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职工在患病期间有哪些合法权益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4 01:50:39 274 人看过

问:企业职工在患病期间有哪些合法权益?

答:按照《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一条,为了保障企业职工在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期间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六、二十九条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

第三条,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第四条,医疗期三个月的按六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六个月的按十二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九个月的按十五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二个月的按十八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八个月的按二十四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二十四个月的按三十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第五条,企业职工在医疗期内,其病假工资、疾病救济费和医疗待遇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条,企业职工非因工致残和经医生或医疗机构认定患有难以治疗的疾病,在医疗期内医疗终结,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应当由劳动鉴定委员会参照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进行劳动能力的鉴定。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应当退出劳动岗位,终止劳动关系,办理退休、退职手续,享受退休、退职待遇;被鉴定为五至十级的,医疗期内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第七条,企业职工非因工致残和经医生或医疗机构认定患有难以治疗的疾病,医疗期满,应当由劳动鉴定委员会进行劳动能力的鉴定。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应当退出劳动岗位,解除劳动关系,并办理退休、退职手续,享受退休、退职待遇。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9日 11:1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医疗机构相关文章
  • 职工在工作期间被人伤害致死,有哪些权益
    因是工作期间,发生的不幸,属于工伤。死者家属有权得到民事及企业工伤的双重赔偿。《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十二条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告知其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刑事诉讼司法解释第一百三十八条被害人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因受到犯罪侵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精神损失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022-10-31
    448人看过
  • 职工患病期间的法律规定
    人食五谷杂粮,难免会患病,职工在得病后如果因此而失去工作,不吝是雪上加霜,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有违社会公正,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因次,《劳动法》在第二十九条中规定:劳动者在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即使在经济性裁员和企业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时,用人单位也不得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原劳动部在《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中具体规定了不同的工作年限所对应的医疗期,如果您工作不满10年,在本企业工作不满5年,您所应有的医疗期为3个月,并且是按照6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的;在3个月的医疗期内所在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医疗费用的报销应当按照医疗保险规定办理;在医疗期内工资待遇根据所在企业的规定不同而有所不同,一部分国有企业是发给原基本工资,也有一些企业是按照签定的劳动合同中的约定办理;但是所在企业都应当支付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80%的病假工资或者
    2023-04-25
    455人看过
  • 企业职工患精神病咋办
    解除劳动关系
    患精神病,根据职工情况给与一定的医疗期,医疗期满后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可解除劳动关系。若得到控制,为其安排适当的工作。一、试用期发现员工有精神病怎么办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可将患病不能正常提供劳动义务作为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内容,并且明确告知劳动者并签字确认。如果试用期内发现劳动者患了精神病并经有关机构确认,就可解除劳动合同。也不需要考虑医疗期的问题。试用期已满的员工患精神病后,如在规定的医疗期内已治愈或病情很轻并得到稳定控制,经鉴定具有劳动能力的,用人单位应适当安排其工作,不得因病解除劳动合同。医疗期满,经鉴定确实丧失劳动能力的,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二、新劳动法辞退肺结核员工企业员工患病的,用人单位应当给予一定期限的医疗期。具体期限依据职工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确定。医疗期期满后,若仍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但需要支付经济
    2023-04-01
    160人看过
  • 企业职工病假期间能享受哪些待遇
    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一、劳动法关于病假的规定是怎么样的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除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外,劳动者在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劳动,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合同。二、劳动法关于病假工资的规定是什么劳动法关于病假工资的规定如下:1、《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9条规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2、对于
