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赔偿赔不起的不一定判刑,对于民事赔偿对方不赔的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如果是无力支付的可以协商处理,但如果是有能力赔偿而拒不赔偿的,可以起诉到法院来追究法律责任,具体情况如下:
1、原告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如果被告有能力履行付款义务而拒不履行的,是要负刑事责任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3、坐牢后如果被告有钱的话还是要赔偿的。
民事赔偿赔不起是否需要坐牢
民事赔偿赔不起是否需要坐牢需要按实际情况判断,具体如下:
1、民事赔偿有能力而拒不执行的情况下,则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要承担刑事责任;
2、民事赔偿以履行和给付能力为限,如果丧失了履行或给付能力,确实赔偿不了受害人的损失,不会有刑事责任后果。
民事赔偿是由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侵权引起的民事责任。民事赔偿责任主体、责任性质、适用的赔偿原则、标准和程序与国家法律赔偿制度中的国家赔偿不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民事主体身份实施的侵权行为属于民事侵权,由此产生的责任是民事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继续履行;
(八)赔偿损失;
(九)支付违约金;
(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一)赔礼道歉。
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
商标侵权是否会受到法律制裁
404人看过
-
14岁抢劫犯是否会受到法律制裁?
402人看过
-
原配辱骂小三是否会受到法律制裁?
323人看过
-
伪造古董运输是否会受到法律制裁?
234人看过
-
烟头引起火灾是否会受到法律制裁?
165人看过
-
虚假行政诉讼是否会受到法律制裁?
198人看过
国家赔偿与民事赔偿的区别: 1、赔偿发生的原因不同。国家赔偿由国家侵权行为引起;而民事赔偿由民事侵权行为引起。 2、赔偿主体不同。国家赔偿的主体是抽象的国家;而民事赔偿的主体通常是具体的民事违法行为人,赔偿主体与赔偿义务人相一致。 3、赔偿... 更多>
-
事实婚姻的插足受到法律制裁湖南在线咨询 2022-09-30证明范本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如下:一、事实婚姻的构成要件如下:(一)男女双方的(即男女双方在一起持续、稳定的共同居住)行为始于1994年2月1日以前;(二)同居是以夫妻名义进行的;(三)同居双方1994年以前同居时已经具备的实质要件。所谓结婚的实质要件即男女双方建立夫妻关系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具体包括: 1、双方均达到法定婚龄(男二十二,女二十); 2、双方自愿结婚; 3、双方均无配偶且不属于直系血亲
-
年龄不够同居会受到哪些法律制裁广东在线咨询 2022-10-081.目前不受法律处罚非法不等于违法非法同居只是不受法律保护2.在充分尊重个人恋爱自由的当代社会,男女双方只要情投意合,并且都没有配偶,法律不会干涉他们的行为,因此不违法。但如果一方或双方已经有了配偶,双方同居显然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还会构成重婚罪,受到法律制裁。为了得到稳定、完全合法的婚姻关系,双方还是应当尽早去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因为,虽然未婚同居不是违法行为,但同样也不算是合法有效的婚姻关系。
-
购买编制的人员是否会受到法律制裁?甘肃在线咨询 2024-11-171. 编制管理严谨规定。编制的设立、人员规模的确定以及职位安排必须经过全面且严谨的考核机制进行选拔。任何未经科学考核而擅自获准进入编制序列的人士,其编制资格都将被视为非法,相关待遇亦无法继续享有。 2. 终止与原单位的雇佣关系。无论是拥有编制还是无编制,均可从事相应职业,如教师行业。若有人利用伪造资料或欺瞒手段获取编制,一旦被发现,便会面临道德品质方面的质疑,被原用人单位终止雇佣关系的可能性极高
-
民事法庭上撒谎会受到什么法律制裁?辽宁在线咨询 2024-11-2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民事法庭的法官和诉讼参与人等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些行为包括: 1. 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2. 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 3. 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
-
孕妇受到惊吓会受到法律制裁吗?山西在线咨询 2023-08-12需要按照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1、主观如果是故意追求伤害或致人死亡的目的,手段恶劣,并且造成严重后果,根据实际结果定罪量刑。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具体罪名结合法庭调查。 2、主观如果仅为戏弄,只有造成严重不良结果才会承担过失致人重伤或过失致人死亡罪;如果仅为轻伤害,可能不会被认定为犯罪。 3、主观如果仅为戏弄而且手段并不过分,只是因为行为人不可获知的原因导致的不良后果,应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