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过去的传统线上犯罪相比,网络犯罪具有以下的独特的特征:(一)犯罪主体年轻化且多样化。网络犯罪主体的复兴与计算机的使用以及年轻人对互联网的特殊偏好及其独特的心态密切相关。(二)聪明而专业的犯罪方法。(三)各种各样的犯罪目标。(四)各种犯罪手段。(五)犯罪具有高度的互动性和隐蔽性。
网络犯罪的特点是什么
1、犯罪方式智能化、专业化。
网络犯罪是一种高技术的智能犯罪,犯罪分子主要是一些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专业研究人员或对计算机有特殊兴趣并掌握网络技术的人员,他们大多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既熟悉计算机及网络的功能与特性,又洞悉计算机及网络的缺陷与漏洞。只有他们能够借助本身技术优势对系统网络发动攻击,对网络信息进行侵犯,并达到预期的目的。
2、犯罪对象的广泛性。
随着社会的网络化,网络犯罪的对象从个人隐私到国家安全,从信用卡密码到军事的机密,无所不包。
3、犯罪手段的多样化。
信息网络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为各种网络犯罪分子提供了日新月异的多样化,高技术的作案手段,诸如窃取秘密、调拨资金、金融投机、剽窃软件、偷漏税款、发布虚假信息、入侵网络等网络犯罪活动层出不穷,花样繁多。
4、犯罪的互动性、隐蔽性高。
网络发展形成了一个虚拟的电脑空间,既消除了国境线,也打破了社会和空间界限,使得双向性、多向性交流传播成为可能。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不确定性、超越时空性等特点,使得网络犯罪具有极高的隐蔽性,增加了网络犯罪案件的侦破难度。
在当代的社会目前我们国家的网络犯罪案件越来越多了,在这种情况之下的话,就需要按照我国《刑事诉讼法》和《刑法》当中的要求对此进行一定的处理,这是属于一种明确的规定,而且网络犯罪的话是有互动性和犯罪的手段多样性的。想要准确的把握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刑法》
第十三条犯罪概念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第十四条故意犯罪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揭示威胁从犯的组成特征
222人看过
-
揭示伪证罪的主要犯罪特征有哪些?
121人看过
-
金融犯罪的特点,如何揭示网络互助金融犯罪的新骗局
353人看过
-
揭示犯罪的三大特征以及相关案例分析
56人看过
-
揭示虚假诉讼罪的特征与表现
350人看过
-
揭示过失杀人罪的特征是什么?
461人看过
网络犯罪是指行为人运用计算机技术,借助于网络对其系统或信息进行攻击,破坏或利用网络进行其他犯罪的总称。 网络犯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客体是为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网络犯罪所侵犯的一切社会关系,网络犯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 更多>
-
2022年网络犯罪有哪些基本特征?网络犯罪有哪些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2-05网络”在今天似乎已经成为为生活不可或缺的媒介。有人评论说:“网络”已经成为继海、陆、空、太空四大自然地理空间之后的第五大战略空间。可见,互联网对个人、国家、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然而,正如一切事物的发展必然是光明与黑暗共生一样,网络世界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也日益凸显。
-
提示犯罪实质特征的方法山东在线咨询 2021-12-09犯罪对象是犯罪行为侵犯的对象,区分此罪和彼罪的标准是,当然,它也是指犯罪的特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的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者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有财产、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等危害社会的,依法处罚,但情节明显轻微,不视为犯罪。
-
发展中的网络犯罪会有哪些特征浙江在线咨询 2023-03-29同传统的犯罪相比,网络犯罪的特征有: 1.犯罪主体多元化,年轻化。2.犯罪方式智能化、专业化。3.犯罪对象的广泛性。随着社会的网络化,网络犯罪的对象从个人隐私到国家安全,从信用卡密码到军事机密,无所不包。 4.犯罪手段的多样化。 5.犯罪的互动性、隐蔽性高。?
-
网络犯罪要具备哪些构成特征西藏在线咨询 2022-08-22同传统的犯罪相比,网络犯罪具有以下一些独特的特点: 1.犯罪主体多元化,年轻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各种职业、年龄、身份的人都可能实施网络犯罪。在网络犯罪中,特别是黑客中,青少年的比例相当大。网络犯罪主体的年轻化与使用电子计算机者特别是上网者年轻人占较大的比例及年轻人对网络的情有独钟和特有的心态有很大的关系。 2.犯罪方式智能化、专业化。网络犯罪是一种高技术的智能犯罪,犯罪分子主要是
-
网络侵犯名誉权的行为特征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28一、什么是名誉权公民或法人享有的就其自身特性所表现出来的社会价值而获得社会公正评价的权利。人格权的一种。人的名誉是指具有人格尊严的名声,是人格的重要内容,受法律的保护。任何人对公民和法人的名誉不得损害。凡败坏他人名誉,损害他人形象的行为,都是对名誉权的侵犯,行为人应负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