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劳动争议案件超过了仲裁时效,仲裁委裁定不予受理,而法院以其未超过诉讼时效受理,那么,劳动法第八十二条对仲裁时效为六十天的规定就失去了意义。
《劳动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三十条规定:“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法院对劳动仲裁时效已过怎样认定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后超过一年申请劳动仲裁的,就超过仲裁时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
劳动仲裁时效过长应对策略:相关法律规定与解决方法
388人看过
-
仲裁申请已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的时效
362人看过
-
仲裁时效对劳动关系的影响规定
139人看过
-
劳动仲裁委可否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相关法律规定
227人看过
-
仲裁劳动纠纷后诉讼时效的相关规定
294人看过
-
仲裁时效已过的法律后果
293人看过
仲裁,是指将争议提交给争议之外中立的第三方,由其对当事人的纠纷居中调解,并作出裁断的行为。根据适用对象不同,仲裁可分为民商事仲裁、海事仲裁、国际争端仲裁等。劳动争议仲裁是仲裁制度中的一种,旨在解决劳动纠纷。劳动争议仲裁既具有仲裁制度共有的某... 更多>
-
相关规定劳动仲裁诉讼时效的规定山西在线咨询 2021-06-30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劳动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三十条规定:"当
-
劳动仲裁法定追诉时效期限相关法律规定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12关于劳动仲裁法定追诉时效期限的相关法律规定,如下: 1、《劳动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2、劳动争议案件诉讼时效与仲裁时效的关系是: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就丧失了请求法院保护民事权益的权利的法律制度。仲裁时效
-
劳动仲裁时效已过,法院如何认定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已经届满该怎么办贵州在线咨询 2022-03-07怎么判断仲裁时效已过对于法院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劳动者去请求仲裁因时效问题不予受理,劳动者还可以尝试其他办法,如果当事人能够证明在申请仲裁期间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申请仲裁期间中断:(—)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二)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三)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所以,对于劳动者一直奔波无处寻求帮助,或者与单位协调的情况下,法院应当认定仲裁期间中断。从对方当事人明确拒
-
有关劳动仲裁裁决书时效规定的法律文书陕西在线咨询 2023-01-02劳动仲裁裁决书的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为二年;劳动仲裁裁决书生效后,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申请强制执行,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期限为二年。《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
劳动仲裁法对劳动时效有什么规定湖南在线咨询 2021-12-24劳动仲裁规定时效的意义: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有利于正确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其他。劳动争议仲裁申请的时效期为一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犯之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