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放危险物质罪的主体是否是特殊主体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8 20:22:15 361 人看过

一、什么是投放危险物质罪?

投放危险物质罪,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投毒罪。两者相比而言,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外延更为广泛,指的是故意投放毒害性、腐蚀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本罪的特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客体

客体要件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这是投毒罪同使用投毒方法实施的故意杀人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2、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其一,行为人投放的必须是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害人的生命、健康或牲畜、禽类、水产养殖物安全的危险物质。

其二,投放行为必须危害公共安全。即该行为已经对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或者牲畜和其他财产造成严重威胁或严重损害后果。或者己威胁到不特定多人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3、主体

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成为本罪主体。根据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投毒罪,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4、主观方面

犯罪的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所谓故意,也就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投毒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有可能造成不特定的多人死伤或公私财产的大量损失,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投毒的动机可以是各种各样,但不同的动机并不影响定罪。

二、投放危险物质罪如何处罚?

根据刑法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犯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尚未造成危害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法律中规定为一般主体,即年龄达到了16周岁,同时精神状况正常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也就是说单位是不能构成此罪的。而由于本罪是危险犯,其成立并不需要出现不特定多数人的中毒或重大公私财产遭受毁损的实际结果,只要行为人的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即有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存在即可。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0日 12:5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责任年龄相关文章
  •  物权权利主体的特殊性?
    物权是一种人对物的直接支配和管领的排他性权利,具有特定性和普遍性。特定性指物权只适用于一个人,而普遍性则指物权是一种对世权和绝对权,适用于所有人。第一集物权的内容表明,物权只适用于一个人,即物权是一种人对物的直接支配和管领的排他性权利。物权具有特定性,即物权人以外的其他人都有义务不干扰物权人行使和实现其物权。物权也具有普遍性,因为它是一种对世权和绝对权,不仅适用于特定的人,而且适用于所有人。 物 权 是 否 具 有 排 他 性 ?物权是否具有排他性?在民法典中,排他性原则被明确规定为物权的基本原则之一。排他性原则主要表现在物权人可以排除他人干涉、妨碍或者侵犯其权利。这意味着,除非法律另有规定,物权人可以完全支配其拥有的物品或者权利,而无需考虑其他人的利益。具体到法律实践中,排他性原则可以被应用在许多领域。例如,在知识产权领域,专利权人可以排除他人干涉、妨碍或者侵犯其专利权。在商业秘密领域
    2023-09-15
    336人看过
  • 供销社职务侵占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吗
    职务侵占罪的实施主体具有特定性,即仅限于那些在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任职的人士。此犯罪行径定义为,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相关责任人,利用其职务所赋予的权力优势,私自将本单位的财产据为己有的行为,并且涉及到的赃物价值往往达到一定程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贪污罪】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2024-04-26
    248人看过
  • 破坏选举罪的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是正确的吗
    1、破坏选举权罪的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是错误的。破坏选举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可以是普通公民,也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但有些破坏选举的行为,如有意不真实地介绍候选人的情况、变更、伪造、虚报选举结果的,只能由选举工作人员才能实施,因此,不是选举工作人员的不构成破坏选举罪。2、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五十六条【破坏选举罪】在选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时,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等手段破坏选举或者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一、破坏选举罪和寻衅滋事罪有何不同1、两罪的主观方面不同。两罪都为故意犯罪,但行为人认知的内容不同。寻衅滋事罪的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破坏社会秩序的危害后果,而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其目的往往是为了满足耍威风、取乐等不正常的精神或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需要。破坏选举罪则
    2023-02-19
    334人看过
  • 特殊的民事主体是什么?
    特殊的民事主体就是国家。可以作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有公民和法人和其它组织等。实践中以户为单位的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以及个人合伙组织体或非法人组织等都被视为民事主体。在一定范围内,国家是特殊的民事法律关系主体。《民法典》第四条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2024-04-26
    460人看过
  • 什么是特殊的民事主体
    法律综合知识
    国家是特殊的民事主体。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民事权利或承担民事义务的人,即民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一般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团体,国家在实施发行债券、采购等行为时是特殊的民事主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条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2024-05-13
    325人看过
  • 刑事犯罪的特殊主体
    一、刑事犯罪的特殊主体特殊主体是指具有某种特定身份、对其犯罪主体资格有重要影响的犯罪主体。特定身份可以分为:(一)自然身份与法定身份。1、自然身份,是指人因自然因素赋予而形成的身份。例如,基于性别形成的事实可有男女之分,有的犯罪如强奸罪一般仅男性可以成为犯罪的主体。2、法定身份,是指人基于法律赋予而形成的身份。如军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司法工作人员等等。(二)定罪身份与量刑身份。1、定罪身份,是指决定刑事责任存在的身份,又称犯罪构成要件身份。此种身份是某些具体犯罪构成中犯罪主体要件的必备要素。2、量刑身份,是指影响刑事责任程度的身份,又称刑罚加减身份。此种身份虽然不影响刑事责任的存在与否,但影响刑事责任的大小,表现为从重、从轻、减轻甚至免除处罚的根据。二、对几类特殊侵害主体的正当防卫问题按理论界的通说,正当防卫的目的在于排除和制止不法侵害行为,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只要某人遭到侵害,就可以对
    2023-04-22
    266人看过
  • 一般受贿罪特殊主体是谁
    一、一般受贿罪特殊主体是谁1、贪污罪和受贿罪的主体都是特殊主体。受贿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受贿罪的主体既包括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又包括了国有公司,事业单位等机关中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工作人员。虽然贪污罪和受贿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但是在共同犯罪中,一般主体也能够成为贪污受贿罪的共犯。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主体有哪些1、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是指在公司、企业、其他单位中
    2023-04-20
    401人看过
  • 挪用公款罪是特殊主体吗
    挪用公款犯罪的主体属特殊范畴,仅限于身为国家公职人员者。这类人士主要包括:在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司法等机构内履行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国有的各类公司、企事业单位以及人民团体中担任职务的人员;接受国有单位委任派遣至非国有单位中执行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从事公务活动的人员。《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2024-04-29
