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所谓自愿,指在调解过程中,必须是当事人双方完全自愿,不得勉强,不得用任何强迫或者变相强迫的方法,更不能“以判压调”。自愿一般有两种情形:一是当事人双方在诉讼开始时就自愿调解;二是当事人双方在诉讼开始时或者进行中本不愿进行调解,经过审判人员宣传法律,化解矛盾,使当事人双方心平气和,互相谅解,经过协商,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后一种情形在实践中大量存在,它不同于勉强或者强迫当事人进行调解。审判人员对有可能调解的案件,应当积极作好当事人双方的工作,在事实清楚、分清是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互相谅解,达成调解协议。对于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所谓合法,即调解应当以法律为准绳,调解的程序和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比如调解的内容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调解协议必须经人民法院审查同意,制作成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并加盖人民法院印章,送达当事人双方后才具有法律效力;对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协议应当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审判人员、书记员签名或者盖章后才具有法律效力。调解只有自愿、合法,才能保证调解的质量,真正做到宁事息讼,不伤和气,增进团结。
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通常适用的程序
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通常适用的程序如下:
1、起诉(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2、法院立案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
3、法院受理后(法院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通知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可根据当事人申请,做出财产保全裁定,并立即开始执行);
4、排期开庭(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进行公告);
5、开庭审理;
6、作出判决。
民事责任构成要件:
1、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损害是指因一定的行为或事件使民事主体的权利遭受某种不利的影响。权利主体只有在受损害的情况下才能够请求法律上的救济;
2、行为的违法性。指对法律禁止性或命令性规定的违反。除了法律有特别规定之外,行为人只应对自己的违法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3、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作为构成民事责任要件的因果关系指行为人的行为及其物件与损害事实之间所存在的前因后果的必然联系;
4、行为人的过错。行为人的过错是行为人在实施违法行为时所具备的心理状态,是构成民事责任的主观要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第二条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人民法院通过审判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案件,惩罚犯罪,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解决民事、行政纠纷,保护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和权威,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
预算调整事项应当遵循的原则
355人看过
-
刑事案件审判应遵循哪些原则?
462人看过
-
审理民事案件有哪些值得遵循的原则
495人看过
-
民事权利行使应当遵循的原则
223人看过
-
处理公司清算案件应当遵循的原则
334人看过
-
人民法院审理赡养纠纷案件时所应遵循的指导原则是什么?
121人看过
笔录指的是公安、司法人员在诉讼过程中,按照法律和有关规定,以文字或视听记录的形式记录或反映诉讼活动和案件事实。笔录包括: 1、询问简介。 2、询问内容。 3、检查记录记录。 4、相关人员依次签... 更多>
-
人民法院在审理解散公司诉讼案件时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安徽在线咨询 2024-12-01人民法院在审理解散公司诉讼案件时,强调应当重视调解。当事人可以协商同意由公司或股东收购股份,或者采取减资等方式使公司存续,前提是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如果当事人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人民法院应及时作出判决。在审理解散公司诉讼案件时,人民法院应重视调解。当事人可以协商同意由公司或股东收购股份,或者采取减资等方式使公司存续,前提是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当事人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时,人民
-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根据什么原则进行调解?如何进行调解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2-15《民事诉讼法》第9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这一规定体现的就是法院办理民事案件时所适用的调解原则,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自愿,并在合法的基础上对双方当事人的纠纷进行调解,使双方的争议得到解决。调解原则,是指在一审、二审、再审程序中的民事案件,能够进行调解的,都可以在自愿、合法的前提下进行调解。这一原则的基本含义
-
民事诉讼中,二审法院对上诉案件如何处理,应当遵循哪些原则处理?澳门在线咨询 2022-02-12首先,该案件是有发回重审,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四)
-
法院调解制度原则需要遵循什么?香港在线咨询 2022-07-28所谓法院调解的原则,是指在进行调解活动和达成调解协议的过程中,审判人员和当事人应当共同遵守的基本准则。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调解应当遵守以下两个原则:(一)自愿原则自愿原则,是指进行调解工作和达成调解协议都必须以双方当事人完全自愿为前提,不能强迫。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在程序上的自愿。即用调解的方式解决民事纠纷,要双方当事人自愿。《民事诉讼法》第8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
-
处理公司清算案件应当遵循的原则香港在线咨询 2023-02-16公司清算案件应当遵循的原则有: 一、依法清算原则。公司清算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进行清算。 二、坚持清算程序公正原则。清算案件应当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坚持在程序正义的基础上实现清算结果的公正。 三、坚持清算效率原则。公司清算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及时有效地完成清算,保障债权人、股东等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及时得到实现,避免因长期拖延清算给相关利害关系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保障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 四、坚持利益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