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仲裁是一种受到国家司法体制支持的法律服务行为。仲裁的基本性质是契约性,司法性是仲裁的重要衍生特性。仲裁关系可以分为内部关系与外部关系。如果某个问题是内部关系问题,那么就应该着重考虑其契约性;如果是外部关系问题,就应着重考虑其司法性。这就是仲裁性质的两分法。
关键词:仲裁性质两分法法律服务
一、清楚界定仲裁性质的意义
关于仲裁【1】的性质,我国《仲裁法》暂时采取了回避的态度。但不可否认的是,仲裁性质是整个仲裁制度的基础,对仲裁性质的界定是否清楚,直接关系到仲裁法实效的好坏。信手拈来当前仲裁法研究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发现,其突破口无一例外都在仲裁性质的问题上。例如:
1、仲裁机构的性质。国际上的仲裁机构大都是民间的,问题在与仲裁机构是否可以是半官方的。如果仲裁的性质是契约性,那么仲裁机构最好是纯民间性质;如果仲裁具有司法性,那么半官方机构(比如事业单位)可能更加合适。
2、临时仲裁。我国是否像多数国家那样应该允许临时仲裁?如果仲裁是契约性的,那么应该让当事人有缔结临时仲裁协议的自由,只要当事人自愿承受临时仲裁的不利之处;如果仲裁有司法性,那么在一国觉得发展临时仲裁成本过高、收益有限,且其它司法解决机制足以满足当事人的需要时,她可以选择不发展临时仲裁而尽量去完善已有的机构仲裁。
3、非国内仲裁。这一理论的主旨就是尽量减少法院对仲裁的干预,尤其是仲裁地法院对其境内作出的裁决的的监督。这一理论能否成立?如果仲裁是契约性的,按照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这一理论当然可以成立;如果仲裁有司法性,那么过渡减损法院的干预就是不可能、也不可为的。
4、仲裁责任。仲裁员与仲裁机构是否应当为其错误裁决承担责任?如果是,那么这种责任的主观要件是什么?如果仲裁是契约性的,那么作为契约的一方,仲裁员或仲裁机构的人应当为其履约不当承担责任,而且这种责任应以故意与过失为主观要件;如果仲裁是司法性的,那么仲裁员与仲裁机构应当于法官一样,仅在有限的情况下承担责任,即仅以故意为主观要件。
5、惩罚性赔偿判决。仲裁员是否有权作出惩罚性赔偿判决?如果仲裁是契约性的,那么仲裁员非经当事人同意无权做出此种判决;如果仲裁是司法性的,那么在某些国家(一般是英美法系国家)这种裁决在一些特定情况下是可以作出的,有时甚至不需当事人明确授权。
6、友好仲裁。仲裁员是否可以不依严格的法律规则,而依据公平原则作出裁决?如果仲裁是契约性的,那么只要当事人一致同意,这未尝不可;如果仲裁是司法性的,那么即使当事人一致同意也不得减损法律的本来规定。
7、仲裁第三人。是否应允许仲裁中存在第三人?如果仲裁是契约性的,那么仲裁员显然无权径行追加第三人,而双方当事人以及第三人都同意的情况,实际上是又开始了一个新的仲裁;如果仲裁是司法性的,那么在特定的情况下,仲裁员或法院可以追加第三人以求争议的公正解决。
可见,上述问题的根本解决都依赖于仲裁性质的明确,在如此多的问题需要解决的情况下,不谈性质仅就具体问题进行研究的道路已经行不通了。
二、仲裁性质的两分法
(一)概说
关于仲裁的性质,主要存在四种说法:契约说、司法权说、混合说、自治说。如今多数学者都赞同混合说,即认为仲裁既具有契约性又具有司法性,【2】我认为,自治说不过是对当事人意思自治(契约性)的另一个角度的表达。至于主张仲裁具有宽泛的多种性质的观点,【3】本质上仍然是混合论。可以说,混合说比较准确地对仲裁的性质作了原则的概括。
然而,这一概括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不明确的,【4】也无益于解决实际问题。如果说仲裁有契约性的话,那么它属于何种契约?契约性与司法性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哪些问题需要主要考虑仲裁的契约性,哪些需要主要考虑其司法性?而一个永远正确的仲裁既具有契约性又具有司法性或仲裁是一种准司法的争端解决方式的结论,对于前面所列问题的解决是没有什么帮助的。
最初的仲裁仅具有契约性,它是中世纪的商人们为了迅速解决争端而订立的协议,其审理、裁决和履行都是依据诚信原则而自愿自行的。直到19世纪初左右,各国才将仲裁纳入其法制轨道,法律监督仲裁并保证其执行,这就使仲裁具有了司法性,如今的仲裁无疑分享了部分原属于诉讼的司法权。早就有学者指出,仲裁的实质是解决民商事争议的一项合同上的制度,【5】司法的监督与支持不是仲裁的实质,而是为使仲裁有法律效力的必要辅助。【6】仲裁制度最根本的属性在于当事人意思自治。【7】
可见,契约性是仲裁的基本特性,司法性是仲裁的重要特性,但是它是衍生特性,在法律没有正式承认仲裁以前,仲裁依靠其契约性就已经成其为仲裁。仲裁是一种受到国家司法体制支持的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法律服务行为。
(二)两分法:仲裁的内部关系与外部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我并不认为由于契约性是仲裁的基础,司法性就必然位于从属地位。【8】司法性虽然是衍生的,但它是重要的,如今司法性主导仲裁进程的情况并不少见。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正是司法性的产生,才令仲裁从各种ADR中脱颖而出,奠定了如今的地位。至于契约性与司法性哪个更为重要,需要对仲裁关系做具体分析,而不可一概而论。
