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合同诈骗的认定原则与法律依据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17 09:55:03 85 人看过

合同诈骗行为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或是合同一方当事人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从而与之签订或履行合同的行为。

合同诈骗行为的构成要件

1、行为人在主观上有欺诈的故意,并以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为目的。

2、在客观上,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行为人具有告之对方虚假情况,或隐瞒真实情况的客观表现。行为人既可表现为作为的方式,也可表现为本应作为而不作为的方式。

3、相对人因受欺诈而陷入错误。对合同内容及其它重要情况产生认识缺陷。而这种错误认识是因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相对人的错误与行为人的欺诈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

4、相对人因错误认识而为意思表示,与行为人签订合同或履行合同。错误的意思表示是以错误的认识为直接动因。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5日 11:5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合同诈骗相关文章
  •  揭示撤销权背后的法律依据
    合同撤销权是指当事人因合同缺乏一定的生效要求而享有以其单方意义撤销已成立合同的权利。相对无效的合同在有撤销权的一方行使撤销权之前仍然有效,但一旦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权,合同将自始至终无效,并且合同成立时的效力状态将被追溯至合同成立时。与绝对无效合同相比,可撤销合同是一种相对无效的合同。合同撤销权是指撤销权人因合同缺乏一定的生效要求而享有以其单方意义撤销已成立合同的权利。与绝对无效合同相比,可撤销合同是一种相对无效的合同,在有撤销权的一方行使撤销权之前,合同对当事人仍然有效,因此相对无效。行使撤销权后,合同无效追溯,合同成立时,自始至终无效。 合 同 撤 销 权 的 行 使 范 围 有 哪 些 ?合同撤销权是民事主体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设立的一项权利。在合同签订后,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对方撤销合同,但撤销权的行使范围并非无限制。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
    2023-09-04
    241人看过
  •  诈骗罪共犯行为的法律认定原则
    共同故意诈骗公共或私人财务的两个人或以上将被认定为诈骗罪的共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为共同犯罪的主犯,而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为从犯。如果有两个人或以上共同故意诈骗公共或私人财务,那么他们的行为将被认定为诈骗罪的共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为共同犯罪的主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为从犯。 从犯如何认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在共同犯罪中,从犯的认定是一个重要问题。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人,对于从犯的认定,主要取决于其行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如果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那么其行为对于整个犯罪行为的成立和实行,起到的作用较小,可以认定为从犯。但是,如果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那么其行为对于整个犯罪行为的成立和实行,起到的作用较大,可以认定为主犯。
    2023-08-28
    374人看过
  • 试用工资的计算原则与法律依据
    相关法律对试用期工资有两个最低标准规定:1、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2、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支付给试用期员工的工资必须同时符合这两条标准。试用期工资怎么算根据相应的法律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这是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工资待遇的法定最低标准。定试用期工资应当体现同工同酬的原则,试用期限内劳动者提供的价值不意味着一定小于正式工,所以不能当然地认为试用期内劳动者的工资就是最低工资标准,这不符合同工同酬的原则。同工同酬的原则还体现在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在试用期内缴纳社保,这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不能为了降低企业的成本而逃避这个缴纳社保的法定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
    2023-07-12
    204人看过
  • 探究诈骗800万案件:判决依据与原则
    诈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诈骗罪是怎么量刑的1、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一)诈骗不足4000元的,为罚金刑;4000元以上不足5000元的,为管制刑;5000元的,为拘役三个月,每增加167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1万元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1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二)有《刑法》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的情形之一,拟处拘役刑的,升格为有期徒刑;拟处管制、罚金刑的,升格为拘役刑。2、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诈骗4万元的,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2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3、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诈骗20万元的,为有期徒刑十年,每增加4
    2023-07-14
    370人看过
  • 揭示竞业协议无效的法律依据
    竞业协议无效的情况是法律规定的,即具有三种情形,分别是协议主体错误,签订竞业限制协议的一方主体应当是企业,另一方为符合竞业限制适用条件的人员,竞业限制协议的限制期限超过两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竞业限制协议但不给劳动者补偿的。因此符合上述三种情形之一的竞业协议,由于违背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因此是无效的。竞业协议合法解除的情况竞业限制协议合法解除有三种方式:(一)协商解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竞业限制协议。(二)用人单位解除在竞业限制期限内,用人单位请求解除竞业限制协议时,可以解除。但是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额外支付劳动者三个月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现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第九条规定:在竞业限制期限内,用人单位请求解除竞业限制协议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该条规定赋予了用人单位单方的无条件解除权,这样规定似乎仅认识到竞业限制协议是为了保护用人
    2023-07-01
    182人看过
  • 诈骗罪处罚情节认定的法律依据
    (1)《“两高”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一、诈骗25万判六年罚金15万是否合理诈骗25万判六年罚金15万是合理的,对诈骗罪的罚
    2023-03-09
    449人看过
  • 如何依据法律原则处理无效合同
    一、如何依据法律原则处理无效合同依据法律原则处理无效合同的方式是:1.无效的合同、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2.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3.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二、无效合同的诉讼时效是几年无效合同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合同一方当事人请求的,应当在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合同之外的第三人请求的,应当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损害国家利益的,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三、确认合同无效案件能否申请保全能。向人民法院申请确认合同无效时,如果出现紧急的
