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约邀请是否具有拘束力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5-03 08:10:57 439 人看过

一、要约邀请是否具有拘束力

一般认为要约有实质拘束力和形式拘束力,其实,要约邀请构成意思表示时,也有实质拘束力和形式拘束力的问题。

要约邀请原则上不具有实质拘束力,但要约邀请中承诺交易条件或其条件不变的,要约邀请就具有了实质拘束力。这种拘束力的内容是:要约人以要约邀请中的条件为要约的条件时,邀请人(此时为受要约人)应当承认这个条件,邀请人不得以条件不符合自己的愿望为由而拒绝承诺。在一定意义上,要约邀请的实质拘束力,最终表现为邀请人的缔约义务。邀请人在转化为受要约人后,有义务按照要约邀请规定的交易条件和其他条件进行承诺。

形式拘束力是指邀请人不得取消要约邀请的意思表示。要约邀请原则上不具有形式拘束力,即邀请人发出要约邀请之后,一般可以任意取消它,而且无须承担责任。理由在于邀请人预先把成立合同的权利留给自己。但是,邀请人自愿放弃了取消邀请的权利,自当允许。

二、要约邀请有哪些种类

(一)要约邀请的分类有:

1、提出交易条件的要约邀请,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不仅向他人邀请发出要约,还提出了某些交易条件;

