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因工死亡补偿是怎么规定的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1 14:42:20 234 人看过

《保险法》第十七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第十八条凡在实行劳动保险企业内工作的工人与职员,未加入工会者,除因工负伤、残废、死亡待遇,

生育待遇,因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待遇,供养直系亲属疾病治疗待遇,均得按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外,其他各项,如疾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间的工资与救济费,非因工残废救济费,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养老补助费,丧葬补助费,只能领取规定额的半数。

《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第二十三条工人职员因病或非因工负伤死亡时、退职养老后死亡时或非因工残废完全丧失劳动力退职后死亡时,

根据劳动保险条例第十四条乙款的规定,除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付给本企业的平均工资二个月作为丧葬补助费外,并按下列规定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一次付给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

其供养直系亲属一人者,为死者本人工资六个月;二人者,为死者本人工资九个月;三人或三人以上者,为死者本人工资十二个月。

第五十七条因工死亡丧葬费、非因工死亡丧葬补助费,

由死者供养直系亲属或直系亲属申请领取,如无上述亲属或亲属不在当地,得由工会基层委员会代为领取,负责办理丧葬事宜。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18日 02:2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直系亲属相关文章
  • 因工死亡赔偿及非法用工赔偿
    非法用工伤亡赔偿
    一、因工死亡赔偿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1、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2、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3、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的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规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河南省职工因工死亡,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54个月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对属于抢险救灾、见义勇为工亡者,按60个月发给。4、伤残职工在停工留
    2023-02-12
    415人看过
  • 职工非因工死亡,公司是否必须给予经济补偿
    职工非因工死亡的话,公司是需要给予经济补偿的。根据《劳动法》第九章第七十三条的规定,对企业职工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待遇:(一)职工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后,由企业发给主办丧事的单位或死者亲属本市、县上一年度企业职工4个月的月平均工资作为丧葬补助费,职工在火葬区域内死亡的应实行火葬,对坚持使用棺木土葬的,不发给丧葬补助费。(二)职工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后,从死亡的下一个月起,按月发给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标准:供养城镇户口1人者,每月按本市、县上年度企业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5%发给,每增加1人者增发10%,孤身1人者,每月按本市、县上一年度企业职工月平均工资30%发给,户口在农村的按城镇户口供养人标准的80%发给。(三)供养直系亲属人数超过3人的按3人计发,每月领取救济费的总额不得超过死者生前的工资总收入。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发至失去供养条件时止。(四)职工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后,除按上述一、二条规定给予定期救济费
    2023-02-18
    76人看过
  • 工人因公死亡与因工死亡认定范围,怎么界定?
    因公牺牲、病故的认定:现役军人(含武警指战员)因公牺牲,因病死亡或因意外事故死亡不属于因公牺牲范围的,以及因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自杀身亡的,经所在军队团级以上政治机关,按照民政部规定的条件审查认定,由发放一次性抚恤金的民政部门负责复核,实施监督。一、退休职工死亡抚恤金标准是多少?根据《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办法的通知》个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按照以下标准执行:烈士为本人生前8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因公牺牲为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病故为本人生前2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发放一次性抚恤金所需经费按现行渠道解决。二、事业编制丧葬费怎么算?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标准,从2004年10月1日起调整为:因公牺牲为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病故为本人生前2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
    2023-03-22
    433人看过
  • 非因工死亡赔偿法律援助
    邬锦梅律师(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13391595391)刘X非因工死亡赔偿案例委托人:刘XX家属受委托人:邬锦梅,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当事人基本情况:当事人:刘XX,男,1964年6月15日,四川省开江县广福镇兰家榜村3组111号;直接供养的直系亲属:妻子:薛XX,1970年2月1日出生,无业女儿:1992年6月10日出生儿子:1997年6月12日事发经过:到天津某公司上班约三四天。2008年3月5日晚上肚子痛,半小时内送到医院,就医途中死亡。律师建议:首先考虑死因,再锁定赔偿主体。家人已报案,但根据家人了解及根据医生的诊断,估计是自身疾病导致死亡。我建议尸检确定死因,但家人顾虑多方面原因,不考虑解剖,希望按照正常死亡的情况,获得法律帮助。针对上述具体情况,结合天津的标准,作出以下赔偿标准作为谈判的参考依据:1、赔偿主体:死者生前就职的单位。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2023-08-17
    238人看过
  • 非因公死亡的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第十四条工人与职员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死亡时待遇的规定:乙、工人与职员因病或非因工负伤死亡时,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付给丧葬补助费,其数额为该企业全部工人与职员平均工资两个月;另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按其供养直系亲属人数,付给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其数额为死者本人工资六个月到十二个月。详细办法在实施细则中规定之。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第二十三条工人职员因病或非因工负伤死亡时、退职养老后死亡时或非因工残废完全丧失劳动力退职后死亡时,根据劳动保险条例第十四条乙款的规定,除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付给本企业的平均工资二个月作为丧葬补助费外,并按下列规定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一次付给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其供养直系亲属一人者,为死者本人工资六个月;二人者,为死者本人工资九个月;三人或三人以上者,为死者本人工资十二个月。第四十五条工人职员的直系亲属,其主要生活
    2023-06-14
    174人看过
  • 怎么判定非工伤死亡
    一、怎么判定非工伤死亡非因工死亡是指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十五条之规定,无法认定为因工死亡的情形。二、工伤死亡赔偿金怎么分配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
    2023-06-07