    2023-09-17
    237人看过
  • 司法如何确定合同诈骗案件的认定依据
    一、司法如何确定合同诈骗案件的认定依据司法如下确定合同诈骗案件的认定依据:1.侵犯了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2.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犯罪主体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实施了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3.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与单位。4.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二、合同诈骗罪和民事欺诈行为的区别合同诈骗罪和民事欺诈行为的区别如下:1.主观目的不同。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人主观上是以签订合同为名,以达到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而民事欺诈行为人虽然也有欺诈的故意,但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2.客观方面不同。3.履行合同的实际行为不同。合同诈骗中行为人根本无履行诚意,客观上不作履行合同的任何积极努力,或者是履行小部分而骗取大部分财物;而民事欺诈行为,行为人有履行合同的诚意,能够虽有可能无法完全履行,但能作各种努力。4.对所获财物的处理
    2023-10-11
    408人看过
  • 借款合同欺诈的认定依据与相关法律问题分析
    借款合同欺诈的构成要件如下:1、以虚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2、以伪造、变造、作废票据或者其他虚假产权证明为担保的,此处票据主要是指可以作为担保凭证的金融票据;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的方式诱骗对方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4、收受对方支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跑;5、以其他方式骗取对方财产的,其他方法是指在签订和履行经济合同过程中使用的除上述四种方法以外,以经济合同为手段,骗取对方交付的货物、付款、预付款、定金等财产的一切手段,只要行为人实施上述欺诈行为,均可构成本罪。借款合同欺诈让还高利息怎么办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借款合同存在欺诈行为的,出借人要求偿还高利息的,合同是无效的,借款人可以要求撤销合同,只返还借款的本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九条【受第三人欺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
    2023-07-09
    177人看过
  •  离婚判决书:揭示法院判定离婚原因的依据
    法院裁定离婚,因夫妻双方感情破裂且经过调解无法改善。前述感情破裂指婚姻一方有重婚、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家庭成员、遗弃家庭成员或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等情形之一。法院裁定离婚的原因在于夫妻双方的感情已经到达无法弥补的破裂程度,且经过调解仍然无法改善。且前述的夫妻感情破裂,一般是指婚姻一方有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家庭成员、遗弃家庭成员或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等情形之一。 前 述 夫 妻 感 情 破 裂 : 包 括 哪 些 情 形 ?夫妻感情破裂是离婚案件中常见的理由之一。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的规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1. 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2. 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3. 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4. 因感情不合分居满两年的;5. 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另外,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
    2023-10-04
    149人看过
  • 证据毁灭与伪造罪行的法律认定原则
    确定构成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的要件有:1、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3、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帮助伪造证据罪判决的依据具体是什么?构成帮助伪造证据罪的,判决的依据具体为:《刑法》第三百零七条。构成帮助伪造证据罪,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帮助伪造证据罪是指与当事人共谋或受当事人指使,在物质上、精神上帮助刑事诉讼、民事诉讼或行政诉讼中的当事人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犯前两款罪的,从重处罚。
    2023-08-11
    293人看过
  • 控诉合同诈骗的依据与建议
    合同诈骗报案材料要包括以下内容和要素:1.报案标题。2.报案人3.诈骗犯罪嫌疑人4.主要合同诈骗涉案事实5.合同诈骗事实理由,6.其他与本合同诈骗案有关的材料和补充事实7.报案法律法规依据8.报案目的和要求9.签名和日期。合同诈骗罪报案需要提供哪些材料合同诈骗案报案材料如下1、提供所签订的合同(协议)。2、提供涉嫌人签订合同的虚构单位,冒用他人名义的相关依据。如:留下的印章、印鉴、假名片、假工作证、假营业执照,盖假公章各种证明等。3、已经履行小额合同、部分合同的,提供已履行合同的材料。4、收受受害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担保财产后逃匿的,请尽量提供逃匿的依据。如关闭通讯工具,转移货物、货款,搬迁住所等证明本材料等5、提供涉嫌人其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依据。如:留下的书写工具、交通工具、生产工具、假身份证、刊登虚假广告的报刊、杂志等。6、涉嫌人的身份证明材料,请尽量提供。如来信、电报等各
    2023-07-04
    377人看过
  • 月饼税的依据与原则
    所谓月饼税,只是一种民间说法。从本质上说,它属于个税征收范围中的工薪所得。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个人所得的形式,包括现金、实物、有价证券等。照此规定中秋节单位发的月饼属于等实物福利都应计入工资内计征个税。2009年9月中旬,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就企业向职工发放交通通信补贴扣缴个税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明确,各类交通补贴与通信补贴也要收税。意思就是所有收入都要纳税。在《上海青年报》的相关报道中为了形象地说明此事,用中秋节的月饼举例,说是单位发月饼也在缴税的范围当中。无独有偶,2009年9月16日,江苏南京市地税部门也接到一些市民电话,咨询企业发放月饼及代用券等中秋物品给员工,应该如何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南京市地税部门相关人士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
    2023-06-07
    110人看过
  • 合同诈骗罪的判定依据及其法律适用
    合同诈骗罪一般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明知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或有效的担保,采取欺骗手段和他人签订合同,骗取财物数额较大或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合同诈骗一百万,一般会被判处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还会被判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因为我国刑法规定,如果个人诈骗价值三十万元以上的公私财物,单位诈骗价值两百万元以上的公私财物,那么属于诈骗金额特别巨大。挪用公款100万要判多少年挪用公款100万元,如果能够退还,可以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拒不退还,应处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挪用公款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
    2023-07-01
    462人看过
换一批
#合同违约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合同诈骗也属于诈骗罪的一种,我国法律规定了定罪数额,只有数额达到较大(3000元以上)才成立诈骗罪,法院才会定罪处罚,诈骗数额有三个标准,数额较大,指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三千元以上;数额巨大,指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三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指个人诈... 更多>

