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民间借贷行为不受法律保护:
1、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2、以向其他企业借贷或者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取得的资金又转贷给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3、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
4、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
5、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
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定如下:
1.借款人应当按照贷款人的要求提供与借款有关的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的真实情况。
2.借款利息不能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
3.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
4.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
一、民间借贷新规
我国的民法典规定,民间借贷合同五种无效情况:1、套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且借款人事先或应该知道的;2、向其他公司借钱或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后转贷牟利,且借款人事先或应该知道的;3、出借人事先或应该知道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借款的;4、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5、其他违反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
二、借款合同无效法院判如何判
贷款合同无效的处理方式:
1、合同确定无效后,应当恢复到合同履行前的状态,即合同各方应当返还依据合同取得的财产,造成损失的,过错方应当赔偿相应的损失,这是一般的处理原则;
2、具体到民间借贷行为,一般来说民间借贷合同确定无效后,也要遵守这一总体指导原则,本金返还无争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给借款人,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
民间借贷相关规定:哪些行为不受法律保护?
241人看过
-
高利贷行为的法律界定:民间借贷是否受法律保护
400人看过
-
民间借贷,如何的借贷受法律的保护
110人看过
-
法律保护民间借贷吗?
70人看过
-
根据规定受法律保护的民间借贷条件有哪些
470人看过
-
特别提醒:四种民间借贷行为不受法律保护
249人看过
借贷合同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借贷合同的特征: 1、属于要物合同(实践合同)。除当事人协议外,在出借人把货币或实物交付借用人时,合同才能成立,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才能发生。 2、属于单务合同,借贷合... 更多>
-
赌债能否受法律保护?什么民间借贷行为不受法律保护?海南在线咨询 2023-06-28国家不会干涉合法的民间借贷行为,但为了保护正常的市场秩序,规定了下列民间借贷行为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1、民间借贷行为本身涉嫌非法集资的; 2、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出借人违反金融秩序转借牟利的; 3、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 4、借款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如因不正当男女关系引发的分手费、“找关系、托人情”引发的请托费、赌债等。
-
民间借贷是否受法律保护,如何界定高利贷行为宁夏在线咨询 2023-03-07民间借贷只要是符合法律规定就会受到法律保护;借贷的利率超过年利率的36%法院不予支持。约定月利率超过3%年利率超过36%的民间借贷可以认定为高利贷,但月利率2%至3%的,符合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且不会给借款人造成太大的借贷还款压力,可以不认定为“高利贷”。
-
民间借贷受保护吗 民间借贷是否受保护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18合法的民间借贷受法律保护。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下列民间借贷行为不受法律保护: 1、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2、以向其他企业借贷或者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取得的资金又转贷给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3、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 4、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 5、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
关于非法集资的哪些民间借贷受法律保护新疆在线咨询 2022-11-03其实,所谓的非法集资的确有可能存在民间借贷中,这就有必要注意区分哪些借钱行为会是非法集资,但其常见方式有如下几种: 1、没有经过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法律上是支持集资的,但集资之前需要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才可以,否则就是非法集资了。 2、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这一点,在民间借贷中,主要就是以发传单的形式。 3、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
-
民间借贷的民间借贷条例司法受理有哪些规定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5-051、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 2、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一)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二)以向其他企业借贷或者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取得的资金又转贷给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三)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