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权利分类标准包括民事权利的内容、权利的作用、实现的义务人的范围、权利关系以及成立要件具备情况五种。一般情况下,民事权利诉讼有效期是三年,特殊的民事权利诉讼有效期可延长。
一、民事权利分类标准
民事权利分类标准如下:
1.以民事权利的内容为标准,可以将民事权利区分为人身权、财产权、知识产权和社员权。
2.根据权利的作用,民事权利可以区分为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形成权。
3.根据权利人可以向其主张权利实现的义务人的范围,民事权利可以分为绝对权和相对权。
4.以权利的相互关系为标准,可以将民事权利分为主权利与从权利。
5.民事权利根据其成立要件是否全部具备,可以分为既得权与期待权。
二、民事权利诉讼有效期为几年
民事权利诉讼有效期: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因而,在一般情况下,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请求人民法院予以保护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即对于受到侵害一些特殊的民事权利,有必要适用更长或者更短一些的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保护,法律因而作了特别规定。
三、胎儿是否有民事权利能力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胎儿尚未出生,本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又有必要在一定情形下对胎儿的利益进行保护,因此,法律作出了特别规定。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民法典》第十六条: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第一千一百五十五条: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娩出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此处的遗产继承不仅包括法定继承,也包括遗嘱继承、遗赠。胎儿是法定继承人的,按照法定继承取得相应的遗产份额;有遗嘱的,胎儿按照遗嘱继承取得遗嘱确定的份额。胎儿不是法定继承人的,被继承人也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胎儿,将来按遗赠办理,胎儿取得遗产继承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十六条
-
什么是民事权利,民事权利分为哪几类
238人看过
-
民事权利可以分为几类?
243人看过
-
保护民事诉讼权利的有效期
443人看过
-
民事权利客体包括哪些,民事权利诉讼时效
310人看过
-
民事权利的本质,民事权利的分类依据
392人看过
-
民事权利诉讼时效期间根据民法典规定为多少年?
477人看过
-
民事权利有哪些含义, 民事权利可以分为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04民事权利包含以下含义: 1、权利是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的利益范围或者为某种行为的可能性; 2、权利是权利主体要求他人实施某种行为或者不实施某种行为,以实现其利益的可能性; 3、在权利受到侵害时,权利主体得请求国家机关予以救济。分类: 1、根据民事权利是否以财产利益为内容,民事权利可分为财产权和人身权。财产权,是指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民事权利。财产权既包括物权、债权、继承权,也包括知识
-
什么是民事权利,民事权利可以以财产利益为内容,如何划分民事权利河北在线咨询 2022-03-08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并受法律保护的利益范围或者实施某一行为(作为或不作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可能性。简单的说,就是权利主体对实施还是不实施一定行为的选择权。在理解权利的概念时,要注意与权能和权限相区分。其中,权能通常指权利的具体形式;而权限是法律准许当事人意思发挥作用的限度范围。 那么民事权利包括哪些呢?我们可以从以下的角度来划分: 1、根据民事权利是否以财产利益为内容,民事权利可分为财产权和
-
宪法公民权利可以分为几大类上海在线咨询 2023-02-27六大权力如下: 1.政治权利和自由。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参加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权利和自由。具体包括两大方面:第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第二,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宗教信仰自由。宪法规定我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3.人身自由权利。广义的人身自由权
-
当事人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或者诉讼权利的,由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广东在线咨询 2022-02-15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或者诉讼权利。当事人处分自己民事权利或者诉讼权利的行为包括:当事人的民事权利受到侵犯或者发生争议时,是否向人民法院起诉由当事人决定,人民法院对民事争议基本是不告不理;提起诉讼后,原告是否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被告是否承认、反驳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由当事人决定;当事人是否自行和解,请求调解,提起上诉,申请执行,也由当事人自己决定。
-
商标侵权诉讼权利分类广东在线咨询 2021-08-03就主体来看,在商标侵权诉讼中;有权利主体和责任主体这两个基本分类。权利主体是商标权的权利人和利害关系人,权利人通常又是商标权的原始主体,他们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商标并获得核准注册。利害关系人通常则是继受主体,他们通过商标权的继承、转让或者使用许可等方式取得商标权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权益。权利主体作为原告,应当有严格的条件,因为这不仅涉及到诉权的行使问题,还涉及到请求权的享有问题,也即商标权项下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