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西关于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诈骗行为所涉及金额够至人民币3000元或以上时,即可正式启动刑事调查程序,对事件进行立案。
此外,若在公共场合实施诈骗活动,且涉案金额达到一定规模后,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刑罚,同时可能被判处罚金;如果骗取金额巨大,或者存在其他严重情节者,将面临从3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以及相应金钱的罚款;倘若诈骗行为导致的损失极具严重性,涉案人员将会受到10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甚至是无期徒刑的严厉惩罚,并且在这种情况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也将伴随而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广西关于盗窃罪数额的确定依据有哪些
在广袤壮丽的广西大地,我们对盗窃罪的犯罪数额进行精确认定时,必须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及由最高人民法院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共同制定并颁布的各项司法解释。
此外,考虑到广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这一现实因素,广西当地政府有权根据实际情况,为其量刑标准设立特定的范围。例如,针对犯罪数额较大、巨大或是特别巨大的三个等级的划分,在广西当地法律法规中可能会相应地进行一些调整。
然而,针对这些数额标准的最终确认,仍需参考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以及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指导性文件中所提供的详细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涉及诈骗,数额在3000元人民币以上者,国家机关将予以立案进行深入调查处理倘若这类欺诈行为发生在公共场所并且涉案金额达到一定程度,那么嫌疑人将面临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等刑事责任,以及可能被判定缴纳相应罚金对于那些骗取金额特别巨大或者有着其他恶劣情节者,他们将面临3到10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外加罚金的严厉制裁而如果因为诈骗行为给受害人带来了极其严重的经济损失,那么犯罪分子将会受到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是罚金或者没收全部财产的严厉惩处
-
广西诈骗罪立案标准(2021年最新标准)
148人看过
-
广西婚姻诈骗立案标准2024
218人看过
-
网络诈骗罪立案标准是什么,关于诈骗罪的量刑标准
135人看过
-
广西婚姻诈骗罪案件立案的相关规定
399人看过
-
关于虚假广告罪的立案标准
231人看过
-
广西房地产非法集资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186人看过
-
2018广西诈骗立案标准是什么?湖南在线咨询 2023-10-01广西诈骗罪立案标准的规定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
广西婚姻诈骗立案标准2018贵州在线咨询 2023-01-31我国没有婚姻诈骗罪。只有诈骗罪,借婚姻诈骗财物,数额较大,可能构成诈骗罪。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
微信诈骗怎样诈骗立案立案标准是怎样的河南在线咨询 2023-10-24微信诈骗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经应当立案调查。 关于数额较大的标准司法解释规定以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为起点;但各地关于数额较大的标准有所不同,具体以各地的规定为准,所以达到当地数额较大的标准的,就应当立案调查。
-
广西诈骗罪立案标准有哪些规定陕西在线咨询 2023-09-13广西诈骗罪立案标准的规定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
你好关于广东省信用卡诈骗罪具体的立案标准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12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 (三)项所称“冒用他人信用卡”,包括以下情形: (一)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二)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三)窃取、收买、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并通过互联网、通讯终端等使用的; (四)其他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 2、恶意透支1万元以上的行为。 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