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在精神不正常的时候,不用承担刑事责任,但需法定程序进行鉴定,看在砍伤人时,是否是发病状态。建议报案,由警方根据相关规定,作出处理。
精神病人犯罪要判刑吗
精神病人杀人不负刑责,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必须是精神病人犯罪;
第二:必须是在不能辩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实施犯罪;
第三:是必须经法定程序鉴定。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精神病人分为三类,刑事责任不同:
1、完全性的精神病人(无法辨认也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这类人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2、间歇性的精神病人(时而精神正常,时而无法辨认并控制自己的行为)——这类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3、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这类人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此,上述第2、3类精神病人是需要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责的。如果杀害陈仲伟医生和孙明岳医生的精神病人没有自杀,司法机关需要通过专业鉴定来判断他们属于哪类精神病人,并依据鉴定结果来确定他们是否应负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故意伤害精神病人的罪责如何规定?
244人看过
-
精神病人作故意伤害罪的构成条件是什么
76人看过
-
精神病人故意伤害罪的相关法律法规是什么?
109人看过
-
精神病患者故意伤害罪会被处罚吗?
352人看过
-
精神病人杀人后的处置方式
494人看过
-
处理精神病患者故意伤人事件的研究
212人看过
监护,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民事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法律制度。履行监护职责的人称为监护人,受到监督和保护的人是被监护人。 早在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里就有关于为浪费人和精神病人设置监护的规定。但当... 更多>
-
故意伤害至轻伤,行为人是精神病人怎么处理?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29应当申请司法鉴定,分别按照以下三种情形处理。 1、如果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2、如果经鉴定确认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3、如果经鉴定确认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
-
精神病人如何构成故意伤害罪广东在线咨询 2022-06-09精神病人故意伤害罪的规定是: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犯故意伤害罪经法定程序鉴定确定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尚未完全丧失或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犯故意伤害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精神病人故意伤害他人应该受到什么样的处罚贵州在线咨询 2022-05-03精神病人故意伤人如何处理? 精神病人分为三类,刑事责任不同: (1)完全性的精神病人(无法辨认也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这类人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2)间歇性的精神病人(时而精神正常,时而无法辨认并控制自己的行为)——这类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3)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
-
精神病人故意伤害法院要受理么安徽在线咨询 2021-11-24根据法律规定,法院将控制起诉精神病故意伤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识别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精神病人在无法识别或者控制自己行为时,不承担刑事责任,但应当责令其家属或者监护人严格照顾和治疗。
-
精神病法定监护人包括哪些精神病犯故意伤害罪如何处罚新疆在线咨询 2023-04-041、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按照下列顺序由以下人员担任:①配偶;②父母;③成年子女;④其他近亲属;⑤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此外,精神病人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担任监护责任,经有关单位同意的,出可以担任监护人。 2、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没有上述范围的近亲属或近亲属丧失监护能力的,有关单位或居委会、村委会可以从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其他近亲属、朋友中指定监护人。当近亲属对于由谁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