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空抛物构成公共安全罪量刑的标准是什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明确规定,对于高空抛物行为,应当根据行为人的动机、抛物场所、抛掷物的情况以及造成的后果等因素,全面考量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正确适用罪名,准确裁量刑罚。高空抛物构成公共安全罪的量刑标准有几种,一是故意从高空抛弃物品,未造成严重后果,但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二是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他人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三是为伤害、杀害特定人员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二、法律对于高空抛物构成公共安全罪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明确对于故意高空抛物者,根据具体情形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论处,特定情形要从重处罚。意见同时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处罚,一般不得适用缓刑:多次实施的;经劝阻仍继续实施的;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行政处罚后又实施的;在人员密集场所实施的;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同时明确物业服务企业的责任。
《民法典》进一步完善了高空抛物坠物的责任规则。首先,明确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其次,抛掷物品或坠物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难以确定侵权人的,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之后发现侵权人的,有权向侵权人追偿。再次,增加规定公安等机关应对高空抛物事件及时调查、查清责任人。确定责任人之后,由责任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最后,还补充规定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此类行为的发生,否则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行为人在已知案发时公共场所的客观环境情况、所抛掷物品的性质,在未采取有效防范措施的情况下往公共场所抛掷物品,造成危害不特定的多数人生命、健康或者造成重大他人财物损失的,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高空抛物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时,要追究其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可能触犯《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之规定,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
恶意抛掷物品的高空抛物构成公共安全罪吗
426人看过
-
公共安全与民法典丨高空抛物
316人看过
-
危害公共安全罪高空抛物罪有区别吗?
368人看过
-
高空抛物没砸到人构成高空抛物罪吗
123人看过
-
高空抛物归入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范畴的理由
381人看过
-
高空抛物什么时候会构成犯罪
413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高空抛水器会不会构成高空抛物罪?河北在线咨询 2023-01-02构成,一般来说故意高空抛物,情节严重的会构成高空抛物罪。但是在实际案件中对于高空抛物的犯认定,要根据其犯罪动机而定,存在故意伤害的情节就可以认定为故意伤害罪,所以根据犯罪情节严重者可分为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伤害罪还有故意杀人罪。
-
高空抛物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几率有多高湖北在线咨询 2021-11-17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故意从高空抛物未造成严重后果但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造成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罚。为了伤害,杀害特定人员实施上述行为的,按照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处罚,一般不适用缓刑:(1)多次实施的;(2)劝阻后继续实施的
-
高空抛物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法律上的标准是什么澳门在线咨询 2023-10-07高空抛物罪的构成要件: 1、主体要件上,该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十六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主观要件上,表现为故意; 3、客体要件上,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秩序的管理制度; 4、客观要件上,表现为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行为。
-
高空抛物不应认定危害公共安全罪吗湖南在线咨询 2023-09-17高空抛物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高空抛物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此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范畴。关于高空抛物不应认定危害公共安全罪吗的问题,还可以点击在线律师咨询,我们帮你更快更有效的解答
-
高空抛物构成轻伤的赔偿标准是多少?陕西在线咨询 2023-03-28被高空抛物砸伤,可以要求致害人赔偿各项损失费用。 如果没有住院,可以要求赔偿医疗、误工、交通及营养等相关费用。 法律链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