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逃逸致人死亡是如下的情形:
1、肇事人造成交通事故后,被害人因交通事故死亡,肇事人为逃避刑罚而逃离现场的情形;
2、肇事人造成交通事故后,致被害人遭受严重损害,被害人因肇事人未及时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判定
必须满足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要件,因逃逸致人死亡”是交通行为在情节上的加重。因此,认定“因逃逸致人死亡”首先得满足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成立,而这包括三方面:
(1)必须以交通肇事行为的发生为前提。
(2)行为人必须在行为发生后积极实施逃逸。
(3)行为人逃逸有一定的主观动机。
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
交通肇事者的逃逸行为与被害人死亡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因逃逸致人死亡怎么认定,因逃逸致人死亡定什么罪?
88人看过
-
逃逸致人死亡和致人死亡后逃逸量刑有何不同
199人看过
-
逃逸致人死亡和死亡后逃逸的区别
216人看过
-
浅析“因逃逸致人死亡”之内涵
237人看过
-
对因逃逸致人死亡作何理解
388人看过
-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后逃逸与交通事故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区别
492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如何理解因逃逸致人死亡与因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犯罪构成辽宁在线咨询 2022-01-24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是刑法修订后关于交通肇事罪增加的加重处罚情节,如何理解因逃逸致人死亡,刑法理论界和实务部门有不同认识。有的认为,因逃逸致人死亡包括故意杀人在内,但应该将因逃逸致人死亡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情形排除在刑法第133条之外;有的认为,这一规定包括过失和间接故意致人死亡(即行为人肇事后逃逸,对被害人死亡持放任态度),但不包括直接故意杀人;有的认为,该规定仅限于间接故意致人死亡,即行为人交通
-
因故意逃逸致人死亡逃逸什么概念四川在线咨询 2022-06-10因逃逸致人死亡是如下的情形: 1、肇事人造成交通事故后,被害人因交通事故死亡,肇事人为逃避刑罚而逃离现场的情形; 2、肇事人造成交通事故后,致被害人遭受严重损害,被害人因肇事人未及时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
有哪些行为算是逃逸致人死亡天津在线咨询 2023-07-01判断一行为是否属于因逃逸致人死亡,首先要看这一行为是否属于交通肇事后逃逸,如果该行为不属于交通肇事后逃逸。当然谈不上因逃逸致人死;如果该行为属于交通肇事后逃逸,则需要进一步分析逃逸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是判断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关键所在。如果死亡结果与逃逸行为无关,即无论行为人逃逸与否、救助与否,均不影响被害人死亡。则不应认定为因逃逸致人死亡,只能按一般交通肇事后逃逸处理;如果行为人的逃逸行
-
-
理解“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上海在线咨询 2025-02-03交通肇事逃逸和逃逸致人死亡是非常复杂的情况,在司法实践中定罪量刑的结果也不尽相同。因此,同一犯罪情节在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常常存在矛盾的观点。本文将从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形式对这一规定进行简单的分析,对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案件如何定罪问题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 如何理解“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 当前,在刑法理论上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