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规定的打架受伤后应该如何处理
法律规定的打架受伤后应该处理的方式如下:
1.及时报警,并申请伤情鉴定,明确双方责任;
2.向对方主张民事赔偿责任,涉嫌犯罪的可追究其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二、打架民事赔偿诉讼时效
打架民事赔偿诉讼时效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打架民事赔偿标准是什么
打架民事赔偿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诉讼时效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n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受伤严重的一方,打架后应该如何处理?
190人看过
-
被打伤后私闯民宅打架应该如何处理
200人看过
-
打架时刀伤人,应该如何依法处理?
414人看过
-
打架后对方未受伤住院,应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452人看过
-
打架后受伤,该怎么应对
172人看过
-
轻伤鉴定程序打架案件应该如何处理
252人看过
-
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打架斗殴一方轻微伤一方受伤一方受伤该如何处理河南在线咨询 2022-01-23首先,您与对方发生争执并殴打起来,如果最终认定您所为并造成对方轻伤以上的,您是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 如果致人轻微伤以下的,对方可以要求公安机关对您进行罚款,拘留。 其次,对方认为是您殴打导致受伤,需要拿出证据,公安机关也会根据你们的笔录和案件事实来认定本案中各自责任。 再次,建议您积极寻找证人并与公安机关沟通,证明对方受伤并非您及家人所致,以此来减轻或者免除您的责任。 最后,如果最终认定对方受伤系
-
双方打架受伤的话如何处理重庆在线咨询 2022-11-131、公安机关受理伤害案件后,需要做伤情鉴定的,应当在24小时内开具伤情鉴定委托书,由被害人到公安机关指定的鉴定部门进行伤情鉴定。 2、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的,立为治安案件处理。认定“轻微伤害”,必须有县级以上医疗单位的伤情诊断证明或法医鉴定。被害人到医院就医的,公安机关办案部门应当及时收集、调取医院的诊断证明。 3、对于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充分的轻微伤害案件,公安机关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
-
打架处罚金额应该如何规定?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13《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打架治安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殴打他人的; 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
-
夫妻吵架打架受损该如何处理?北京在线咨询 2023-03-03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
在校生在学校打架受伤的该如何处理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1-09由实际侵权人承担责任,校方可能承担部分责任,可起诉要求赔偿,民事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受害方可在提起民事赔偿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