    135人看过
  • 是否应该为非因工死亡的职工提供赔偿?
    1、对于非因工死亡的待遇,如果地方性法规或者政策有相应规定的,按照当地法规地方性法规或者政策执行。在没有地方性法规或者政策的情况下,可以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2、195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至今仍然有效,按照其规定,非因工死亡待遇包括如下:丧葬补助费、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如果用人单位为职工办理了相关的社会保险,该以上待遇由劳动保险基金支付,如果没有办理社会保险,那么是由于用人单位的过错造成了职工该方面的损失,因此,该赔偿费用应当由用人单位支付。3、具体赔偿数额可参照该保险条例及其实施细则。非因工死亡赔偿标准基准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工人与职员非因工负伤死亡时,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付给丧葬补助费,其数额为该企业全部
    2023-07-02
    72人看过
  • 因病死亡工伤认定材料规定内容是怎么样的?
    工伤有可能会导致伤残甚至会导致人死亡,工伤如果导致人死亡的,会有工亡补助金。那么关于因病死亡工伤认定材料规定内容是怎么样的?首先要认定是否是因为工伤的原因导致的身亡,要提交申请表,还有当事人和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以及当事人医院治疗证明等材料。一、因病死亡工伤认定材料规定内容申请填写申请表并提交相应的资料。审核工伤认定申请材料审核: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核实工伤认定调查核实: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职工、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职业病诊断和诊断争议的鉴定,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对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调查核实。职工或
    2023-06-28
    244人看过
  • 非工作时间工地工人死亡赔偿规定
    工地工人非工作时间猝死不能认定为工伤,不能得到工伤赔偿。认定工伤三大要素:工作时间、工伤场所、因工伤原因,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工人既不是工作时间,也不是因为工作原因,所以不能认定为工伤。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具体如下: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4、患职业病的;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工地工人工伤赔偿标准(一)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
    2023-07-14
    494人看过
  • 企业因公死亡赔偿标准及依据和企业职工非因公死亡赔偿标准及法律规定
    企业因公死亡赔偿标准及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公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一)丧葬补助金为六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公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能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因工死亡供养亲属范围规定》第三条规定:上条规定的人员依靠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按规定申请供养亲属抚恤金:(一)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二)工亡职工配偶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的
    2023-04-29
    227人看过
  • 在职职工非因公死亡单位应当给予什么补偿?
    一、丧葬补助费在职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丧葬补助费为死亡当月工资3个月的标准发给。离退休(退职)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丧葬补助费为上年度企业离退休人员3个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标准发给。二、一次性抚恤金在职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一次性抚恤金为职工死亡当月工资20个月的标准发给;离退休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一次性抚恤金为其生前最后一个月基本养老金20个月的标准。三、遗属生活补助费职工有多名遗属时,全部遗属的月生活补助费标准之和,不得超过该职工生前月工资或月基本养老金。在职职工非因公死亡享受如下的待遇:工人与职员因病或非因工负伤死亡时,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付给丧葬补助费,其数额为该企业全部工人与职员平均工资两个月;另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按其供养直系亲属人数,付给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其数额为死者本人工资六个月到十二个月。详细办法在实施细则中规定。工人与职员供养的直系亲属死亡时,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付给供养
    2023-07-25
    190人看过
  • 职工因病死亡,公司是否应该补偿
    非因工死亡,是和因工死亡相对应的一个法律概念,是指公司企业等用人单位的员工,因工作以外的原因发生死亡,且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所规定的工伤法定情形,不能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主张因工死亡相关赔偿的死亡。因非因工死亡而发生的相关赔偿纠纷,称为非因公死亡纠纷。如员工在工作时间以外,非因工作原因发生死亡,或者虽然在工作场所、工作时间发生死亡,但与其工作无任何关联,因其行为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故不能被依法认为工伤。举例说明,如一员工下班后,在自己租住的房屋内因触电身亡,这个员工的死亡就是非因工死亡。法律咨询:我们已咨询社保所,他们说社保仅可提取个人账户部门,不支付丧葬费及抚恤金。但从社保法中有规定“第十七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
    2023-05-03
    331人看过
  • 员工死亡非公司原因怎么处理
    公司可以给予一定的补偿,并办理相关的手续。享有丧葬费、一次性救助金等待遇。一、公司法人如何退出公司法定代表人退出公司通过履行一定的法定程序,并提交必要的资料,并办理相关登记手续,而不能随意变更。公司法人退出公司需要公司法人召开股东会,只有在会上超过三分之二以上股份的股东同意才可以变更法定代表人。股东大会表决后还应该到工商局变更手续并提交《公司变更申请书》等材料。而不能随意退出。二、没办离职手续会有工资吗没办离职手续也会有工资的。1、法律对于劳动者的保护还是比较到位的,在解除劳动关系的时候,用人单位需要根据劳动者的实际劳动时间一次性支付劳动报酬;2、如果有经济补偿的,也需要一次性支付到位。离职手续的办理流程如下:1、劳动者口头与直属上司沟通离职事项并于结束后递交正式辞职信;2、整理手头上未完成的工作、过往的工作材料及工作流程等相关事项,与岗位接任者做好工作交接;3、正式离职办理流程,由各相关
    2023-02-07
    108人看过
  • 非工作原因死亡员工单位的赔偿标准
    员工非因工死亡单位的赔偿标准包括:丧葬费、丧葬补助费、养直系亲属丧葬补助费。其中丧葬费标准为该企业全部工人与职员平均工资三个月;丧葬补助费的数额为该企业全部工人与职员平均工资两个月;供养直系亲属丧葬补助费:其直系亲属一人者,为死者本人工资六个月;二人者,为死者本人工资九个月;三人或三人以上者,为死者本人工资十二个月。辞职员工赔偿标准辞退员工赔偿标准是员工不遵守《公司章程》,公司在30日前书面提出与员工解除合同,如公司无理由辞退员工,公司将支付员工按照工作年限进行经济补偿,是按照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来进行赔偿,如果是员工有重大失误,导致公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公司可以书面提出解除合同。满六个月未满一年的按一年来算,将补偿一个月的经济赔偿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三条工人职员因病或非因工负伤死亡时、退职养老后死亡时或非因工残废完全丧失劳动力退职后死亡时,根据劳动保险条例第十
    2023-07-01
    155人看过
换一批
#血亲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直系亲属一般指的是两者之间存在直接的血缘联系的亲属,其中包含有配偶、公婆、岳父母、子女及其配偶、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及其配偶、曾祖父母、曾外祖父母等等,如果养父母因为收养、或者抚养关系也能成为直系亲属的关系,例如收养人与收养的... 更多>