2、未提出交易条件的要约邀请。

三、要约邀请是法律行为吗

要约邀请是法律行为。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属于法律行为。一般可以任意取消它,而且无须承担责任。理由在于邀请人预先把成立合同的权利留给自己。但是,邀请人自愿放弃了取消邀请的权利,自当允许。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20日 11:4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要约邀请相关文章
  • 预约合同对当事人是否具有约束力
    此前,我国法律未明确规定预约合同的效力也未规定违反预约的法律责任,《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确认了预约合同的法律效力,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该解释第2条规定:“当事人签订认购书、订购书、预订书、意向书、备忘录等预约合同,约定在将来一定期限内订立买卖合同,一方不履行订立买卖合同的义务,对方请求其承担预约合同违约责任或者要求解除预约合同并主张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认购书、订购书、预订书、意向书、备忘录等文件在过去由于效力不明确,人们认为其约束力不足而签订较为随意,是否履行也比较随意。在《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生效后,这些文件均被明确定性为预约合同,违反这些文件同样要承担违约责任,因此,今后签订此类文件一定要慎重。一、预约合同能否强制履行对于需要分情况讨论:(一)对于违反将进行谈判的预约,不能继续履行。该类预约合同的内容不完善,对将来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的重要条款没有具体的协议,当事人之间一旦缔结预约
    2023-04-02
    160人看过
  • 有效条件对遗嘱是否具有约束力?
    遗嘱可以附有效条件。遗嘱是当事人处理自己财产的意思表示,订立遗嘱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具有生效条件的遗嘱受法律保护。但在有条件的遗嘱中,所附义务不得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超过遗嘱继承人从遗嘱中获得的财产利益。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遗嘱继承或者遗赠附有义务的,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应当履行义务。无正当理由不履行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通过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的请求,取消其接受部分附义务遗产的权利。自书遗嘱的有效条件1、自书遗嘱是指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的遗嘱。2、《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四条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根据上述规定,自书遗嘱所规定的形式要件是:(1)遗嘱人亲笔书写,不能由他人代笔,也不能打印;(2)有本人签名,并注明年、月、日。同时,自书遗嘱也应具备其他形式遗嘱的基本要件:a、立遗嘱人有民事行为能力;b、立遗嘱人立遗嘱时,系亲自实施该民事行为;c、遗嘱内容是立遗嘱人的
    2023-07-02
    273人看过
  • 投标邀请书是不是要约邀请
    投标不是要约邀请,投标本质上是要约。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一)内容具体确定;(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第十五条【要约邀请】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为要约邀请。商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视为要约。一、什么是招标投标买卖招标投标是基本建设领域促进竞争的全面经济责任制形式。一般由若干施工单位参与工程投标,招标单位(建设单位)择优入选,谁的工期短、造价低、质量高、信誉好,就把工程任务包给谁,由承建单位与发包单位签订合同,一包到底,按交钥匙的方式组织建设。中国招标承包制的组织程序和工作环节主要有:(一)编制招标文件。建设单位在招标申请批准后,需要编制招标文件,其主要内容包括:工程综合说明施工图及说明、实物工程量清单、材料供应方式、工程价款结算办法、对工
    2023-04-11
    119人看过
  • 要约和是否邀请真的有区别
    所以要约和要约邀请的区别主要在于以下几点:1。要约是当事人自愿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直接以订立合同为目的;要约邀请是希望对方主动向自己提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2、要约必须包括未来可能订立的合同的主要内容。要约包括当事人愿意接受要约的意思,而要约邀请不包括当事人接受的意思。3、要约大多针对特定的相对人,所以要约往往采用对话和信函的方式,而要约邀请一般针对不特定的相对人,所以往往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手段。邀请和要约的区别要约邀请是当事人订立合同的预备行为,只是引诱他人发出要约,不能因相对人的承诺而成立合同。在发出要约邀请以后,要约邀请人撤回其邀请,只要没给善意相对人造成信赖利益的损失,要约邀请人一般不承担责任。那么邀约和邀约邀请主要有以下三点区别:1、要约是当事人自己主动愿意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以订立合同为直接的目的;要约邀请是当事人希望对方主动向自己提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2、要约必须包括将来
    2023-08-08
    363人看过
  • 邀请函是否符合邀约招标的要求?
    招标是否属邀约邀请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债券募集办法、基金招募说明书、商业广告和宣传、寄送的价目表等为要约邀请。因此,招标属于要约邀请。邀约招标的条件邀约招标应当是邀请招标,邀请招标也称选择性招标,是由采购人根据供应商或承包商的资信和业绩,选择一定数目的法人或其他组织(不能少于3家),向其发出招标邀请书,邀请他们参加投标竞争,从中选定中标供应商的一种采购方式。邀请招标的条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是这样规定的,《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第十一条、《政府采购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批准可以进行邀请招标:一是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或者抢险救灾,适宜招标但不宜公开招标的;二是项目技术复杂或有特殊要求,或者受自然地域环境限制,只有少量潜在投标人可供选择的;三是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费用占项目合同金额的比例过大的;四是受自然地域环
    2023-07-04
    111人看过
  • 要约邀请和要约邀请的异同点有哪些?
    1、效力不同。要约对要约人具有约束力,受要约人的承诺送达,合同即告成立;要约邀请可以任意撤回,不存在撤销的问题。2、目的不同。要约后,一旦相对人作肯定答复,则合同成立;要约邀请,则是唤起别人向自己发出要约或使自己能向别人发出要约的行为。3、内容是否明确具体。要约必须包含能使合同得以成立的主要条款;要约邀请不要求包含使合同得以成立的必要条款。4、针对对象不同。要约针对是对象明确而具体;要约邀请的对象则是不特定的大众。要约和要约邀请要约生效后应受到法律约束,要约邀请不具有约束力。要约一经发出,要约人在一定时期内就要受到一定的约束,不得随意撤回和撤销。如果要约人违反了有效要约,就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要约邀请只是当事人准备订立合同所采取的事实行为。这种行为只是邀请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即使他人作出承诺,也不能因此使合同成立。要约邀请人撤回邀请,一般也不承担法律责任。要约是要约人发出的希望订立合同的
    2023-07-02
    196人看过
  • 合同是否包括要约邀请
    合同不包括要约邀请。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要约和承诺是签订合同要经过的两个步骤。而要约邀请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并不属于合同订立程序,而属于合同前行为。要约,是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所作的意思表示。发出要约的人称为要约人,接受要约的人则称为受要约人、相对人或者承诺人。要约又称为发盘、出盘、发价、出价或报价等,是订立合同所必须经过的程序。要约的性质,是一种与承诺结合后成立一个民事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本身并不构成一个独立的法律行为。一般要约生效的时间如下:1.以对话方式作出的要约,在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所谓以对话方式作出的要约,是指当事人直接以对话的形式发出的要约。例如,当事人面对面地订立口头买卖合同,或者以通过电话交谈的方式订立合同。2.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要约,在到达相对人时生效所谓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要约,是指当事人以对话以外的形式发出意思表示。例如,采用邮件、传真
