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返还之后有可能是会减轻罪行的。根据刑法规定,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在提起公诉前积极退赃退赔,减少损害结果发生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一、被骗的钱追回的几率有多少
犯罪分子被依法处理后就可以追回财物。如果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检察机关移送审查起诉,法院审理裁判后,实施诈骗的行为人依法获罪,那么其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但是如果说犯罪分子没有归案,或者虽然归案但是没有财产,那么被害人的损失可能难以追回。如果犯罪嫌疑人在提起公诉前积极退赃退赔,减少损害结果发生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积极退赃的量刑情节
很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犯罪后,对自己是否要积极退赃心存疑问,有一些犯罪嫌疑人作案后,所得赃款已被挥霍导致不能退赃;还有一些犯罪嫌疑人会认为退赃后又不能减轻刑罚,故不积极主动退赃。这些犯罪嫌疑人不知道,在犯罪后积极退赃时可以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的。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定,对于退赃、退赔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退赃、退赔行为对损害结果所能弥补的程度,退赃、退赔的数额及主动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且主动退赃、退赔可降低犯罪所带来的危害后果,同时可能取得被害人的谅解等等,这些都是量刑时可考虑的从轻或者减轻情节。所以,犯罪嫌疑人到案后,应积极主动退赃、退赔,没有退赃、退赔能力的,可以由家属代为退赃、退赔,争取将犯罪危害降到最低,以争取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三、100万全部退赃会判缓刑吗
100万全部退赃不会判缓刑。
1、诈骗100万,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判处缓刑的必要条件之一为: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
1、对于退赃、退赔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退赃、退赔行为对损害结果所能弥补的程度,退赃、退赔的数额及主动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但是对抢劫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应当从严掌握。
2、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表现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
3、积极赔偿但没有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
4、尽管没有赔偿,但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会带来哪些处罚减轻?
155人看过
-
被判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否需要返还非吸款项
57人看过
-
公众存款返还是否能对非法吸收罪行产生影响?
71人看过
-
证券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辩护减轻刑罚
355人看过
-
被判“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后,受害人钱款是否能返还
278人看过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
262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23万元,后又归还的,会减轻处罚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2-10-08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数额,以行为人所吸收的资金全额计算。案发前后已归还的数额,可以作为量刑情节酌情考虑。
-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是否构成吸收公众存款罪?安徽在线咨询 2021-11-27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同时具备下列四个条件的,除刑法另有规定外,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以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二)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方式向社会公开宣传;(3)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偿还本息或支付回报;(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特别要注意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受到控告后还能减刑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02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抓,被关北京一看,非法所得会被依法没收,赔偿被害人损失是酌定量刑情节,能够争取从轻、减轻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11年修正)》第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单
-
吸收存款后无法还本付息,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还是非法集资罪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02与的区别,: 1、这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集资诈骗罪主观上就是为了非法占有他人存款,没打算还本付息。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为了用这些钱,但没打算占有。 2、两罪的立案标准不同: (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多重标准(吸收存款数额、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社会影响、其他):个人:数额20万元以上或者30户(《非法集资案件解释》)规定的30人)以上,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10万元以上;单位:数额1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