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证据骗取法院裁判占有他人财物是否构成犯罪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2 19:41:38
269 人看过
构成犯罪。
伪造证据通过法院民事裁判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主要侵害人民法院正常的审判活动,不符合诈骗罪的犯罪构成。作伪证,情节严重,构成妨害作证罪。帮助他人伪造证据,情节严重,构成帮助伪造证据罪。
《刑法》
第三百零七条【妨害作证罪】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员犯前两款罪的,从重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伪造证据骗取法院判决犯什么罪?
421人看过
-
犯罪构成要件:伪造证据罪
280人看过
-
收取他人财物,未见成效,是否构成诈骗?
139人看过
-
伪造公司印章骗取财物构成何种罪名?
306人看过
-
对通过伪造证据骗取法院民事裁判的,怎样处罚
269人看过
-
伪造房产证抵押骗取他人钱财刑事裁定书
490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物权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占有
词条
占有指占有人对不动产或者动产的实际控制。占有人可以是依法有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如根据租赁合同在租期内占有对方交付的租赁物。 占有人也可能是无权占有他人的不动产或者动产。如借他人的物品,过期不还。占有人不知道自己是无权占有的,为善意占有;明... 更多>
#占有
最新文章
#占有
相关咨询
-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 构成诈骗罪还是伪造证据湖南在线咨询 2022-02-08构成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谎言或者虚构事实真相,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伪造的法院送达回证是否构成犯罪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141、是违法行为,要求笔迹鉴定,违法法定程序,影响案件公正裁决,可还重审,或者向上级申诉,伪造无效,如果有证据证明法院工作人员伪造签字,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2、《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送达诉讼文书必须有送达回证,由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收到日期,签名或者盖章。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
-
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罪的犯罪构成要件?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07犯罪构成 (一)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 本罪的犯罪对象为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和埋藏物。所谓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即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是指通过他人委托或依照契约或有关规定而为他人收藏、管理的财物,所谓他人的遗忘物,是指出于自己的本意,本应带走却因遗忘没有带走的财物,如买东西将物品忘在柜台上,到他人家里玩将东西遗忘在人家家里,乘坐出租车把财物遗忘在车里等。应当提
-
骗取他人钱财,不构成诈骗罪,是否需要加以非法占有澳门在线咨询 2022-05-04根据“诈骗”的定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诈骗。诈骗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客观要件是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较大”的标准一般是指价值5000元以上;主体必须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要件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基于这四个方面的分析,必须在全部满足四个方面的条件后,
-
骗取法院判决书占有他人财物罪是怎么规定的台湾在线咨询 2022-07-31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客观上表现为采取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自觉”处分自己财产的行为。本案中,两被告人希望通过提供伪造的借款借条和指使他人作伪证的方式,欺骗审判机关并使其产生错误认识,从而达到非法占有他有财物的目的。本案欺骗的对象是审判机关,非被害人;使产生错误认识的是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