我认为,仲裁关系可分为内部关系与外部关系。仲裁的内部关系是指纯属于仲裁参加人之间的关系,涉及从订立仲裁协议到作出裁决的一系列过程。与之对应的是,仲裁的外部关系是指仲裁参加人与其他有关主体的关系,主要涉及仲裁参加人与法院和第三人的关系。
我认为,仲裁的内部关系(涉及仲裁的形式、规则、法律适用、审理、裁决等)主要体现其契约性;仲裁的外部关系(主要包括法律对仲裁的监督、对裁决的承认与执行、仲裁与第三人的关系等)主要体现其司法性。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我认为可以从仲裁的内部关系与外部关系的区别入手。如果某个问题被识别为内部关系问题,那么就应该着重考虑其契约性;如果被识别为外部关系问题,就应着重考虑其司法性。
三、仲裁性质两分法的适用
适用仲裁性质的两分法,即在仲裁是一种可区分内外部关系的法律服务契约这一原理的指导下,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那么很多难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并且,依此原理作出的分析结果,与许多业已取得的具体研究成果不谋而合。
-
论仲裁枉法罪——仲裁性质与比较法二分法下的思考
164人看过
-
仲裁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300人看过
-
民诉法关于国际仲裁规定的不足与完善
417人看过
-
仲裁时效立法的完善建议
53人看过
-
中国仲裁机构的性质有哪些
240人看过
-
中国仲裁机构的性质有哪些
377人看过
仲裁制度是指纠纷双方在纠纷发生之前或发生之后达成协议,自愿将纠纷提交双方所同意的第三者予以裁决,以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它是一种和平解决争议的方法,其形式是当事人自愿将其争议提交给一个独立的仲裁人(或一组仲裁人),基于事实公正地进行裁决。仲裁... 更多>
-
仲裁的法律性质是怎样的?陕西在线咨询 2023-01-23有下列特点: 1.自愿性。当事人的自愿性是仲裁最突出的特点。仲裁是最能充分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争议解决方式。 2.专业性。仲裁机构的仲裁员是来自各行业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专家,精通专业知识、熟悉行业规则,对公正高效处理纠纷,确保仲裁结果公正准确,发挥着关键作用。 3.独立性。在仲裁过程中,仲裁庭独立进行仲裁,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也不受其他仲裁机构的干涉,具有独立性。 4.保密
-
劳动仲裁的性质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151、性质内容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除非当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当理由,否则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2、仲裁条件 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根据
-
仲裁的性质是什么江苏在线咨询 2022-08-08单位性质是指机关、团体、法人、企业等非自然人的实体或其下属部门的性质。 单位性质是个模糊的概念,不同的单位会有不同的界定,一般分类: 1)国家行政企业 2)公私合作企业 3)中外合资企业 4)社会组织机构 5)国际组织机构 6)外资企业 7)私营企业 8)集体企业 9)国防军事企业 单位性质行政类、公益类、经营类 行政类主要指具有行政执法等职能的事业单位,比如城管监察、环境监测、土地监察等,其工作
-
仲裁是什么性质的台湾在线咨询 2022-08-20单位性质是指机关、团体、法人、企业等非自然人的实体或其下属部门的性质。 单位性质是个模糊的概念,不同的单位会有不同的界定,一般分类: 1)国家行政企业 2)公私合作企业 3)中外合资企业 4)社会组织机构 5)国际组织机构 6)外资企业 7)私营企业 8)集体企业 9)国防军事企业 单位性质行政类、公益类、经营类 行政类主要指具有行政执法等职能的事业单位,比如城管监察、环境监测、土地监察等,其工作
-
涉外仲裁与国内仲裁的区别北京在线咨询 2022-01-26涉外仲裁不同于涉外诉讼,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起诉行为,对涉外案件行使审判权,完全来自于立法所赋予的司法审判权,因此,人民法院只能根据本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对涉外争议案件行使审判权;而涉外仲裁则不同,涉外仲裁机构是民间性的争议解决机构,其根据当事人双方的协议授权以及国际和国内立法的认可,行使对当事人提请仲裁的争议案件的仲裁权,因此,在涉外仲裁中就产生了程序法律的适用问题。《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