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的电子送达文书不签收可以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22 17:52:16 93 人看过

法院的电子送达文书不签收也是可以的。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当中规定的内容可以得知,电子送达后没人签收,法院会选择公告送达。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

裁判文书可以电子送达吗

判决书不可以电子送达,人民法院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移动通信等能够确认其收悉的方式送达诉讼文书,但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除外。受送达人同意采用电子方式送达的,应当在送达地址确认书中予以确认。一旦受送达人同意以电子送达方式接收诉讼文书,并自行提供了接受送达的传真号码或电子邮箱地址,法院将诉讼文书以传真、电子邮件等到达受送达人特定系统日期为送达日期,即视为送达已经完成并发生相应的送达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八十七条经受送达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能够确认其收悉的方式送达诉讼文书,但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除外。采用前款方式送达的,以传真、电子邮件等到达受送达人特定系统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第九十二条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4日 15:1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网上送达文书必须签收吗
    法院在电子送达过程中需接受送达确认。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如经接收方同意,人民法院有权利采用电子送达技术传送法律文件,而接收方需使用法庭短信中的特定签名代码完成确认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条经受送达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采用能够确认其收悉的电子方式送达诉讼文书。通过电子方式送达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受送达人提出需要纸质文书的,人民法院应当提供。采用前款方式送达的,以送达信息到达受送达人特定系统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2024-05-09
    88人看过
  • 广东法院率先推行诉讼文书电子送达
    群众打官司,首先关注的是联系法院是否顺畅、沟通起来是否方便。如果当事人收不到传票,开庭时间容易被耽误。笔者从省高院4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了解到,从2015年起,广东法院率先在全国推行全省统一的电子送达方式。今后,只要打开手机或轻点鼠标,诉讼文书就能出现在屏幕上。诉讼文书电子送达方式试运行1个月以来,全省已有4261宗案件的5541名当事人使用电子送达,成功为1047宗案件发送1327次邮件。广东是全国案件大省。2010年以来,广东连年收案超百万宗,2014年超过120万宗。广东高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凌祁漫表示,法院不仅要完成审判任务,还要在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上下功夫。电子送达是广东法院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司法便民、利民的具体措施,也是大数据时代加强诉讼服务的积极探索。下一步,广东还将尝试网上立案、网上查询、网上阅卷、法官在线审查,视频接访等多项服务措施,全面推进诉讼服务
    2023-06-11
    398人看过
  • 最高院突发新规:仅微信、短信就可完成送达?涉征收法律文书也能电子送达吗?
    近日,法发〔2017〕19号文件《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通知》在短时间内刷爆网络。该《意见》的第12条关于微信、短信等电子送达方式的规定引发了舆论的强烈关注和高度热议。有的报道标题甚至惊呼:“彻底解决送达难,仅微信、短信就可完成送达!”那么,事实真的如此么?牵涉到征收、拆迁的法律文书,如征收补偿决定、强制执行决定、责令交出土地决定等,今后也能靠发微信的方式送达么?对此,北京在明律师事务所青年律师陈丽芳明确指出,某些“标题党”报道是具有极大误导性的,事实是,仅凭微信、短信根本不可能完成送达工作。尤其是涉及土地征收、房屋拆迁、违建认定处罚等领域的文书送达,更不允许采用电子送达方式。最高院并未有“突发新规”,而只是对现行法律规定作了内部细化而已。根据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原则,我们首先要看《民事诉讼法》对电子送达问题的规定,然后才能探讨最高院的《意见》说了什么。一个基本的原则是,《意见》无论如何都不能改
    2023-04-18
    456人看过
  • 最高院关于电子送达诉讼文书的规定
    送达的主体是法院。送达的主体必须是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向法院或者他们相互之间递交诉讼文书或其他文书都不叫送达,不能适用民事诉讼法有关送达的规定。接受送达的是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送达是法院在诉讼中对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所进行的一种诉讼行为。法院在诉讼外或者虽在诉讼中,但是是给诉讼参与人以外的人发送或报送材料,如上下级法院之间递送案件材料就不是送达行为。一、见证人与证人的区别见证人不等于证人,一般理论认为见证人参加刑事诉讼只是受司法机关的邀请而证明侦察人员侦察行为的合法性和真实性,他们虽然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但这种权利和义务是司法权派生的,不具有诉讼参与人所享有的诉讼权利和承担诉讼义务的性质。证人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向司法机关说明看到的、听到的或感知到得案件情况。见证人与证人所提供的证据,法律效力相同。不同的是:证人由案件本身所决定,其任务是证明案件事实;见证人可以选择,其
    2023-03-29
    189人看过
  • 怎样确保法院电子送达的合法性和签收性?