    #直系亲属
    相关咨询
    • 职工因病或非因公死亡可按职工因病或非因非因公死亡补偿标准是什么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1-21
      可按职工因病死亡进行补偿:企业职工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待主要有下列几项: 1、丧葬补助费:按本企业的平均工资2个月计发。 2、供养亲属一次性救济费:供养直系亲属,可领取本人工资6~12个月的救济费。供养直系亲属1人的为6个月,供养亲属2人为9个月,供养亲属3人以上的为12个月。 3、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可选择):供养直系亲属生活困难的,参照民政部门现行社会救济标准进行救济。居住在城镇的,每人每月45~
    • 有关因病非因工死亡的规定
      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20
      有规定,非因工死亡各地标准有一定差异。建议找当地律师当面咨询。
    • 员工非因工死亡,是否应该给予一定的补偿
      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27
      职工非因工死亡后如家庭经济条件很困难,单位可以适当给予救济,但不是其法定义务。
    • 非因工死亡可获得补偿吗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5-03
      虽不属工伤,但可获得补偿: 非因工伤亡是指职工因疾病或在其他与工作、生产无关的情况下,因本人应负主要责任而发生不测事故时所致的伤残、死亡。关于职工的非因工伤亡待遇问题,《劳动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工人与职员因病或非因工负伤死亡时,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付给丧葬补助费,其数额为该企业全部工人与职员平均工资2个月;另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按其供养直系亲属人数,付给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其数额为死者本人工资6
    • 非因工死亡遗属补偿项目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4-15
      非因工死亡遗属补偿项目 1、丧葬费:1995年10月1日至2008年8月31日期间,企业退休人员死亡后发放丧葬费标准为1500元,由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支付。2008年9月1日起,厅级及以上人员(含经批准享受厅级待遇的离休人员)为4000元,其他人员为3500元。丧葬费包干使用,节约部分归亲属所有,超支部分亲属自理。(1995年之前的按照原陕劳险发[1986]138号规定执行,已经没有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