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指的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2-23 08:41:52 329 人看过

1.客体要件。

客体要件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这是投毒罪同使用投毒方法实施的故意杀人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根本区别之所在。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其一,行为人投放的必须是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害人的生命、健康或牲畜、禽类、水产养殖物安全的危险物质。其中,毒害性物质是指含有毒质甚至腐蚀性的有机物或者无机物,如砒霜、敌敌畏、氰化钾、西梅脱、硝酸、硫酸、1059剧毒农药等;放射性物质是指通过原子核裂变时放出的射线发生伤害作用的物质,如镭、铀、钴等放射性化学元素;传染病病原体是能够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如炭疽、霍乱等传染病病菌、病毒。鸦片、大麻、吗啡等虽然也是毒物,但不包括在投毒罪的毒物之中。

其二,投放行为必须危害公共安全。即该行为已经对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或者牲畜和其他财产造成严重威胁或严重损害后果。或者己威胁到不特定多人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2.本罪是危险犯,其成立并不需要出现不特定多数人的中毒或重大公私财产遭受毁损的实际结果,只要行为人的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即有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存在即可。如左某因工作和家属安排等问题与领导龙某发生矛盾,由对龙的不满情绪发展到投毒报复。某日,左某从家里存放的三种农药中选择了毒性较低的杀虫咪,用青毒素瓶装了一瓶,趁龙家元人之机,投放在龙家的饮水缸里。由于龙的妻子及时发现,未造成后果。此案中,左某由不满发展到投毒报复,主观上具有投毒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将农药杀虫咪投放到龙家水缸内的行为,由于龙某上有老母下有妻女以及亲友等。这些人(还包括家禽、牲畜等财产)都可能受到毒害,因此,左某投放毒物的行为虽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但足以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以及家禽、牲畜等财产的安全,已构成投毒罪。

