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上公布他人被拘留的信息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4 21:35:07 310 人看过

在网上发布他人拘留单是否违法看具体情况,如果是关于行政拘留的,那么这是属于行政处罚的措施,行政机关会公开信息,因此不属于个人隐私,但是如果有涉及到个人隐私的,不能到处散布,应该保密,发布涉及别人隐私的拘留单,侵犯了别人隐私权,是违法行为。

网上发布虚假信息是哪些罪?

网上发布虚假信息,如果是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的,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根据法律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02日 03:2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管制相关文章
  • 自己的个人信息被他人在论坛上发布怎么办
    一、自己的个人信息被他人在论坛上发布怎么办1、维权。侵犯了隐私,被侵犯人可以到基层人民法院进行立案,要求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附带民事赔偿及精神损失费。2、法律规定:《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条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二、隐私权的意义是什么1、体现自由价值隐私权包括多种内容,如个人生活安宁权、个人生活情报保密权、个人通讯秘密权等都体现了“排除人为的不正当障碍”的自由之价值;而体现“支配”、“控制”的自由之价值如个人隐私利用权,即权利主体有权依法按自己的意志利用其隐私,以从
    2023-02-05
    192人看过
  • 哪些情形下人民法院认为不适合在互联网上公布
    (一)涉及国家秘密的;(二)未成年人犯罪的;(三)以调解方式结案或者确认人民调解协议效力的,但为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确有必要公开的除外;(四)离婚诉讼或者涉及未成年子女抚养、监护的;(五)人民法院认为不宜在互联网公布的其他情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经2016年7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89次会议通过,2016年8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以法释〔2016〕19号公布。该《规定》共18条,自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以前发布的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法释〔2013〕26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已于2013年11月1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95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
    2023-07-16
    84人看过
  • 互联网外信息安全
    1、不泄露。为了便民及办证、办卡而需要登记个人信息的商家、培训班、银行、电信等单位,必须要保护好市民的个人信息,切勿将个人信息非法转让出售。2、手机、身份证、银行卡尽量不要放在一起,避免同时丢失造成损失。3、不相信。不要相信街头各种不规范的市场调查,如确实需要协助调查,切勿填写自己真实的个人身份信息,以防被陌生人利用。一、如何应对电信诈骗1、即使遇到能够说出自己姓名、住址等个人相关信息的电话、短信也不要轻信,需要通过其他渠道核实;2、特别是冒充公检法进行调查、冒充航空公司进行退改签机票、冒充亲朋好友进行转账、冒充淘宝、商家客服进行退款,此类电话基本为诈骗;3、陌生短信、邮件、社交工具中发来的链接不要轻易点击,陌生应用不要随便安装;4、手机上要安装安全软件,可以有效识别和拦截诈骗电话、诈骗短信,钓鱼拦截,木马程序;5、不轻易将个人信息留在不熟悉或不正规的机构、网站中,网银账号、普通社交账号密
    2023-04-11
    167人看过
  • 他人在拘留所中的信息是否可被查询到?
    普通的网络是差不到的,你去派出所的公安网里可以查的到。目前为止,这些信息只在公安内部网上可查询,互联网无此信息。拘留属于国家司法机关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处罚决定保存在司法机关的挡案里,只有通过合法渠道,办理了手续,司法机关才能给出证明,本人是否受过处罚。1、个人因私事一般是无法查询到其它人的违法犯罪记录的。2、司法机关和律师只有在办理刑事案件时,通过合法手续才可以查阅。疫情期间拘留所收人吗没有这样的规定,行政拘留暂缓执行应当符合的条件:一是被拘留人依法申请了行政复议或者提起了行政诉讼。二是被拘留人提出了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申请。三是公安机关认为对被拘留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不致发生社会危险。四是被拘留人或者其近亲属依法提出了符合法定条件的担保人,或者按照法定标准交纳保证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六条公安机关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应当制作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内
    2023-07-02
    124人看过
  • 在互联网上可以找到拘捕令吗?
    在网上不能查逮捕信息,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应当在24小时以内通知家人。公安机关逮捕人的时候,必须出示逮捕证。逮捕后,应当立即将被逮捕人送看守所羁押。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逮捕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火化证网上可以查询吗一、死亡证明是由公安局出具的,所以在出具此证明的公安派出所是有备案的,可以查到的,但是,没有录入数据库,所有通常在网上是查不到的。派出所开具的很多证明,都是非正规的,所以都没有录入数据库具体的备案要求,因此网上是查不到的。二、火化证明是民政局出具的,民政和公安是两个部门,彼此没有内部联网,所以网上彼此是查不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公安机关逮捕人的时候,必须出示逮捕证。逮捕后,应当立即将被逮捕人送看守所羁押。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逮捕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
    2023-07-18
    337人看过
  • 能否在互联网上进行公证?
