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期间可以旅游,但需提前向相关部门报告。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发现前罪未判决的,应撤销缓刑并对新罪作出判决。缓刑期间若违反相关规定或判决禁止令,情节严重的,也会被撤销缓刑并执行原判刑罚。
在缓刑期间,可以去旅游。但需要提前向当地派出所或公安机关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预计旅游时间、目的地、同行人员、路途中联系方式以及到达目的地后的联系方式等。待有关机关批准后方可进行。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缓刑期间违反规定会怎样?
根据我国《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被判处管制的,期满后应当予以释放;如果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则需要剥夺政治权利,并予以执行。
对于缓刑期间违反规定的情况,根据《刑法》第七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对于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其中附加刑种类相同的,合并执行,种类不同的,分别执行。
因此,缓刑期间违反规定可能会导致附加刑的执行。犯罪分子在缓刑期间仍需遵守相关规定,否则可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缓刑期间是犯罪分子刑罚执行期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遵守相关规定、认真改造罪犯具有重要作用。
缓刑期间也需要遵守相关规定。犯罪分子在缓刑期间仍需遵守相关规定,否则可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缓刑期间是犯罪分子刑罚执行期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遵守相关规定、认真改造罪犯具有重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五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
缓刑期间能根据什么去判缓刑,缓刑期间能不能判缓刑
335人看过
-
缓刑旅行攻略:在外地旅游时能否使用缓刑?
341人看过
-
能否允许缓刑犯出狱旅行?
247人看过
-
缓刑罪犯能否到国外旅行
76人看过
-
缓刑期间想出国可以吗,缓刑期间能出国短期旅游吗
61人看过
-
死刑缓期执行能否从有期徒刑中减去?
77人看过
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更多>
-
能否使用缓刑出国旅行?浙江在线咨询 2024-12-18经相关部门严格审查批准后,被判处缓刑的公民具备了出国旅行的资格。请注意,若未得到许可擅自出国并离开所居住之乡或城市,且在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缓刑判决被撤销,面临监狱服刑的法律风险。对于那些已经受到缓刑审判的罪犯,州法院有权根据犯罪行为性质对其进行处罚,并同时限制他们在缓刑考验期内不得涉足某些范畴。 此外,他们还需遵守法律法规及其他外部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五条,被宣告缓刑的
-
缓刑期间出去旅游会被收监吗?宁夏在线咨询 2023-02-22被判缓刑期间如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对于外出打工、学习,如果是本人所居住的市、县范围外,应当经过当地派出所批准,否则,不得擅自外出打工、学习。
-
盗窃被判缓刑,缓刑期间可以去开面旅游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22一、在缓刑考验期(接受社区矫正)期间,不宜外出旅游(不要忘了自已是社区服刑人员的身份,虽然没有被监禁,但行为也应受到相应的限制)。 二、外出须经执行机关(司法所及司法局)按程序与法定要求审批。 三、外出旅游,除就近且当天或三日内可以返归的情况下可能批准外,正常情况下是不允许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十二条对于人民法院禁止令确定需经批准才能进入的特定区域或者场所,社区矫正人员确需进入的,应当经县级司
-
缓刑期间能去外地旅游吗,法律有哪些规定台湾在线咨询 2023-11-24缓刑期间,经考察机关批准,能去外地旅游。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
缓刑期间能自己出境旅游吗贵州在线咨询 2022-11-06一、缓刑期间,经考察机关批准,能去外地旅游。 二、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