    法院电子送达当事人可以使用签名代码签收。经送达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通过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送达诉讼文书,但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除外。以上方式送达的送达日期为传真、电子邮件等送达人特定系统的日期为送达日期。签名码是一组16位数字组合或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包含在法院发送的通知短信中。电子文件将保存在下载时选择的目录中。如果忘记了,可以搜索电子送货。传统的电子送达、直接送达、邮寄送达等方式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还具有省时、省力、省钱的特点。当事人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松在网上接收诉讼文件,极大地方便了当事人的诉讼。法院电子送达是什么意思?1.电子送达是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移动通信等即时收悉的特定系统作为送达媒介,向受送达人送达相关的诉讼文书,但是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除外2.法院电子送达签收是经过受送达人的同意,即受送达人在人民法院的送达地址确认书中予以确认,人民法院可采用电子送达方式进行送达法律文书
    2023-07-11
    109人看过
  • 法院要送达什么文书2024
    法律综合知识
    一、法院要送达什么文书(一)起诉状起诉状一般分为三部分:当事人基本情况、诉讼请求、事实及理由。1、当事人基本情况:这个内容简单的说就是谁告了你,原告除了告你还告了谁。2、诉讼请求:这个内容通俗的将就是原告让你干啥,比如说,要求还钱、要求赔偿、要求子女抚养等等。3、事实和理由:这部分内容再说原告为什么要起诉你,为什么放这张三李四不告偏偏告你。总体来说,起诉状就就像小学生的作文一样三段论。弄明白了起诉状的每一部分关于起诉的事实你就有大概的了解。(二)应诉通知书应诉通知书属于法院的制式文书,一是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和义务用的。一般会告知你有进行承认、反驳诉讼请求的权利、可以提出反诉的权利。同时应诉通知书一般会写明答辩期(一般是收到起诉状之后15个工作日内),这个期间你可以提交书面答辩状也可以在开庭时口头答辩,这个是你的权利。但是很多人会忽略答辩期内隐藏的一个重要权利,就是提起管辖权异议的权利,而且
    2024-01-15
    96人看过
  • 判决书可否电子送达
    法律综合知识
    一、判决书可否电子送达判决书不可以电子送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经受送达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能够确认其收悉的方式送达诉讼文书,但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除外。采用前款方式送达的,以传真、电子邮件等到达受送达人特定系统的日期为送达日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规定,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可以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二、判决书送达方式有几种1.直接送达,是送达方式中最基本的方式。在一般情况下,受送达人是公民的,由该公民直接签收。该公民不在时可交由与其同住的成年家属签收。2.留置送达,是指受送达人无理拒
    2023-08-13
    153人看过
  • 送达他人签收可以吗
    受送达人指定代收人的,指定、委托的代收人或者同住的成年家属签收是可以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以法院专递方式邮寄送达民事诉讼文书的若干规定》:第七条受送达人指定代收人的,指定代收人的签收视为受送达人本人签收。邮政机构在受送达人提供或确认的送达地址未能见到受送达人的,可以将邮件交给与受送达人同住的成年家属代收,但代收人是同一案件中另一方当事人的除外。第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即为送达:(一)受送达人在邮件回执上签名、盖章或者捺印的;(二)受送达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其法定代理人签收的;(三)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其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该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办公室、收发室、值班室的工作人员签收的;(四)受送达人的诉讼代理人签收的;(五)受送达人指定的代收人签收的;(六)受送达人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的。直接送达的介绍直接送达又称交付送达,是指人民法院派专人将诉讼文书直接