    网上不能做公证,需要亲自去公证处办理。部分公证是可以在异地办理的,办理涉及不动产的委托、声明、赠与、遗嘱的公证,可以选择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者事实发生地公证处。动产可以选择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者事实发生地公证处,但是不动产只能到不动产所在地办理。居住证可以网上注销吗居住证一般可以网上注销。当事人需进入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综合信息系统进行注销。网上办理居住证的,当事人需填写并提交信息等。当事人申领居住证的,应当向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受公安机关委托的社区服务机构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本人相片以及居住地住址、就业、就读等证明材料。居住地住址证明包括房屋租赁合同、房屋产权证明文件、购房合同或者房屋出租人、用人单位、就读学校出具的住宿证明等;就业证明包括工商营业执照、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出具的劳动关系证明或者其他能够证明有合法稳定就业的材料等;就读证明包括学生证、就读学校出具的其他能够证明连
    2023-07-09
    222人看过
  • 汤世保建议实行互联网信息发布实名制
    目前,我国网民已达4.2亿,位居世界第一。在网络上发帖发布信息,已经成为我国很多网民发表意见、表达诉求的重要途径。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北部湾银行党委书记汤世保说,这迫切需要通过立法加强对网络发帖的监管,引导网络舆论沿着健康、有序方向发展。因此,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出台互联网信息发布实名制规定。汤世保代表说,目前,我国实行的是网络发帖发布信息匿名制,这有利于网民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言论,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网上发布虚假信息。如2011年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规定的47号公告、网传歼-10B战机试飞坠毁等。一些人在网上进行讽刺挖苦、谩骂诽谤、发泄私欲,使网络成为人身攻击的场所,侵害了他人的隐私权、名誉权。这些带有煽动性的做法和言论,经过网络快速广泛传播发生异化,极大地干扰了群众的理性判断,使网络舆论严重偏离客观公正轨道,损害了他人、集体、国家的利益与安全,危害性大。目前,我国关
    2023-04-25
    375人看过
  • 拘留人员信息能否在网上查询到?
    在关于被拘留网上能不能查到这个问题上,拘留是对个人的行为控制,做了违法是行为,轻则拘留几日,在拘留所反省自己的过错。如果你有拘留的纪录,是不会在网上查到任何信息的,因为档案只能保存在公安机关,任何人个人是不能随便查到犯罪档案的。怎样才能查到拘留人员什么时间放人行政拘留时间计算相关规定:一、公安部于2000年8月21日印发了公安部《关于治安拘留时间如何计算问题的批复》(公复字[2000]8号),对这一问题作了明确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三十五条中‘受拘留处罚的人应当在限定的时间内,到指定的拘留所接受处罚’的规定,执行治安拘留的时间应当自被决定治安拘留的人入拘留所的时间开始计算。治安拘留的期限是以日为单位计算的,执行治安拘留的时间也应当以日为单位计算,入所当日不计算在内,执行到第二日即为1日。二、《拘留所条例实施办法》第六十八条执行拘留的时间以日为单位计算,从收拘当日到
    2023-07-05
    397人看过
  • 互联网信息公告服务协议书
    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客户名称(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息公告单位名称(乙方):______________甲方为推广企业形象,产品或服务,根据乙方互联网信息公告版面和收费标准,拟在乙方网站上公告信息事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经双方友好协商签订本协议,并共同遵守。第一条信息公告网址和形式1.信息公告媒介为乙方网站:_________。2.信息公告形式:横幅旗帜信息公告,图形链接发布,跳出式网页或者其他形式的信息公告;第二条信息公告文件1.甲方须于信息公告前三日将信息公告文字,图形以GIF或者JPG文件格式提供给乙方;2.甲方可委托乙方为其设计制作信息公告样稿,在甲方决定采纳乙方为其设计制作的信息公告样稿,并支付设计制作费用后,该信息公告样稿的著作权归甲方所有。第三条信息公告1.在信息公告期间内,甲方更换
    2023-06-08
    179人看过
  • 刑事拘留网上有公布幺
    法律综合知识
    一、刑事拘留网上有公布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明确的法律规定,当犯罪记录被依法封存之后,即不允许向任何单位以及个人提供查阅,除非有必要由司法机关开展案件侦查工作或是相关部门基于国家规范需求进行合法查询。因此,关于刑事拘留的具体情况信息通常并不会在互联网上公开披露,除非是经过国家法规授权且符合司法机关的特定调查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二、刑事拘留网上开设赌场程序是怎样的刑事拘留程序的典型流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首先,是犯罪嫌疑的发现阶段,往往是透过举报或者警察部门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来揭示有涉嫌开设赌场的行为
    2024-07-13
    79人看过
  • 是否能在互联网上找到关于离婚诉讼的信息?
