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诈骗犯罪数额的认定
关于诈骗犯罪数额如何认定,我国刑法典及关于诈骗犯罪的司法解释对此没有明确的规定。
关于诈骗犯罪数额的认定,一般有如下几种意见:第一种意见是主观说,认为诈骗罪的犯罪数额是行为人主观希望骗取的数额。第二种意见是所得说,认为诈骗罪的犯罪数额是行为人通过实施诈骗行为而实际得到财物的数额。第三种意见是侵害说,认为诈骗罪的诈骗数额不一定是犯罪所得数额,而是诈骗行为直接侵害的他人实际损失价值数额。第四种意见是交付说,认为诈骗罪的诈骗数额是被害人由于受骗而实际交付的财物的数额。第五种意见是双重标准说,认为在诈骗罪既遂的情况下,诈骗罪的诈骗数额是被害人实际交付的财物数额;在诈骗未遂、预备、中止的情况下,诈骗数额是行为人主观上希望骗取的财物数额。第六种是折中说,认为诈骗犯罪未遂时,一般应以行为人犯罪指向的数额(其犯罪意图诈骗的数额)认定为诈骗数额;诈骗犯罪既遂时,一般应以诈骗犯罪所得数额认定为犯罪数额;如果被害人损失数额或交付数额高于诈骗犯罪行为人所得,而这一差额又可归因于犯罪行为人一方的行为,则诈骗犯罪数额应以损失数额或交付数额来认定。
二、伪造身份骗取公私财产性质的认定
侵犯财产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为公私财产的所有权,刑法所要保护的社会关系为公私财产所有权。因此,侵犯财产罪中犯罪数额的认定也应当根据公私财产被犯罪行为侵犯的严重程度来认定,而不能仅仅看行为人实际获利数额。刑法所保护的法益是公私财产所有权,这种保护不仅包括保护公私财产所有人、持有人、管理人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权能,还应当包括保护公私财产的完整性和经济价值性,防止公私财物的整体性及经济价值性受到不正当的侵害。如果将犯罪行为人的实际获利数额作为认定诈骗犯罪数额的标准,其侧重点显然在于打击非法获取不正当经济利益的犯罪行为,而不是侧重于对公私财物的保护。
2000年4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扰乱电信市场管理秩序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规定:以虚假、冒用的身份证办理入网手续并使用移动电话,造成电信资费损失数额较大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以诈骗罪定罪处罚。该司法解释第十条规定:所谓电信资费损失数额,指以行为人非法经营国际电信号指涉港澳台等项业务的总时长(分钟数)乘以在合法电信业务中我国应当得到的每分钟国际结算价格所得的数额。
-
利用伪造转账截图骗取店铺财物,构成诈骗罪被判刑
281人看过
-
伪造公司印章进行诈骗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
158人看过
-
租赁合同中使用伪造身份证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
377人看过
-
私刻公章伪造合同诈骗
69人看过
-
骗子可以伪造身份证吗
448人看过
-
伪造虚假合同构成合同诈骗罪
71人看过
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犯罪停止形态。 犯罪未遂应当负刑事责任。其次,由于刑法规定的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要确定对于犯罪未遂是否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更多>
-
私人伪造公司印章构成诈骗吗安徽在线咨询 2022-06-06伪造公司印章与他人签订合同的行为并不必然构成犯罪,如果行为人在签订合同后,按照合同履行了合同义务,并且没有骗取对方财物,则不构成诈骗;反之,如果行为人在签订合同后,没有履行合同义务,签订合同的目的就是为了骗取对方财产,则其行为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二)》第七十七条[合同诈骗案(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
-
伪造身份证构成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吗山西在线咨询 2022-02-14不构成此罪。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居民身份证管理制度。(二)客观要件,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行为。"伪造"是无身份证制作权的人制作虚假的居民身份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第5条规定:"居民身份证由公安机关统一印制、颁发、管理。(三)主观要件,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而且只能是直接故意。综上所述,应该是需要罚款,不用判刑的。——。
-
-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 构成诈骗罪还是伪造证据湖南在线咨询 2022-02-08构成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谎言或者虚构事实真相,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伪造身份证诈骗罪追刑多少年河南在线咨询 2023-07-25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是指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行为。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