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点评文章:就业形势严峻《劳动合同法》处境尴尬
关键的问题是立法者、执法者要懂得什么是法律,为什么要有、为什么要制订法律。另外,在制订法律、实施法律之前,要设身处地到实际生活中进行充分的调查、论证、模拟,推测或预测到有可能出现、发生的各种典型案例,充分考虑拟实施法律的可行性、严谨性、全面性、公正性。
坐在办公室里,是不可能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法律的。再有,要正确理解法律的责任(或说是功能)就是保护正义的、保护正确的一方,而当事人的强弱与否,那是伦理层次的问题,与法律是没有任何关联的,不应从法律的角度予以约束、限制。
在《劳动合同法》出台后,部门专家、学者强调,制订该法的目的是为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如果这种说法是事实,那就让很多人不明白了。为什么呢?因为,法律的根本是保护是、惩处非。如果仅从强弱的角度来保护其中的一方,则成为不明是非了。此外,既然是《劳动合同法》,表明该法律所针对的对象是《合同法》的一种。既然是《合同法》,就必须保护合同的双方。如果只保护其中的一方,那还能称其为法律吗?正是由于立法的出发点的错误,才造成它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也是该法律处境尴尬的根本原因。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们每个人都不得不承认劳动力本身也是一种商品,是一种不同于其他商品的特殊商品。这样,企业用工的行为,就等于是以金钱或物质的形式来换取特殊商品的劳动,属于一种买卖行为。既然是买和卖的关系,那买卖双方的立场应是平等的。买方要求卖方所尽的义务,卖方同样有权利要求买方承担对等的义务。仅有一方要他方承担义务,那是不公正的,合同也是不能成立的。在实际生活中,企业与劳动者互为一个经济共同体,缺少任何一方,另外一方也是无法生存的。所以,《劳动合同法》必须注意公正地保护合同双方的利益。对不该由法律约定的事情,交给市场去办理吧。毕竟已经实行市场经济近30年了。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等,也要随着新体制而变化。否则,是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的。
-
从《劳动法》到《劳动合同法》:凸显保护劳动者
349人看过
-
劳动仲裁一裁终局的初衷
209人看过
-
弱势群体的劳动保护
390人看过
-
劳动合同保护劳动者的条款有什么?
217人看过
-
劳动关系建立的初衷是什么?
70人看过
-
劳动者权益该如何保护?《劳动合同法》解读
382人看过
劳动者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 更多>
-
劳动合同法如何保护劳动者利益的呢香港在线咨询 2023-09-161、劳动者有平等就业的权利。上什么岗位拿什么工资,确保实现同工同酬。 2、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劳动者付出劳动,依照合同及国家有关法律取得劳动报酬,是劳动者的权利,而及时足额地向劳动者支付工资是用人单位的义务。用人单位违反义务,劳动者可以依法要求有关部门追究其责任。 3、劳动者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
-
劳动法对劳动者的保护台湾在线咨询 2022-01-31劳动岗位调整,属于劳动合同变更的一种情形。用人单位不得无故调整劳动者岗位。单位依法制定并公布的规章制度,劳动者有义务遵守,如单位的规章制度里明确规定旷工三日视为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哪公司则有权解除劳动关系。所以,在正常工作日你不到岗,是不对的。如公司非法解除你的劳动关系,公司应当支付赔偿金。 另外,加班需要征得劳动者同意。
-
劳动合同法是倾向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吗四川在线咨询 2023-09-04是。我国目前的现实状况是劳动力相对过剩,资本处于强势,劳动者处于弱势,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力量对比严重不平衡,实践中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比较普遍。《劳动合同法》作为一部规范劳动关系的法律,其立法价值在于追求劳资双方关系的平衡。实践中由于用人单位太强势,而劳动者过于弱势,如果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进行同等保护,必然导致劳资双方关系不平衡,背离《劳动合同法》应有的价值取向。规定平等自愿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并
-
劳动合同中的劳动者名字写错了,合同有效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1-10-24劳动合同上名字写错一个字应该是有效的,双方协商签订补充协议,或者可以更改,不影响合同的效力。但是需要保证的是两份劳动合同内容一致。另外,最好在修改的地方盖上使用者的印鉴和劳动者的票据。
-
阴阳合同的劳动者该如何劳动者保护自己湖北在线咨询 2022-12-15在劳动合同签订中,有些单位出于别有用心,往往会要求职工签订阴阳合同。 阴阳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就同一事项订立两份以上的内容不相同的合同,一份对内,一份对外,其中对外的一份并不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而是以逃避国家税收等为目的;对内的一份则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可以是书面或口头。“阴阳合同”是一种违规行为,在给当事人带来“利益”的同时,也预示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