    2023-06-14
    357人看过
  • 法院判决书直接送达家属可以代收吗
    法院判决书直接送达家属可以代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二百四十七条如是规定: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内送达判决书。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判前,先期公告宣判的时间和地点,传唤当事人并通知公诉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判决宣告后,应当立即送达判决书。判决书应当送达人民检察院、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并可以送达被告人的近亲属。判决生效后,还应当送达被告。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送达的方式有以下六种。(一)直接送达直接送达又称交付送达,是指人民法院派专人将诉讼文书直接交付给受送达人签收的送达方式。直接送达是送达方式中最基本的方式。即是说凡是能够直接送达的,就应当直接送达,以防止拖延诉讼,保证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在一般情况下,受送达人是公民的,由该公民直接签收。该公民不在时可交由与其同住的成年家属签收。但是,在离婚案件中,本人不在,如果家中没有其他成
    2023-04-17
    205人看过
  • 法院送达的文书种类有哪些
    一、法院送达的文书种类有哪些(一)起诉状起诉状一般分为三部分:当事人基本情况、诉讼请求、事实及理由。1、当事人基本情况:这个内容简单的说就是谁告了你,原告除了告你还告了谁。2、诉讼请求:这个内容通俗的将就是原告让你干啥,比如说,要求还钱、要求赔偿、要求子女抚养等等。3、事实和理由:这部分内容再说原告为什么要起诉你,为什么放这张三李四不告偏偏告你。总体来说,起诉状就就像小学生的作文一样三段论。弄明白了起诉状的每一部分关于起诉的事实你就有大概的了解。(二)应诉通知书应诉通知书属于法院的制式文书,一是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和义务用的。一般会告知你有进行承认、反驳诉讼请求的权利、可以提出反诉的权利。同时应诉通知书一般会写明答辩期(一般是收到起诉状之后15个工作日内),这个期间你可以提交书面答辩状也可以在开庭时口头答辩,这个是你的权利。但是很多人会忽略答辩期内隐藏的一个重要权利,就是提起管辖权异议的权利
    2023-06-18
    281人看过
  • 支付令可以电子送达吗
    支付令可以电子送达支付令能够送达债务人的.这里所说的送达是指直接送达,支付令的送达不能适用公告送达的方式.在两种情况下,应视为支付令不能送达:一是债务人下落不明,需要采用公告方式才能送达的;二是债务人不在中国领域内居住的,情况比较复杂,不符合督促程序迅速简便地处理纠纷的立法原意,故视为不能送达.支付令送达后并不直接产生强制执行力。根据法律规定,支付令送达债务人后15天内,债务人拒不履行支付令也不向法院提出异议的,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所以支付令在经过了15天的异议期后,才具有被申请强制执行的效力。相关法律可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六条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经审查债权人提供的事实、证据,对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合法的,应当在受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债务人发出支付令;申请不成立的,裁定予以驳回。债务人应当自收到支付令之日起十五日内清偿债务,或者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债务人在
    2023-06-13
    183人看过
  • 电子税务局送达文书怎么确认
    电子税务局送达文书确认方式如下:1、企业登录电子税务局,进入我要办税页面,选择综合信息报告;2、选择资格信息报告;3、选择签订税务文书电子送达确认书;4、点击同意签订按钮;5、在弹出窗口点击确定即可。电子税务局是由国家税务总局设立的单位,提供功能更加强大、办税更加便捷的网上办税服务厅。税务局是主管税收工作的政府机构,承担所辖区域内各项税收、非税收入征管等职责。2018年3月,根据中共中央印发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改革国税地税征管体制。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后,实行以国家税务总局为主与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双重领导管理体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第三十九条纳税人发生应税交易,应当如实开具发票。第四十条纳税人应当按照规定使用发票。未按照规定使用发票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四十一条纳税人应当使用税控装置开具增值税发票。
    2023-08-12
    182人看过
