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期间是多长?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9 12:20:22 307 人看过

对于没有约定履行期限的债务关系,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向债权人履行义务,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而普通诉讼时效是3年,从权利人主张权利而义务人拒绝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但如果债权人未曾主张债权,就不能开始计算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因权利人主张债权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后,权利人在新的诉讼时效时间内,再次主张权利或义务人再次同意履行义务的,可以认定为诉讼时效再次中断。

保证的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止规定是什么

保证的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止规定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其他障碍”,诉讼时效中止:

(一)权利被侵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代理权、丧失行为能力;

(二)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三)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无法主张权利;

(四)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主张权利的客观情形。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6日 16:4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诉讼时效相关文章
  • 诉讼时效期满多长时间可以起诉?
    诉讼时效期满多长时间都可以起诉,诉讼时效抗辩权是私权利,是否行使属于抗辩权人自由行为的范畴,法院应当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规定,当事人未主张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及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由此可见,诉讼时效超过了,还是可以提起诉讼的。因为诉讼时效的抗辩权是属于当事人的私有权,法院不可以以此为由拒绝审理。超过诉讼时效可以起诉,但是可能丧失了胜诉的权利,因为如果对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就丧失了胜诉的权利。一、缺席判决是否适用已过诉讼时效的案件1、该案如果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被告明确、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的,法院应予受理。2、如果被告无正当理由未到庭应诉的,法院可以缺席判决。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
    2023-06-24
    123人看过
  • 长期诉讼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我国法律对民事诉讼规定了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如果被侵权人在事件发生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得知自己的权益被侵害;则诉讼时效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被侵权之日起算三年,而最长时效二十年是指被侵权人权益受侵害之时起算二十年,超过二十年还未维权的,则丧失胜诉权。长期诉讼时效包括什么长期诉讼时效包括两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诉讼时效,具体包括:1、因产品缺陷造成损害赔偿的诉讼期限为两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2、提起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期限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计算;3、船舶油污损坏的请求期为三年,自损坏之日起计算;但在任何情况下,期限不得超过造成损害的事故之日起六年。《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023-08-09
    229人看过
  • 未约定还款期的诉讼时效是多久,诉讼期限是多长时间
    没有具体的还款时间的借款合同,不存在时效,可以随时主张权利。但是在第一次要求对方偿还后,就适用3年时效。之后有索要行为的,时效中断,如果最后一次索要行为时间距离诉讼时超过3年,就超过了诉讼时效,20年诉讼时效不适用欠款纠纷。《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024-05-03
    69人看过
  • 诉讼时效多长时间内是有效的
    一、诉讼时效多长时间内是有效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的时间。1.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对诉讼时效期间有特别规定的,应依照其规定。2.需要注意的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将不再保护该权利,除非存在特殊情况,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诉讼时效期间。二、诉讼时效中止情形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如果因某些障碍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那么诉讼时效将中止。这些障碍包括但不限于:1.不可抗力;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3.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遗产管理人;4.权利人被义务人或其他人控制;5.以及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当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将在满六个月后届满。这一规定旨在保护权利人在特定情况下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能够在合适的时机行使请求权。《中华人
    2024-03-04
    309人看过
  • 强奸罪的期限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强奸罪的法定最高刑是死刑,追诉时效期限是二十年。《刑法》第八十七条【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2024-04-23
    342人看过
  • 合同到期多长时间过诉讼时效
    当事人向法院请求确认合同无效的,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不受诉讼时效限制。请求确认合同无效属于确认之诉,诉讼时效适用于请求之诉,两者不能混同。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一、诉讼时效期间计算方法诉讼时效期间计算方法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
    2023-03-08
    390人看过
  • 多长时间算刑事诉讼时效过期
    除非存在时效中断情形,刑事案件的追诉时效期间如下: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2、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3、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时效有多久呢,刑事诉讼时效规定刑事追诉时效制度的规定具有预防犯罪、保障人权、保证量刑制度的落实、实现法律正义等诸多价值,因而设立该制度很有必要。我国刑法追诉时效制度实施以来总的来说还是卓有成效的,但也存在着用语表述不当,过于严厉等问题,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了四种刑事诉讼时效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
    2023-07-06
    100人看过
  • 合同无效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确认合同无效的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观点认为,无论从确认合同无效请求权的性质还是从无效合同的立法目的进行分析,抑或从诉讼时效制度的立法目的角度进行分析,确认合同无效请求权都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不受诉讼时效限制。一、房屋确权纠纷有没有不起诉用的诉讼时效房屋确权纠纷不能适用诉讼时效,因为房屋确权涉及到房屋所有权归属问题,所以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根据法律规定,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二)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三)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四)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二、请求权适用于诉讼时效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债权请求权当然适用于诉讼时效,但与物权相关的请求权包括哪些,是否都可以适用于诉讼时效,则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物权确认请求权不适用于诉讼时效。其次,特权转移登记请
    2023-03-31
    73人看过
  • 行政诉讼诉讼期限是多长时间
    行政诉讼期限可分为十五日和六个月。在当事人不服复议决定而起诉的情形下,诉讼期限是十五日;在当事人不服具体的行政行为直接向法院起诉的情形下,诉讼期限是六个月,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一、行政复议逾期不予答复的起诉期限行政复议逾期不予答复的起诉期限是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具体是指当事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应当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二、工伤赔偿协议有没有诉讼期限工伤赔偿协议有诉讼期限。因为工伤赔偿协议引起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适用仲裁前置,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
    2023-03-23
    340人看过
  • 工程诉讼时效多长时间
    工程诉讼有时效期,诉讼时效三年,我国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一、遗产继承诉讼时效多长时间?遗产继承诉讼时效是三年,我国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二、离婚损害赔偿诉讼时效怎么算?离婚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三年,我国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三、民间借
    2023-03-25
    176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诉讼时效
    相关咨询
    • 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多长的法定期限?
      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13
      1、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最长民事诉讼时效是多久最长的诉讼时效时间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1-28
      民事诉讼时效最长为二十年,如果诉讼时效超过二十年的,在特殊的情况下,法院可以适当延长。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离婚诉讼时效是多久,离婚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4-20
      离婚案件法院一般会在六个月内审结,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期限为三个月。不服一审法院判决上诉的,一般会在三个月内审结(特殊情况可为六个月)。有关诉讼离婚的时间问题 诉讼离婚需要多长时间? 诉讼离婚所花的时间长短,也属于当事人最为关注的问题。当事人关注这个问题是有道理的:可能因为法院案件太多导致时间拖延;可能因为律师办事拖沓导致时间浪费;可能因为调查取证导致周期过长等。 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 交通事故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交通事故诉讼的时效是多长时间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5-19
      “交通事故的诉讼时效为财产损失二年,人身伤害一年。交通事故的诉讼期限有以下几种情形: 1、轻微交通事故以事故发生之日开始计算时效期间。 2、对于受害人身体受到伤害比较严重,需要住院治疗,甚至需要后续治疗的,诉讼时效应自治疗终结之日或损失确定之日起算。”
    • 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主要诉讼期间时效是多久,主要诉讼期间是多长时间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06
      《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主要诉讼期间时效如下: 1、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2、申请诉前财产保全的,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十五日内不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保全。 3、被告答辩,应当在收到人民法院发送的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4、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审民事案件,应当在受理后六个月内审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