策是什么?生育津贴有期限吗?四川在线咨询 2021-10-251、生育补贴的享受期限:(1)怀孕7个月(包括7个月)以上生育或怀孕7个月以下早产的,3个月享受生育补贴(2)怀孕3个月(包括3个月)以上.7个月以下流产的,1个半月享受生育补贴(3)怀孕3个月以下流产或异位妊娠的,1个月享受生育补贴。2、怀孕7个月(包括7个月)以上生产或怀孕7个月以下早产的,除正常3个月领取生育补贴外,还可以按照以下规定领取生育补贴:(1)难产的,增加半个月的生育补贴(2)符合
-
茂名市职工生育保险生育津贴政策贵州在线咨询 2022-11-13生育津贴领取条件 1、用人单位为职工缴纳生育保险一年以上; 2、生育女职工拥有本市户籍; 3、用人单位为职工缴纳生育保险; 4、生育期间相关费用符合计划生育相关规定; 5、按相关规定女职工生产会流产。 生育津贴领取材料 1、个人身证明; 2、结婚证; 3、户口簿; 4、医疗机构出具的《生育医学证明》; 5、本人实名制银行卡。 生育津贴领取流程 1、工怀孕后,携带户口本、结婚证、身份证及相关材料,由
-
南京生育津贴, 落户计划生育新政策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4-11一、享受条件参加生育保险累计满一年的职工,在生育(流产)时仍在参保的,按有关规定享受生育保险待遇。二、发放标准 1、生育津贴=当月本单位人平缴费工资÷30(天)×假期天数假期天数: (1)正常产假90天(包括产前检查15天); (2)独生子女假增加35天; (3)晚育假增加15天; (4)难产假增加15~30天; (5)多胞胎生育假,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15天; 2、生育医疗费; 3、一次性分娩营
-
生育津贴实行什么政策山西在线咨询 2023-05-121、如果员工的产假工资(即员工以往每月的实发工资标准)高于生育津贴,那就按产假工资发员工,生育津贴下来,归企业。 2、如果员工的产假工资低于生育津贴,那可以先按产假工资发员工,然后生育津贴下来,将与产假工资的差额补给员工,剩下的归企业。 生育津贴的领取金额=分娩当月单位平均缴纳工资基数÷30×产假天数; 缴纳工资基数指的社保的缴纳基数,即五险一金的扣除基数。社保缴纳基数是按照上一个年度的所有工资收
-
北京的生育津贴有没有补贴的政策?河北在线咨询 2022-11-20生育津贴计算公式: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月缴费平均工资/30*产假天数。(职工缴费基数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一年月平均工资计算;低于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照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计算;高于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计算;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资无法确定的,按照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