  • 电子送达判决书的合法性
    人民法院可以使用电子方式送达法律文书。经受送达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移动通信等能够确认其收悉的方式送达诉讼文书,但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除外。受送达人同意采用电子方式送达的,应当在送达地址确认书中予以确认。一旦受送达人同意以电子送达方式接收诉讼文书,并自行提供了接受送达的传真号码或电子邮箱地址,法院将诉讼文书以传真、电子邮件等到达受送达人特定系统日期为送达日期,即视为送达已经完成并发生相应的送达效力。当庭宣判几日内送达判决书当庭宣判后判决送达的时间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如下:1、民事诉讼的法院判决书,一般会在当庭宣判后的十日内送达判决书。2、刑事诉讼的法院判决书,一般会在当庭宣告判决后的五日以内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对于定期宣判的案件,不管是民事诉讼案件还是刑事诉讼案件
    2023-07-18
    162人看过
  • 电子送达在法院中的意义
    1.电子送达是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移动通信等即时收悉的特定系统作为送达媒介,向受送达人送达相关的诉讼文书,但是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除外2.法院电子送达签收是经过受送达人的同意,即受送达人在人民法院的送达地址确认书中予以确认,人民法院可采用电子送达方式进行送达法律文书的,受送达人以人民法院所发送的短信中的签名码签收确认。人民法院所发送的短信的末尾会附上法律文书网页链接,以及进入网页的签名码,这就是受送达人电子送达方式的签收方式广东法院率先推行诉讼文书电子送达群众打官司,首先关注的是联系法院是否顺畅、沟通起来是否方便。如果当事人收不到传票,开庭时间容易被耽误。笔者从省高院4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了解到,从2015年起,广东法院率先在全国推行全省统一的电子送达方式。今后,只要打开手机或轻点鼠标,诉讼文书就能出现在屏幕上。诉讼文书电子送达方式试运行1个月以来,全省已有4261宗案件的5541名当事人
    2023-07-17
    151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法院什么情况下可以电子送达法律文书
      浙江在线咨询 2023-09-18
      人民法院可以使用电子方式送达法律文书。经受送达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移动通信等能够确认其收悉的方式送达诉讼文书,但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除外。受送达人同意采用电子方式送达的,应当在送达地址确认书中予以确认。一旦受送达人同意以电子送达方式接收诉讼文书,并自行提供了接受送达的传真号码或电子邮箱地址,法院将诉讼文书以传真、电子邮件等到达受送达人特定系统日期为送达日期,即视为送达已经完成
    • 给送达法律文书,其他签收可以吗
      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25
      这个要分情况1、公司法定代表人对其他股东有书面授权委托书或在法院指定某股东代签,其他股东则可以;2、如果公司章程或者公司其他内部效力较高的文件明文规定某股东(一般要在公司内有职务)有对外签署法律文书的职权,则可以签收;3、如果前两个条件都不满足的话,其他股东则不可以。PS:二三楼的人都犯了常识性错误,法人是社会组织(这里是公司),自己本身不能签收文书,必须是其法定代表人或法人代表或授权的代理人来执
    • 法院送达文书给股东可以代替签收么?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6-14
      这个要分情况1、公司法定代表人对其他股东有书面授权委托书或在法院指定某股东代签,其他股东则可以;2、如果公司章程或者公司其他内部效力较高的文件明文规定某股东(一般要在公司内有职务)有对外签署法律文书的职权,则可以签收;3、如果前两个条件都不满足的话,其他股东则不可以。PS:二三楼的人都犯了常识性错误,法人是社会组织(这里是公司),自己本身不能签收文书,必须是其法定代表人或法人代表或授权的代理人来执
    • 电子送达文书点开看了就算签收了吗
      辽宁在线咨询 2024-03-28
      电子送达文书点开看了就算签收了。如果不应诉的话,法院可以缺席审理。受送达人在人民法院的送达地址确认书中予以确认,人民法院可采用电子送达方式进行送达法律文书的,受送达人以人民法院所发送的短信中的签名码签收确认。人民法院所发送的短信的末尾会附上法律文书网页链接,以及进入网页的签名码,这就是受送达人电子送达方式。
    • 受送达人拒绝接收案件受送达的,受送达人可以拒绝不签收诉讼文书吗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1-27
      可以不签收诉讼文书,但没有任何意义,不会影响诉讼程序的进行。受送达人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可以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