    2023-03-10
    290人看过
  • 要约邀请能否撤回
    可以。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要约人以确定承诺期限或者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二)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合理准备工作。《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三条【要约邀请】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债券募集办法、基金招募说明书、商业广告和宣传、寄送的价目表等为要约邀请。商业广告和宣传的内容符合要约条件的,构成要约。第四百七十五条【要约撤回】要约可以撤回。要约的撤回适用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第四百七十六条【要约不得撤销情形】要约可以撤销,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要约人以确定承诺期限或者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二)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合理准备工作。
    2023-06-15
    74人看过
  • 工作年限对员工是否具有约束力
    没有具体法律规定。但一般情况下,员工在企业无论工作多久,企业都不得无故辞退。且员工在一个企业工作十年以上可以签定无固定期合同,未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入职第2个月开始的双倍工资。劳动者满多少年工龄不能辞退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用人单位一般不得辞退。但劳动者存在以下情形,用人单位可以辞退: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其他。辞退主要由于用人单位通过各方面的综合考虑觉得员工不适合单位的岗位工作或者该员工在岗期间犯了无法弥补的错误导致公司遭受巨大损失而导致单位解聘该员工的状况。解雇也是非自愿解除劳动关系的一种。解雇从通俗的角度讲也称之为开除,主要由于员工在岗期间给公司造成一些过失性损失。而造成的终止劳动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
    2023-07-11
    481人看过
  • 商品房预售合同是否具有约束力
    商品房预售合同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合同无效的情况: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3、以法律形式掩盖违法目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商品房预售合同办理备案的程序商品房预售合同办理备案的程序是:网上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开发商在签订后30日内向房地产管理部门申请登记备案;经相关部门审核取得备案号,打印合同文本,买卖双方签字盖章,各持应拿的份数;合同签约完毕,经房地产管理部门审核返回备案号,备案成功。《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
    2023-07-05
    356人看过
  • 什么是要约邀请要被邀请的是什么?
    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债券募集办法、基金招募说明书、商业广告和宣传、寄送的价目表等为要约邀请。一、关于购房广告如何产生法律约束力的相关法律购房广告产生的法律约束力是:购房广告一般视为要约邀请,即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引诱他人发出要约但未因相对人的承诺成立合同;购房广告对房屋买卖合同的订立以及房屋价格的确定有重大影响的,应当视为要约。二、给对方发送合同文本是要约吗向对方发送合同文本是不是要约,要依据合同文本的内容而定,如果符合要约规定的,就是属于要约。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一)内容具体确定;(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为要约邀请。商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视为要
    2023-04-03
    473人看过
  • 要约邀请的法律效力有什么
    要约邀请的法律效力是,如果要约邀请给善意相对人造成信赖利益的损失,要约邀请人需承担相应责任。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三条规定,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标说明书商业广告和宣传的内容符合要约条件的,构成要约。一、要约和要约邀请承诺1、要约的效力。要约以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快速通讯方式作出的,承诺期限自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开始计算。自要约实际送达给特定的受要约人时,要约即发生法律效力,要约人不得在事先未声明的情况下撤回或变更要约,否则构成违反前合同义务,要承担缔约过失的损害赔偿责任。需明确一点,到达是指要约的意思表示额观上传递到受要约人处即可,而不管受要约人主观上是否实际了解到要约的具体内容。例如,要约以电传方式传递,受要约人收到后因临时有事未来得及看其内容,要约也生效。2、承诺的效力。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将近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
    2023-03-26
    346人看过
  • 邀请函中的邀请是约会还是邀请?
    广告里一般说的是邀约,即要约邀请。如果广告中有具体和明确的条款可以构成要约。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三条规定,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债券募集办法、基金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和宣传、寄送的价目表等为要约邀请。商业广告和宣传的内容符合要约条件的,构成要约。第四百七十二条规定,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内容具体明确;(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要约和要约邀请的区别1、要约是当事人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以订立合同为直接目的;要约邀请是希望对方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2、要约大多数是针对特定的相对人的,往往采用对话和信函的方式;而要约邀请一般是针对不特定的相对人的,故往往通过电视、报刊等媒介手段。3、要约的内容必须具备足以使合同成立的主要条件,如明确的标的额、标的物数量、质量
    2023-08-15
    416人看过
  • 村委会出具的证明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
    书证,是以文字、符号、图案等所记载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来对案件事实进行证据的书面文件或其他物品。根据制主体的不同,可将书证分为公文书证和私文书证。公文书证是指国家机关或者其他公共事务管理组织在其法定职权或法律授权的范围内,依照一定的程序和格式所制的公务文书。请病假要出具什么证明劳动法没有明确规定请病假的手续,一般以医疗机构诊断和休假证明作为依据的。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员工不免发生身体不适需要请病假的情况。员工要请带薪病假,需要根据不同用人单位的不同规章制度而准备材料。通常需要准备的材料有:1、就诊医院出具的病休证明或住院证明(病休证明有医师签名+医院公章)。2、请假条(或者企业其他的类似证明)。3、就诊记录、挂号单等(有些企业不需要)。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者患病或
    2023-07-06
    87人看过
换一批
#合同订立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要约邀请又称为“要约引诱”,它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要约邀请是当事人订立合同的预备行为,只是引诱他人发出要约,不能因相对人的承诺而成立合同。 要约邀请原则上不具有实质拘束力,但要约邀请中承诺交易条件或其条件不变的,要约邀请就具有... 更多>