    不能。依据《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第四条规定,离婚诉讼的裁判文书不在互联网公布。第四条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判文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在互联网公布:(一)涉及国家秘密的;(二)未成年人犯罪的;(三)以调解方式结案或者确认人民调解协议效力的,但为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确有必要公开的除外;(四)离婚诉讼或者涉及未成年子女抚养、监护的;(五)人民法院认为不宜在互联网公布的其他情形。少儿医疗保险网上查询步骤1、首先打开电脑进入当地的社保网,点击少儿医保网上查询。例如是北京的少儿医保查询,即可登录北京社保查询网。2、找到查询入口,输入孩子的身份证和密码,即可查询少儿医保余额、缴费状况、使用情况信息等。3、如果父母绑定了孩子的少儿医保的,可以直接通过自己的账户查询,查看到孩子的少儿医保信息。《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第四条离婚诉讼的裁判文书不在互联网公布。
    2023-07-16
    469人看过
  • 互联网采集个人信息违法吗
    违法,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都属于违法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采集哪些信息不需要个人信息主体的同意法律、法规公开的信息;外企任职信息;法律、法规公开的不良信息,法律依据如下:《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三条采集个人信息应当经信息主体本人同意,未经本人同意不得采集。但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信息除外。企业的董事、监
    2023-04-21
    428人看过
  •  在互联网上侮辱或侵犯他人或他人作品权益的法律责任
    在互联网上侮辱或诋毁他人或他人作品的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根据辱骂程度的不同,可能涉嫌侮辱、诽谤罪或侵犯他人名誉权的侵权行为。如果情节严重构成侮辱、诽谤罪,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如果情节轻微没有构成犯罪,受害人有权要求行为人停止侵权、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或赔偿损失。因此,网络上辱骂他人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建议理性维权、冷静处事。在互联网上侮辱或诋毁他人或他人作品的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责任根据辱骂程度的不同而不同:辱骂他人情节严重的,将涉嫌侮辱、诽谤罪,情节轻微的,属于侵犯他人名誉权的侵权行为。如果情节严重构成侮辱、诽谤罪,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如果情节轻微没有构成犯罪,受害人有权要求行为人停止侵权、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或赔偿损失。因此,网络上辱骂他人是违反法律规定的,根据严重程度的不同可能会被追究民事责任或刑事
    2023-09-28
    460人看过
  • 互联网侵犯名誉权,在网上辱骂他人该如何处罚?
    按相关限定,如果是符合法律限定的侮辱、诽谤刑事犯罪情形,你能够向法院诉讼,请求法院追究作出侮辱、诽谤做法的人的刑事职责。相关法律限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掠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置,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解决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限定,对解决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恫吓、违法经营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限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一)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
    2023-02-23
    243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管制
    词条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管制
    相关咨询
    • 如何应对他人将个人隐私发布在互联网上的情况?
      澳门在线咨询 2024-11-19
      面对网络侵权,以下措施是您合法合理保护自身权益以及做好善后工作所需要采取的必要手段: 1. 务必对侵害事实进行严谨的核实与确认,这包括但不限于对个人信息泄露、个人隐私公之于众或者受到非法监视或窃听等情况的深入调查。 2. 为了确保证据的充分性和可信度,您应当尽可能地收集各类相关证据,例如截屏图片、通信记录、监控录像等等。 3. 接下来,您可以选择通过发送警告函的方式来敦促侵权方立即停止其违法
    • 在互联网上发布诽谤信息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四川在线咨询 2024-11-14
      在互联网上发布诽谤信息可能会涉及到诽谤罪。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如果使用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 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如果使用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如果受
    • 把他人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公民个人信息在互联网上非法发布,是否属于“提供公民个人信息”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8-15
      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客观行为方式之一。向特定人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属于“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对此不存在疑义。但是,通过信息网络或者其他途径发布公民个人信息,实际是向不特定多数人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向特定人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属于“提供”,基于“举轻明重”的法理,前者更应当认定为“提供”。基于此,《
    • 已公布为什么在互联网查询不到
      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30
      楼主是在买机票的时候遇到这个问题吧一般个人征信都是政府在做的,不会在互联网公开这些信息的。如果缉单光竿叱放癸虱含僵要查,是需要花钱去XX查的。
    • 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9-11
      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时,应当删除下列信息:(一)自然人的家庭住址、通讯方式、号码、银行账号、健康状况、车牌号码、动产或不动产权属证书编号等个人信息;(二)法人以及其他组织的银行账号、车牌号码、动产或不动产权属证书编号等信息;(三)涉及的信息;(四)家事、人格权益等纠纷中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五)涉及技术侦查措施的信息;(六)人民法院认为不宜公开的其他信息。按照本条第一款删除信息影响对裁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