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认定书没有有效期的说法。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通过对交通事故现场勘察、技术分析和有关检验、鉴定结论,分析查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责任后所作的技术性结论,不具有执行性,不存在有效期的说法。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二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有条件的地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试行在互联网公布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但对涉及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应当保密。
小型交通事故怎么处理,具体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小型交通事故的处理: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事故当事人不愿自行撤离的,应当及时报警。如同意撤离时,应当记录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天气、双方驾驶员或车主姓名和身份证号码、交通事故状态等内容,并由双方驾驶员或车主签名。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七章 认定与复核 第一节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 第六十二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n有条件的地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试行在互联网公布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但对涉及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应当保密。
-
交通事故案件之交通事故认定书(法律依据)
318人看过
-
醉驾交警取保候审多长时间有效期,有没有法律依据
437人看过
-
交通事故认定书超期是否合法有效
103人看过
-
民间借贷担保期多长时间失效,有没有法律依据
487人看过
-
交通事故什么时候做伤残鉴定好,有没有法律依据
143人看过
-
交通事故调解书有什么效力,法律依据是什么
452人看过
-
交通事故工伤认定的时间范围是多久,有没有时效?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15由单位申请的需要事故发生30日内;超过30日的,职工、近亲属或者工会组织可以在一年内申请。如果工伤认定决定需要以司法机关等结论为依据的,在尚未作出结论期间,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时限中止。
-
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依据是什么,有没有法律规定新疆在线咨询 2023-12-19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依据是什么? 1、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
-
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肇事逃逸的法律依据有什么四川在线咨询 2023-03-28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 肇事者逃离现场是指在事故现场因害怕遭到被害人家属的殴打而逃离现场,主观上并没有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事后主动归案,这样的行为不能以“交通肇事后逃逸”论处。 但是,在审查此类案件时,应当慎重起见,不能轻信肇事者的口供,以防止这一特殊情况成为肇事者逃避因逃
-
借条上有写期限法定起诉时间是多久,有没有法律依据香港在线咨询 2023-08-14借条上有写期限法定起诉时间是三年的时间,并且诉讼时效是根据还款期限满的时候第二天开始计算的,如果接借条中没有规定还款的期限,诉讼时效从出借人返还的第二天开始计算诉讼时效。
-
效力待定合同的追认的期限是多久,有没有法律依据上海在线咨询 2023-08-25效力待定合同的追认时间为30日,法定代理人或被代理人未做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效力待定行为是否有效,决定本人是否予以追认,如果不给本人的追认权予以一定期限的约束,就可能发生本人无限期拖延追认,影响尽快确定无代理权行为的法律效力,使相对人长期处于不稳定的法律关系之中和蒙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