    #要约邀请
    相关咨询
    • 当事人对邀请要约行为具有约束力吗
      浙江在线咨询 2023-11-07
      当事人邀请要约的行为表现是: 1、发送商品价目表; 2、发出拍卖公告、对拍卖物的宣传介绍或者宣布拍卖物的价格; 3、发出招标通知或者招标公告; 4、向社会发出招股说明书; 5、发放符合条件的商业广告等。
    • 邀请人的要约是否有法律效力
      澳门在线咨询 2021-04-06
      对于不少人来讲,这个问题显得很陌生,但在交易之前又少不了要约邀请。将在下文中,为大家讲述要约邀请有哪些法律效力。 合同法实施十余年来,理论及实务界几乎都不讨论要约邀请的法律效力。虽然合同法第十五条规定“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但学说上基本一致的观点是要约邀请不是意思表示,而是事实行为,要约邀请本身无任何法律意义,不发生法律上的效果。更有学者认为,要约邀请不仅不具有法律效力,而
    • 合同中的要约邀请是否属于要约邀请
      山东在线咨询 2021-12-26
      要约邀请不是合同的一部分。根据有关法律,要约和承诺是签订合同的两个步骤。要约邀请是合同前的行为,即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如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债券募集方式等。
    • 行政复议是否具有约束力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8-21
      认为符合条件,申请司法行政机关参加资格考试,司法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2001年10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国家司法考试实施办法(试行)》第14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能报名参加考试,已经办理报名手续的,报名无效:①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②曾被国家机关开除公职,或曾被吊销律师执业证的;③依本办法第18条的规定,曾被处以2年内或终身不得报名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处理的。
    • 要约对要约人有拘束力吗
      重庆在线咨询 2024-09-18
      要约生效后,对受要约人不产生法律拘束力,受要约人并没有必须承诺的义务,而是仅仅获得了承诺的权利。 因为任何人都不得单方给他人设置义务,如果使要约对受要约人有拘束力的话,相当于是要约人单方为受要约人设定了义务,这显然违背法律的基本精神。实践中应当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