    #合同诈骗
    相关咨询
    • 赌博罪的认定标准:法律依据与判断原则
      重庆在线咨询 2024-12-07
      如何认定赌博罪: 赌博罪是以营利为目的作为前提条件的犯罪行为。构成赌博罪必须符合三种情况之一:聚众赌博、以赌博为业。 不过,“聚众赌博”有特定的含义,并非所有的“聚众”赌博都属于此类。根据我国司法解释,“聚众赌博”的情形主要有: (1)、组织3人以上赌博,抽头渔利数额累计达到5000元以上的; (2)、组织3人以上赌博,赌资数额累计达到5万元以上的; (3)、组织3人以上赌博,参赌人数累
    • 填平原则的法律依据
      海南在线咨询 2024-04-26
      填平原则是我国民事赔偿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权利人损害多少,侵权人赔偿多少。这种赔偿是以弥补权利人的损失为目的,故这种赔偿也称为补偿性赔偿,其适用的赔偿原则是全部赔偿原则即填平原则,全部赔偿之后果即为填平。使用填平原则必须遵循两个原则:1、损失的数额在填补之前是确定的;2、通过填补至填平,使权利人在经济上的损失消失。
    • 合同履行原则有哪些法律依据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8-31
      合同在成立生效之后,就会对当事人产生一定的约束力,就要求当事人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和合同中的约定来履行自己的义务,这个时候法律方面作出了合同履行的原则规定,就包括适当履行原则、协作履行原则、经济合同原则以及情势变更原则等四种。
    • 劳动合同签订时的原则及法律依据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9-25
      劳动合同订立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 行人车祸认定依据的原则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6-18
      交通事故责任的划分依据主要如下: 1、当事人有无违章行为 2、违章行为与事故之间有无因果关系 3、违章行为在事故中的作用有多大。 如果有违章行为,且行为与事故之间有因果关系,这时就应根据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在事故中的作用大小来估定事故责任。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