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战略投资者变相圈钱,监管尚缺乏有效手段
《经济参考报》11月11日刊登记者专稿说,由于当前东北一些改制国企享有国家给予的一系列特殊政策,使某些国企改制的参与者将此视为一笔巨额财富,往往将国家政策给予职工的优惠据为己有。他们通过套取改制补偿金,低价和解企业债务等方式,轻易获取数倍的高额利润,最后再选择时机撤离资金拂袖而去。广大改制国企职工担心:这些所谓的战略投资者参与国企改制的真实目的是为了变相圈钱。
东北某国有大型纺织企业是该地区较早实现上市的国有企业,该企业因连续3年亏损于今年曾被停止交易。该上市公司于2004年开始被迫走上改制之路。这时,一家民营企业以委托经营的方式入主了这家亏损的国有上市公司。按照民营企业与政府的协议约定,政府有义务将上亿元的补偿资金打入民营企业账户,作为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改制成本。最终他们只花了政府补偿金的一半用于安置职工,其余约数千万元应逐年发放的内退企业职工养老和冬季取暖费被他们从企业账户上划走。另据了解,这家改制国企的新东家自入主以来除了提供过1亿元的信用证担保外,基本未向企业注入过资金,相反却不断地变卖这家国企的生产设备和资产,并将所得资金转走他用。由于新的入主方压缩了生产,改制后这家国有纺织企业职工大批下岗,生活窘困,而被入主方占用的数千万元补偿金则更加重了职工对未来生活的担心。
东北某省国资委的一位负责人表示,目前国家对上市公司改制的监控,还缺乏有效手段,主要还是靠战略投资者的个人诚信做保证。在这种体制下如果投资者是一个不讲诚信的人,也只有通过法律法规来约束他的行为。但这位负责人同时也承认,任何严厉的处罚措施也只是事后监督,如果那时已造成了损失将可能是无法挽回的。
-
警惕安全管理“三高”现象
102人看过
-
购二手房须警惕“三假”现象
259人看过
-
我国政府招商引资之怪现象
363人看过
-
再就业工作要警惕“泡沫现象”
267人看过
-
国家赔偿金存在“用不出去”的怪现象
101人看过
-
企业改制中存在的违法现象及对策
434人看过
国有企业改制,是指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及国有控股企业(不包括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改制为国有资本控股、相对控股、参股和不设置国有资本的公司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或中外合资企业,即改变原有国有企业的体制和经营方式,以便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 更多>
-
-
国企改制前的企业法人浙江在线咨询 2022-08-10国有企业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具体表现在: (1)干部和人员的终身雇佣制; (2)国家或地方财政出资设立; (3)没有股东约束,只有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导致追求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动机不足。 所谓国企改制,是指将国有企业改制为企业法人,即有独立的董事、监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突破国企改制三大难题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推进
-
国有企业国有改制与现有企业有什么区别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05国企改革前,原国有企业的国家所有的性质改制后变成了混合所有制企业,其股东由国资管理部门和其他非国有股东组成,一般为国有控股企业,其性质已不再是纯国有企业,也不是纯私有制企业。改制后,其主人是股东大会,股东大会行使最高权力。股东以持有股权数进行投票决定公司的重大事务。所述是我的回答,国有改制企业后的性质,的答案
-
国企改制企业的如何处理广西在线咨询 2022-08-081、员工月平均工资高于企业月平均工资3倍或3倍以上的,可按不高于企业月平均工资3倍的标准计发。企业经营者也应按照上述办法执行。 2、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员工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按企业月平均工资计发;国有企业严重资不抵债,不再具备继续生产经营条件,可以申请破产。 注意: 1、支付形式要求企业以现金支付给员工作为解除长期劳
-
国有企业改制的方案制定西藏在线咨询 2022-03-13国有企业改制的方案制定: (一)国有企业改制采取重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合资、转让国有产权和股份制等多种形式进行,包括转让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国有股权或者通过增资扩股来提高非国有股的比例等,必须制订改制方案。 (二)国有企业改制方案可由改制企业国有产权持有单位或主管部门制订,也可由其委托改制企业或者中介机构制订,但向本企业经营管理者转让国有产权的改制方案不得委托该改制企业制订。 (三)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