    500人看过
  • 非法行医罪是特殊主体吗
    一、非法行医罪是特殊主体吗刑法将非法行医罪的主体界定为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一)未取得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医师资格从事医疗活动的;(二)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办医疗机构的;(三)被依法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期间从事医疗活动的;(四)未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从事乡村医疗活动的;(五)家庭接生员实施家庭接生以外的医疗行为的。二、非法行医罪的处罚非法行医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三、非法行医罪与医疗事故罪的界限非法行医罪与医疗事故罪都属于危害公共卫生方面的犯罪,二者在客观上都可能造成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后果,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一)客观方面不同。前者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
    2023-06-16
    126人看过
  • 危险物质投放罪有哪些特点
    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条件应当有:犯罪主体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客体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危险物质投放罪怎么定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的认定:不论在何种场合投毒,不论投毒行为的具体指向如何,只要行为人明知自己的投毒行为会引起不特定多人或者不特定多禽畜中毒伤亡,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就应以投放危险物质罪论处。投放危险物质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
    2023-07-28
    259人看过
  • 特殊共同犯罪的主体特征
    特殊共同犯罪的特征为:1、必须是3人以上。这是犯罪集团在主体上量的规定性特征。2、具有一定的稳定性。3、有一定的组织性。所谓组织性,主要是指成员比较固定,且内部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4、具有实施某种或某几种犯罪的目的性。一、分析:本案符合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特征本案被人民法院认定被告人杨叙犯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朱帅等其他被告人、犯有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定性是准确的、符合法律规定。那么,何谓黑社会性质组织?根据刑法规定,黑社会性质组织是指以暴力、威胁和其他手段,有组织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称霸一方,为非作歹、欺压、残害群众,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组织。该组织一般具有如下特征:人数较多,形成较稳定的犯罪组织,有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基本固定;有组织地通过违法犯罪活动或其他手段获取非法经济利益,具有一定的非法经济实力,以支持该组织的活动;同时,以暴力、威胁或其他手段
    2023-06-21
    257人看过
  • 销售假药罪主体是否有特殊要求?
    一、销售假药罪主体是否有特殊要求?销售假药罪的主体是没有特殊要求的,只要具有刑事责任承担能力的人或者单位,故意销售假药的,就有可能构成销售假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条所称假药,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属于假药和按假药处理的药品、非药品。二、生产、销售假药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有哪些?1、本罪侵犯的客体行为有人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也就是一切制造、加工、采集、收集某种物品充当合格或特定药品的行为,都是生产假药的违法行为。2、本罪在客观方面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销售假药、足以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行为人生产、销售的必须
    2024-02-07
    113人看过
  • 特殊主体(身份犯)与单位犯罪主体
    犯罪主体是指刑法规定的实施犯罪并且承担刑事责任的人(包括自然人与单位)。犯罪主体的类型:过去的犯罪主体只限于自然人犯罪主体,从1984年海关法开始,首次增加了单位走私罪。现在的犯罪主体分为两大类:自然人犯罪主体和单位犯罪主体。自然人犯罪主体一、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现修改为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1.8种犯罪:犯故意杀人
    2023-04-22
    334人看过
  • 危险物质投放罪刑罚的具体适用标准
    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该罪的本质特征在于运用投放危险物质的方式实施犯罪,从而危害公共安全。根据法律的规定,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并且足以威胁不特定的多数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不要求造成严重后果,就构成犯罪,应当立案逃究。涉嫌投放危险物质罪,尚未造成危害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规定,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构成要件有:1、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成为本罪主体2、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既可以出于直接故意,也可以出于间接故意。3、本罪侵犯的客体要件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这是投毒罪同使用投毒方法实施的故意杀人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根本区别之所在。4、本罪
    2023-07-10
    183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刑事责任年龄
    相关咨询
    • 2022年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的主体与客体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5-12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引起中毒,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是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构成本罪,必须实施引起中毒,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如把喷过敌敌畏的蔬菜未冲洗净,到集市出卖,致购食者多人中毒;误将毒药投入饲料中,致使大量牲畜食后中毒等。在日常生活中有的把装过农药的口袋与粮食口袋混杂在一起
    • 放火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犯罪主体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6-10
      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如果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
    • 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客体要件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客体方面体现在哪些方面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05
      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故意投放毒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一)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客体要件 投放危险物质罪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这是投放危险物质罪同使用投毒方法实施的故意杀人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二)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客观要件 投放危险物质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用投放毒物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即该种行为已经对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或者牲
    • 抢劫危险物质罪的客体与主体
      香港在线咨询 2021-10-11
      客体要件。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复杂的客体,即公共安全和公民的人身权利。本罪的犯罪对象是枪支、弹药、爆炸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的规定,枪支,是指以火药或者压缩气体等为动力,利用管状器具发射金属弹丸或者其他物质,足以致人伤亡或者丧失知觉的各种枪支,包括军用枪支,民用枪支和公务用枪;弹药是指供上述枪支所用的各种弹药;爆炸物是指军用的或者民用的各种爆炸品如雷管,炸药,雷汞等。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
    • 物权义务主体一定是特殊主体吗?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13
      不特定。财产权也即物权,其权利主体为物主,只有物主才有权利处分、收益、使用该物,因此财产权的权利主体是特定的。财产权是一种对世权力,需要不特定的除物主以外的其它人承担保证物主正常完全行使物权的义务,因此其义务主体是不特定的。 《民法典》第二百零九条: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