    2023-03-30
    184人看过
  • 在职期间患病能否认定为工伤
    一、在职期间患病能否认定为工伤职工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同时也是因为工作原因而导致疾病突发的话,则一般情况下是会被认定为工伤。反之劳动者因身休健康程度不良,产生的疾病,并非因劳动过程中所受到的伤害造成的身体损害或因职业而诱发的疾病,一般不认定为工伤。二、工伤认定材料都有哪些1.填报《工伤认定申请表》;2.员工和用人单位签订的有效书面劳动合同或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如:单位证明;工卡、工作证、工资表或同事的证明等);3.员工的身份证(并复印件一份);4.首次医疗病历本(诊断书)(并复印件一份);5.事故现场目击证人出具的证人证言(附上证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和联系电话);6.用人单位注册登记资料(可到市工商物价中心查询、打印);7.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责任认定书或其它有效证明(属机动车事故伤害的);8.属地公安部门(派出所)的证明材料或法院的判决书(属暴力人身伤害等);9.其它材料。三、对
    2023-11-06
    160人看过
  • 员工患病期间被辞退企业是不是违法
    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分析。《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过失性辞退)】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2023-06-13
    309人看过
  • 法律对企业破产时职工的合法权益保护有哪些规定
    一、申请破产时要提供职工安置预案《企业破产法》第8条规定,要求破产申请人提供职工安置预案以及职工工资的支付和社会保险费用的缴纳情况。这是法院受理破产申请的条件,法院依此也可以对破产企业予以监督,凡是未能依法提供职工安置预案,未能核查职工社保等的企业可能无法顺利启动破产。二、职工债权不必申报《企业破产法》第48条规定,职工债权“不必申报”,由管理人调查后列出清单并予以公示。职工对清单记载有异议的,可以要求管理人更正,管理人不予更正的,职工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样既减轻了职工负担,又维护了职工诉权。三、职工债权优先于普通债权受偿《企业破产法》第113条规定,职工债权即债务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在普通债权之前受偿。四、职工债权的范围1、工资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
    2023-04-07
    392人看过
  • 职业病防治法劳动者享有哪些权益
    《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五条第三款、第四款规定,劳动者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增强职业病防范意识,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有:(1)接受卫生教育、培训的权利;(2)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的权利;(3)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治措施的权利;(4)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防治职业病的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的权利;(5)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害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的权利;(6)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没有防护措施进行作业的权利;(7)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利;(8)因行使正当权利
    2023-02-21
    309人看过
  • 企业员工非因工患病或受伤时享有哪些权利
    企业员工非因工患病或受伤时享有哪些权利?非因工患病或受伤的员工有权在规定的医疗期内享受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和医疗待遇。病假工资在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的治疗期间,企业应当在规定的医疗期限内按照有关规定支付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但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在这方面,当地的做法是不确定的,也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当地标准。只要它不超过法律规定的最低标准,它就是合法的。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和疾病救济适用《劳动法意见》的规定。病假工资和疾病救济只能选择,不能同时使用,即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但是,无论哪种待遇适用,都不得低于最低工资的80%3。医疗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和《社会保险法》的相关规定,为员工缴纳医疗保险是企业的法定义务。因此,员工非因工患病或受伤后,只要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和应急救援医疗费用,按照国
    2023-05-07
    153人看过
  • 企业在工作岗位患职业病终止合同该如何赔偿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在离职前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或者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疑似职业病患者;(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伤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三)在规定的医疗期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在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算工伤吗?算。员工在工作时间内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如果是与工作有关的疾病而导致死亡,应当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认定工伤。在工作岗位上突发与工作无关并没有导致立即死亡
    2023-08-05
    267人看过
  • 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企业享受哪些待遇
