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离婚后能够让对方付多少抚养费
离婚后对方付抚养费有以下情况:
1.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按照固定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按月给付;
2.没有固定收入的按照全年的总收入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适当的情况比例能够提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四十九条
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
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二、离婚后对方不支付抚养费怎么处理
离婚后对方不支付抚养费的处理方法:
1、双方协议离婚的,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不支付抚养费,另一方能够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原协议约定为证据,请求法院判令对方履行其应尽的义务。
2、双方诉讼离婚的,一方不执行法院判决应给付的抚养费,另一方能够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
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三、离婚后是否能够不支付小孩抚养费
离婚后不能够不给抚养费,除非双方协商一致不给付抚养费是能够的。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父母有抚养和教育子女的义务。
孩子的抚养费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且子女的抚养费一般为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
若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能够依据当年总收入或者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
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八十五条 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n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
对方抚养离婚后的孩子需要支付多少费用?
493人看过
-
没有离婚孩子抚养费能够要求对方支付吗
221人看过
-
抚养费问题:离婚后女方需支付多少?
332人看过
-
离婚后女方在哪些情况下能够不付抚养费
306人看过
-
离婚女方要付抚养费吗,要给多少抚养费
393人看过
-
离婚怎么付对方抚养费
442人看过
-
离婚后子女改姓男方能够不付抚养费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3-08-25父母不得因子女变更姓氏而拒付子女抚育费,为抚养子女一方的,仍然应当支付抚养费。《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 规定: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
离婚后对方不让起诉的话抚养费要多少?山西在线咨询 2023-07-301、我国法律规定,离婚的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仍然有抚养的义务,如果有一方不履行义务,便意味着违反法律,如果不支付子女抚养费的,可以向法院起诉,申请强制执行。 2、《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
-
-
离婚男方需要付多少抚养费,多少抚养费,多少抚养费海南在线咨询 2022-02-18离婚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当双方都同意离婚的情况下可以协议离婚,协议内容主要是需要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置、孩子抚养权的分配以及一些约定内容,然后就带上协议书、身份证明、结婚证到当地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即可,快速、方便、简单。如果是一方或者双方不愿意离婚,或者双方都愿意离婚,但是对财产问题、孩子抚养权问题无法达成一致,存在争议,那么只能选择诉讼离婚。诉讼离婚的特点就是程序复杂、时间漫长,第一次诉讼还可能离
-
抚养费协议应该让对方支付多少四川在线咨询 2022-07-2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规定: 1、有固定收入的,其抚养费按照月总收入的20~30%的支付,对于在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具体数额原则掌握在800~2000元/月。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 2、高收入的人群。按照上述所说比例计算高于上述幅度的,可突破上述幅度,如无特殊情况,一般不超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