3.投放行为的主要方式:一是将危险物质投放于供不特定人饮食的食品或饮料中;二是将毒物投放于供人、畜等使用的河流、池塘、水井等中;三是在一些公共场所释放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成为本罪主体。根据本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投毒罪,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4.犯罪的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所谓故意,也就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投毒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有可能造成不特定的多人死伤或公私财产的大量损失,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投毒的动机可以是各种各样,但不同的动机并不影响定罪。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3日 09:3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犯罪构成相关文章
  • 构成危险物质投放罪的条件有哪些
    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成立条件是: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犯罪主体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一、失火罪怎么界定失火罪的构成要件:1、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2、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3、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4、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失火致人重伤、死亡或者致使公私财物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二、怎么样构成决水罪?决水罪的构成要件: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决水行
    2023-04-10
    289人看过
  • 投放危险物质罪中的危险物质
    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构成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客体要件。客体要件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第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第三,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成为本罪主体。根据本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投毒罪,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第四,主观方面。犯罪的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所谓故意,也就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投毒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有可能造成不特定的多人死伤或公私财产的大量损失,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投毒的动机可以是各种各样,但不同的动机并不影响定罪。一、一般非法邮寄爆炸物罪的构成要件有什么?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
    2023-06-19
    392人看过
  • 投放危险物质罪的主观构成要件和客观构成要件?
    投放危险物质罪的主观要件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投毒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有可能造成不特定的多人死伤或公私财产的大量损失,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客观要件是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一、非法储存爆炸物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一)客体要件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同时还侵犯国家的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物质管理制度。本罪是涉及到危险对象的犯罪,但并不表现为对这种对象的破坏,也不具有投放危险物质等罪一经实施即会同时造成多人死伤或公私财产广泛破坏的特点。将其归入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就在于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一旦被犯罪分子控制,有可能危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国家财产的安全,给社会治安留下极大隐患。由于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物质其自身
    2023-03-07
    291人看过
  • 如何判断危险物质投放是否虚假罪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构成要件:1、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2、本罪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3、本罪在主观上是故意;4、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怎么样判断是否构成抢劫危险物质罪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共安全和公民的人身权利。本罪的犯罪对象是枪支、弹药、爆炸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的规定,枪支,是指以火药或者压缩气体等为动力,利用管状器具发射金属弹丸或者其他物质,足以致人伤亡或者丧失知觉的各种枪支,包括军用枪支、民用枪支和公务用枪;弹药是指供上述枪支所用的各种弹药;爆炸物是指军用的或者民用的各种爆炸品如雷管、炸药、雷汞等。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所有者、持有者或保管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将枪支、弹药、爆炸物抢走的行为。暴力,是指对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所
    2023-07-06
    298人看过
  • 应如何认定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
    1、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2、主观要件:主观方面是故意;3、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4、客观要件:表现为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判几年?根据刑法修正案(三)第8条的规定,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三、危险品的运输有什么要求?危险品物流不同于一般物流,它是一项技术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主要特点集中在:品类繁多,性质各异;危险性大;运输管理方面的相关规章、规定多;仓储场地专储;专业性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第八十条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第二条的规定,需要进行危险品运输的车辆,应向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取得道路运输许可。未取得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许可,擅自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
    2023-07-10
    217人看过
  •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会判缓刑吗
    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投毒怎么判罪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二、传播疫情谣言会受到法律制裁吗?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
    2023-02-28
    201人看过
  •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既遂判刑规定是什么?
    律师解答:两种情形。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量刑标准有两种情形:1、犯该罪,如果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会被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2、犯该罪,如果造成了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本罪的客观方面是编造虚假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4-05-02
    363人看过
  • 犯了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既遂一般怎么判
    犯了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既遂一般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既遂一般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是指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4-05-07
    413人看过
  •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与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界限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与投放危险物质罪,都是以投放危险物质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客体要件、犯罪手段是相同的。二者的区别是:(1)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故意犯罪,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是过失犯罪,二者对危害结果的态度是根本不同的。(2)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在客观上以造成法定的严重后果作为构成犯罪的必备要件,未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物遭受重大损失的,不构成犯罪。投放危险物质罪只要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投毒行为,不论是否造成严重后果,都作犯罪处理。(3)投放危险物质罪有既遂、未遂之分,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是过失犯罪,不存在犯罪未遂。(4)主体要件责任年龄不同。投放危险物质罪年满14周岁即可构成,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年满16周岁才负刑事责任。一、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犯罪构成是什么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犯罪构成如下: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客观要件本罪在客
    2023-03-19
    464人看过
  • 构成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要满足什么条件
    构成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需要满足以下条件:犯罪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4-05-15
    384人看过
  • 什么行为会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
    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故意投放毒等危险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一)客体要件。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这是本罪同使用投毒方法实施的故意杀人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根本区别之所在。(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用投放毒物等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投放危险物质罪是危害犯,其成立并不需要出现不特定多数人的中毒或重大公私财产遭受毁损的实际结果,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投放毒物的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就构成本罪。(三)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成为本罪主体。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投毒罪,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四)犯罪的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所谓故意,也就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投毒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有可能造成不特定的多人死伤或公私财产的大量损失,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2023-03-13
    283人看过
  •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是如何构成的?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是由下列要件构成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主观方面是过失;客观方面是实施了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并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一、如何判断是否构成过失爆炸罪过失爆炸罪的构成要件:1、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上是过失;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过失导致爆炸,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3、主体要件: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4、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二、失火罪主要有哪些构成要件失火罪的构成要件为: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
    2023-06-23
    252人看过
  • 虚假危险物质罪构成条件有哪些
    以下要素会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客观方面表现为是指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中国对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量刑标准是怎构成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是指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
    2023-07-31
    286人看过
  • 投放危险物质罪的主要构成要件主要有哪些
    投放危险物质罪的主要构成要件有: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主体为一般主体。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一、放火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指的是什么放火罪的犯罪构成要件:1、犯罪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财产安全;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3、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其他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二、投毒到陌生人家是犯什么罪投毒到陌生人家触犯投放危险物质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
    2023-06-25
    244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犯罪构成
    相关咨询
    • 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特征是什么,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特征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14
      一、什么叫投放危险物质罪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以及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对投毒罪进行了修订,将投毒罪改为投放危险物质罪,包含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行为,同时取消投毒罪这一罪名。二、投放危险物质罪有什么特征(一)犯罪客体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 什么是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的构成
      湖北在线咨询 2021-12-21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构成满足以下要素:1、主要要素:主体为一般主体;2、.主观要素:主观过失;3、.对象要素:对象是大多数人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4、.客观要素:表现为行为人投放毒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
    • 刑法规定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构成要件是什么,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的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3-06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中毒,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构成要件是什么?法律为你解答疑惑。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引起中毒,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
    • 满足什么要件构成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有没有规定?
      福建在线咨询 2023-11-17
      只要当事人是达到了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并且主观方面是故意去放虚假危险的物质,就有可能构成此罪。投放虚假危险物质和投放危险物质是有所区别的,因为是虚假的危险物质,所以本质上不会按照真的危险物质那样造成严重的威胁,但是会造成恐慌,因此判刑也是非常重的。
    • 投放危险物质罪需要哪些犯罪构成?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2-10
      投放危险物质罪需要以下犯罪构成: 1、投放危险物质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 3、犯罪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4、客观方面即投放有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