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登记能否办离婚视情况而定:
(一)1994年2月1日以前,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除非双方愿意补办结婚登记,否则只能到人民法院起诉离婚,离婚案件法院一般会在六个月内审结。
(二)1994年2月1日以后,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只能按照同居关系处理。双方不存在离婚的问题。关于子女和同居期间的财产分割问题,可以双方协商,协商不成的话,可以诉讼至法院解决。
一、协商解除同居关系如何办理
1、一般自行协商解除同居关系即可,无需办理手续。但如果解除同居关系时涉及非婚生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问题,协商不成的,可以起诉解决。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提起诉讼仅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如果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但涉及子女、财产、债务纠纷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第三条当事人提起诉讼仅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
当事人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第七条未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条规定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提起诉讼要求离婚的,应当区别对待:
(一)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的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
(二)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的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补办结婚登记。未补办结婚登记的,依据本解释第三条规定处理。
二、未婚同居犯法吗
未婚同居犯法的情形:如果一方或双方都有配偶的同居行为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还会构成重婚罪。如果对于同居双方都没有配偶的同居行为,现行法律不做干涉。未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离婚的,应当区别对待:(一)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二)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补办结婚登记;未补办结婚登记的,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
-
对于没有结婚登记的离婚,如何进行诉讼程序?
239人看过
-
如何进行结婚登记的流程?
446人看过
-
杭州市如何进行结婚登记呢
390人看过
-
聋哑盲人如何进行结婚登记
410人看过
-
非本地人如何进行结婚登记?
273人看过
-
结婚登记的条件是什么结婚登记的程序如何进行
345人看过
结婚的登记流程有: 1、携带双方的居民身份证、双方的常住户口本、3张两寸近期的半身免冠红底合影照片到其中一方的户口所在的民政局进行办理; 2、民政局工作人员审查双方的相关信息,确认无误后颁发结婚证。... 更多>
-
如何进行结婚登记,没有户籍限制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4-11-11如果要结婚并迁入,则必须持有结婚证。 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1. 迁入人的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和市内户口迁移证; 2. 迁入户的居民户口簿; 3. 新立户的房管部门出具的住房证明或房屋产权证明; 4. 迁入人符合申领或换领居民身份证条件的,每人需交本人正面免冠一寸光纸黑白大头照片两张。已满16周岁且已领取居民身份证的,每人需交照片一张。; 5. 如果是因结婚而迁入的,则需持结婚证; 6. 如果
-
假名登记结婚后如何进行离婚诉讼上海在线咨询 2024-12-10到了四月份,小李与小刘经人介绍登记结婚。然而,小李的丈夫小刘在七月份因盗窃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小李直到此时才知道原来丈夫小刘使用的是假身份证进行结婚登记,实际上小刘的真名是陈。小李无法接受丈夫使用假身份证骗取结婚登记,因此她准备到法院起诉离婚,但现在的问题是,小刘这个名字是假的,那么小李应该起诉谁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19条的规定,原告在起诉时只需要明确被告,而不需要审查被
-
-
没有登记结婚证的,离婚该如何离?香港在线咨询 2024-09-23如果对方不同意离婚,你只能到法院起诉离婚,起诉离婚原告需要准备自己的身份证及复印件,对方的身份证复印件或者户籍证明,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起诉状,孩子出生证明,财产信息等有关材料到被告的户籍地或者经常居住地法院起诉。如果缺失结婚证,你需要持你本人的身份证到你们当初登记结婚的民政局开具一份婚姻情况证明,之后持该证明到法院起诉离婚。
-
未领取结婚证的婚姻如何进行离婚登记?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4-11-25在未领取结婚证书的同居关系背景下,办理离婚事务需要依靠司法程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提出离婚请求的一方需编撰诉状,并向具备管辖权的法院发起离婚诉讼。 法院在收到诉讼申请后,将对相关资料进行审阅。法院将在七日内决定是否予以立案。若该申请符合立案标准,法院将办理登记立案手续,同时向被告送达起诉状,供其做出回应和答辩。 原告收到法院有关立案的通知后,应按规定缴纳诉讼费用。 随后,法院根据审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