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度居民医保缴费政策正式出台。参保居民可以按照工商银行(601398,股吧)代扣或是工商银行柜面缴费两种方式缴纳医保费。度缴费标准具体如下:
(一)老年居民每人400元/年(户籍迁入不满10年缴860元/年);
(二)其他居民每人480元/年(户籍迁入不满10年缴910元/年);
(三)学生儿童每人150元/年(含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参保居民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二级以上重度残疾人、重点优抚对象、特困职工家庭子女、孤儿个人不缴费,所需费用由财政予以补助。
据了解,南京本级参保居民实际缴费人数已经超过109万人。随着近年来政策的不断完善,居民医保待遇支付水平不断提高,参保居民的医疗需求得到基本保障。符合参保条件的居民可携带有关凭证材料直接到户籍地或居住地所在的街道劳动保障所办理参保登记手续。办理参保需携带本人身份证、户口簿;年满16周岁以上的在校学生需携带《学生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需携带父母一方《暂住证》及参加南京市社会保险的缴费证明,在校学生还需携带学籍证明。低保人员还需携带《南京市最低生活保障证》;二级及以上重度残疾人(肢体、智力、精神及盲视力残疾)还需携带《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重点优抚对象还需携带民政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材料;特困职工子女还需携带市总工会颁发的有效期内的《特困职工证》;孤儿需由其监护人携带居住地街道办事处出具的证明。
凡在2018年12月25日前按规定办理新参保、续保验证并足额缴纳居民医保费的居民,自2018年1月1日起开始享受2018年度医保待遇。未参保、未办理续保验证、逾期不缴费或未足额缴费的居民不享受2018年度居民医保待遇。
这些就是我们在这方面的知识。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这些方面的内容,也可以到网上进行搜索查询。
-
2023医保新政策关于居民医保有哪些变化
111人看过
-
南京市居民医保缴费方式详解
443人看过
-
南京居民医保报销政策怎么规定的
323人看过
-
城镇居民医保缴一年保一年的政策
493人看过
-
城乡居民医保缴费的相关政策
199人看过
-
山东烟台度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又有新政策
326人看过
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以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能够获得国家和社会补偿和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险是国家根据宪法所制定的基本社会政策,社会保险具有法定性、保障性、互济性... 更多>
-
河南省职工医保缴费年限政策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4-05-18河南省职工医保缴费年限政策如下:1、由医保经办机构统一建立按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之和以市本级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百分之八按月申报、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2、按本单位参保人数以市本级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百分之五点五按月申报;3、男不低于25周年,女不低于20周年;4、不满的应予补足;5、75周岁以上按上年度市本级职工平均工资的百分之五划入;6、年度通用年末如有余额,可结转下一年继续使用。
-
北京医保慢病有哪些政策浙江在线咨询 2024-08-31根据规定,医保里的特殊病种有以下19种: 恶性肿瘤、慢性心衰、慢性呼吸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肝功能衰竭、重度老年痴呆症、脑血管意外、高血压病、糖尿病、慢性病毒性肝炎、血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帕金森病、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重性精神障碍性疾病、肺结核、儿童孤独症、完全性生长激素缺乏症、组织器官移植后抗排异治疗等,共19种病症。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
-
2023年重庆社保补缴3370的相关政策有哪些?广东在线咨询 2023-09-14全省统一的养老保险费补缴及养老金计发标准分为三个档次:按一档标准补缴的,月养老金为601元;按二档标准补缴的,月养老金为492元;按三档标准补缴的,月养老金为383元。在确定补缴额度时,对年满61周岁及以上的人员,年龄每增加1年,补缴额度相应减免1500元,最大减免额度为 1.5万元。
-
农村居民有哪些政策国家政策有哪些湖北在线咨询 2021-11-01政策一:实现农村振兴的关键在于深化土地三权改革,引导和促进资本向农村农业集中,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和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效提高土地产出效率和抗风险能力。土地改革一直是三农改革的重点!特别是土地承包权、经营权改革。现阶段实行三权分立并行,有利于明确土地产权关系,更好地维护农民集体,承包农民和经营实体的权益;有利于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构建新的农业管理体系,发展
-
南京低保户2022年政策江西在线咨询 2024-05-182022年南京的低保由860元每月调整到900元每月。低保申请范围和条件: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对城市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行差额救助的新型社会救济制度;2、持有本市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月收入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有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资帮助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