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处罚与罚款;
2、法定代表人进入黑名单;
3、股东的连带责任;
4、董事、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债务清偿责任;
5、将涉及无照经营。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公司,应当将营业执照公章、合同专用章等缴回原登记机关,拒不缴回的,属违反登记管理法规的行为,可以提请当地公安机关协助收缴。利用应收缴的营业执照从事经营活动的,按无照经营论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企业吊销的概述
当该企业或者商铺不符合营业条件时,比如卫生条件不达标,不按时交纳税收等,工商部门有权利取消该商铺的营业执照,即吊销营业执照。没有营业执照是就不能正常营业,如果继续营业,则是违法行为。
吊销营业执照属于工商执法中的一项惩罚条款,只有企业或商铺触及到某些不合工商规定时,工商部才会执行吊销营业执照的。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吊销营业执照和企业申请注销登记是市场主体退出市场的两种方式,尽管两者均导致企业法人资格的消亡,但其法律后果却大不相同。注销登记以企业申请为前提,是企业的主动行为,是企业合法退出市场的唯一途径,它既是出资人、股东的合法权利,又是其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吊销营业执照则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依法做出的一种最严厉的行政处罚,吊销营业执照就意味着企业法人资格被强行剥夺,其民事主体资格、经营资格随之消亡,企业不得继续从事市场经营活动。
二、企业吊销未注销可以办理股权质押吗
一种权利要成为质押的标的物,必须满足两个最基本的要件:一是具有财产性,二是具有可转让性。股权兼具该两种属性,因而,在质押关系中,是一种适格的质。
股东向作为债权人的同一公司中的其他股东以股权设质,不受限制;
股东向同一公司股东以外的债权人以股权设质,必须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而且该同意必须以书面形式即股东会议决议的形式作成;
在第二种情形中,如果过半数的股东不同意,又不购买该出质的股权,则视为同意出质。该种情形,也必须作成股东会决议,并且应在股东会议中明确限定其他股东行使购买权的期限,期限届满,明示不购买或保持缄默的,则视为同意出质。
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尚未注销的,仍然具备法人主体资格,其股权可以成为质押的对象,符合股权质押的要求即可。只是被吊销后,股权再质押出去会存在实践中的困难。
-
办理吊销未注销的企业如何处理
479人看过
-
未注销却已吊销的企业如何进行注销
261人看过
-
吊销而不注销企业后果
393人看过
-
20年未注销公司被吊销怎么办?
161人看过
-
吊销未注销公司会对企业造成什么影响?
373人看过
-
吊销的企业还需要注销吗
217人看过
债权人是债的主体之一,债的主体包括双方当事人,即债权人和债务人。债权人是指有权请求对方当事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人。在债的关系中,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必须是特定的。债权人既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 更多>
-
企业吊销时未申请注销,公司被吊销有什么后果?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12-21企业被吊销后不注销的后果: 1、企业被吊销后继续经营的,将受到处罚; 2、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可能被列入黑名单年内不能在全国申请个人营业执照,不能担任董事、监事、经理。 《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公司因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撤销而解散的,应当自解散原因发生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开始清算。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逾期不成立清算组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
-
已吊销未注销的企业怎么办理注销,法律上的标准是什么澳门在线咨询 2023-10-07已吊销未注销的企业办理注销应在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15日内成立清算组,清理债权债务,清算结束后,到工商局依法申请注销登记。经注销登记,主体终止。
-
企业被吊销注销企业如何处理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18我国法律对被吊销的公司恢复没有规定。 1、吊销是一种行政处罚,除法定的处罚错误的情形外,不能恢复或撤销。而一旦认定吊销错误,做出吊销决定的相关人员均会依法受到处分。 2、因此,除通过法院行政诉讼等方式判决工商局违法外,被吊销公司不存在恢复或撤销吊销的可能性。吊销是终止经营资格的行政处罚,但企业主体资格仍然存在,而且是“负罪”存在,相当于关进了“小黑屋”,吊销执照后各类监管、惩戒措施仍对其生效,而且
-
企业吊销和企业注销可以一样吗?西藏在线咨询 2022-05-30不是一回事。注销是按法律规定程序申请,国家主管机关依法进行的,是一种正常的消亡程序。吊销是发生法定的严重违法行为或不接受管理,由主管机关作出的一种行政处罚,即非相对人申请,而由有权机关依职权强制终止其他资格、资质、身份等。
-
吊销未注销的企业处理,法律依据是什么山西在线咨询 2023-10-07未注销的企业的营业执照若被吊销,该企业应当立即解散,并在吊销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我国公司法中所规定的解散原因包括: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