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间借贷居间合同的法律效力如何
民间借贷居间合同的法律效力如下:
借款居间合同属于居间合同的一种,实践中双方签订的借款居间合同是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此处的媒介服务以借、贷款为主。
居间合同的效力,分对居间人的效力和对委托人的效力。
民间借贷居间合同一般是有效的。只要该民间借贷居间合同是经过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达成一致而签订的,且双方当事人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并且内容没有违反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序良俗的,就可以认定该民间借贷居间合同是有效的。
二、民间借贷纠纷的诉讼时效
民间借贷纠纷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根据《民法典》的相关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所以因债权转让产生纠纷,债权人向法院主张债权请求权的,从债务约定履行期限届满后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是三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民间借贷还不上怎么办
借款人可以在还款期限届满之前申请展期,出借人同意的,可以展期,或者与出借人协商,对借款进行分期偿还,否则逾期不还的,需要支付一定的逾期利息。
《民法典》
第六百七十八条借款人可以在还款期限届满前向贷款人申请展期;贷款人同意的,可以展期。
第六百七十六条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第六百七十五条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二章 借款合同 第六百七十八条 借款人可以在还款期限届满前向贷款人申请展期;贷款人同意的,可以展期。
-
民间借贷合同有效吗民间借贷合同犯诈骗罪的法律责任
406人看过
-
如何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64人看过
-
民间借贷合同效力企业之间借款合同是否有效
275人看过
-
民间借贷属于居间合同吗?
65人看过
-
如何写民间借贷合同,民间借贷合同的范本是怎样的?
375人看过
-
民间借贷利率如何约定才具有法律效力?
323人看过
-
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以及民间借贷的法律效力应如何认定北京在线咨询 2022-01-21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一)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二)以向其他企业借贷或者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取得的资金又转贷给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三)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 (四)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 (五)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 原告以
-
借贷合同是否具有民间借贷的法律效力陕西在线咨询 2023-05-081、借款人或者出借人的借贷行为涉嫌犯罪,或者已经生效的裁判认定构成犯罪,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的,民间借贷合同并不当然无效。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十三条借款人或者出借人的借贷行为涉嫌犯罪,或者已经生效的裁判认定构成犯罪,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的,民间借贷合同并不当然无效。人民法院应当依据《民法典》合同编的规定,认定民间借贷合同的效力。 担保人以借款人或者出借人
-
民间借贷合同怎么写才有效民间借贷合同的效力规定北京在线咨询 2022-05-031、借贷双方之间要满足基本的条件,提供要民间借贷所需要的证件,最常见的是身份证,有担保人的,也要提供担保人的身份证。 2、约定好借贷的本金和利率: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 3、担保手续:对于数额较大或存有风险的借款,应履行担保和抵押手续,要求借款人提供具有一定经济实
-
民间借款如何写借条?借条的法律效力如何?山西在线咨询 2023-07-08民间借款写借条的方式是 首先应当写明借款双方当事人的姓名等具体信息; 其次,写明借款的数额、期限以及借款的利息等,写明还款的时间以及还款的方式等;写明利息的约定以及违约责任的承担; 最后,双方当事人签字并写明时间借条具有法律效力。
-
居间合同有哪些法律效力居间合同各有何特征云南在线咨询 2021-11-09中介合同的法律效力如下: 1、中介人必须如实报告订立合同的事项; 2、中介人隐瞒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三、委托人应支付报酬或必要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