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吸收公众存款2024是怎样的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5-03 14:56:02
404 人看过
依照我国现行的金融法规,非法吸收公共存款乃指未经合法授权机构批准,以公开或半公开方式吸引众多公众参与投资活动,从而破坏了正常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
个人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之金额在人民币二十万元以上者;而对于单位而言,则需第一次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其金额就必须超过人民币一百万元方可构成刑事犯规。
《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积极退赃退赔,减少损害结果发生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吸收非法公众存款罪什么是
470人看过
-
公众存款非法吸收怎么举报
424人看过
-
什么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有什么构成特征?
341人看过
-
2024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退赔如何做
482人看过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数额巨大是多少,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量刑标准
160人看过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有哪些
108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是否构成吸收公众存款罪?安徽在线咨询 2021-11-27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同时具备下列四个条件的,除刑法另有规定外,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以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二)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方式向社会公开宣传;(3)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偿还本息或支付回报;(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特别要注意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范围浙江在线咨询 2022-05-0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同时具备下列四个条件的,除刑法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二)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三)承诺在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判刑多久(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多久)贵州在线咨询 2023-08-14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多久回答如下: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本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自然人犯本罪的规定处罚。个人实施本罪行为,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或30户以上;或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
-
法律是怎样处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云南在线咨询 2023-06-04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处罚标准: 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吸收公众存款罪如何认定?上海在线咨询 2022-04-0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如何认定的?本罪与非罪的界限区分本罪与非罪的界限,主要应考虑以下三个因素:(1)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大小。如果吸收公众存款数额较小的,属“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依本法第13条之规定,不构成犯罪。(2)是否出于故意。如果不是出于故意实施的,不构成犯罪。(3)是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如果未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不构成犯罪。如行为人在法律、法规允许的幅度内提高利率吸收公众存款的,不能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