    企业职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的事情经常发生。在职工停止工作期间以及医疗期间届满后,职工相关诸多权益得不到保障,更可悲的是,许多职工并不清楚自己在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的情况下享有那些权益,结果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害还也不知道去维护。依据劳动法以及劳动部制定的相关规章,企业职工在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中应注意下列权益的保护:一、职工享受法定的医疗期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劳动部有关规章规定,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3个月到24个月的医疗期,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还可以适当地延长。在法定的医疗期内,即使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到期了,劳动合同期限也应延续到医疗期满届满为止。职工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二、职工享有病假工资和疾病救济费根据法律
    2023-04-22
    148人看过
  • 在职职工患有什么病可以长期休病假
    经劳动人事部门认定的人民医院确诊为需要长期病休不能正常上班的职工可以申请长期病,例如癌症病人、尿毒症、严重心血管病人、严重职业病、严重放射病人、精神病人等。如因公病休者,发全额工资,如因病假超过6个月者应发放病假工资。一、不上班也应该支付工资的情形不上班也应该支付工资的情形有:一、法定节假日我国共有七个法定节假日,分别是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国庆节、中秋节。法定节假日期间,用人单位应当安排劳动者休息,如因用人单位生产经营需要,未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休息的,则需依法向劳动者支付三倍加班费用。二、休息日休息日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劳动者工作,反之则构成加班,需依法向劳动者支付二倍加班费用。三、病假期间劳动者在病假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病假工资,如双方对病假工资没有约定的,则按照劳动者实际日工资标准支付,如双方对病假工资有约定,则按约定处理。但双方约定的病假工资支付标准
    2023-02-21
    235人看过
  • 企业职工得病期间,企业可辞退吗
    一、企业职工得病期间,企业可辞退吗企业职工得病期间,企业是不可以辞退的。如果员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届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来解除劳动合同。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二、被公司违法辞退怎么赔偿被公司违法辞退的,员工可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来获得赔偿。经济补偿的标准则是员工在公司工作每满一年的,补偿一个月的工资,半年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半年的,补偿半个月的工
    2023-01-21
    214人看过
  • 什么是职业病,哪些职业容易患职业病
    什么是职业病,哪些职业容易患职业病?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工作过程中的各种有害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和其他有害因素。职业病有9大类99种,分别为:中毒(铅、汞中毒51种)2尘肺(矽肺、煤尘肺12种)3物理因素职业病(放射病6种),职业性传染病(3种炭疽)5)职业性皮肤病(7种接触性皮炎)6)职业性眼病(7种职业病)(7)职业性耳病,鼻咽喉疾病(噪音耳聋和铬鼻病)8)职业性肿瘤(8种石棉诱发的肺肿瘤,联苯胺诱发膀胱癌和苯诱发白血病)其他职业病(7种化学烧伤和职业性哮喘)最可能的职业病是煤矿工人、建筑工人、纺织工人和钢铁工人等。矿山、采石场、纺织厂、化工厂、农药厂和制革厂通常是最容易诱发职业病的地方。尘肺病是最重要的职业病,70%以上的职业病与尘肺有关。近年来,急性职业中毒呈上升趋势。比如,建筑工地以前是垃圾填埋场,打桩过程
    2023-05-31
    343人看过
换一批
#医疗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医疗机构,是指依法定程序设立的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的总称。 医疗机构免责的条件主要有患者在诊疗活动中,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限于当时的... 更多>

    #医疗机构
    相关咨询
    • 患病期间企业职工有哪些权益保障
      山西在线咨询 2023-05-31
      企业职工在患病期间的权益: 1、享有三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2、医疗期满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3、鉴定为一至四级的,退出劳动岗位,办理退休、退职手续,享受退休、退职待遇。
    • 患病期间职工的权益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5-14
      企业职工在患病期间的权益: 1、享有三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2、医疗期满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3、鉴定为一至四级的,退出劳动岗位,办理退休、退职手续,享受退休、退职待遇。
    • 企业职工患病
      新疆在线咨询 2022-10-16
      医疗期的规定: 第一条为了保障企业职工在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期间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十六、二十九条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的时限。 第三条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
    • 企业能解聘在职期间患精神病的员工吗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6-13
      实际生活中,职工患精神病,尤其是患间歇性精神病与企业发生的劳动争议比较复杂,难以处理。如有些职工在签订合同时,精神正常,但在履行合同期间却旧病复发,仲裁机关只有凭精神病医院的诊断证明及鉴定结论,才能明辩情况,有些甚至要进行多次鉴定才能确定。如果患病职工经过长时间的医疗期后仍不能从事原工作。企业便可解除与其的劳动合同。当地劳动仲裁机关也会依法予以支持。
    • 职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享有哪些权益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6-12
      职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的事情经常发生。在职工停止工作期间以及医疗期间届满后,职工相关诸多权益得不到保障,更可悲的是,许多职工并不清楚自己在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的情况下享有那些权益,结果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害还也不知道去维护。依据劳动法以及劳动部制定的相关规章,企业职工在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中应注意下列权益的保护: 一、职工享受法定的医疗期 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