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取得居住权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根据合同取得居住权。例如,承租人根据租赁合同取得租赁房屋的居住权。二是依法直接取得居住权。未成年子女有权住在父母家里。三是依照遗嘱等法律行为取得居留权。房屋所有人可以立遗嘱为他人设定居住权。第四,居住权是通过取得时效程序取得的。第二,居住权取得的限制是什么?取得限制,又称有效占有,是指动产的所有人或者其他财产权利,在动产的所有人或者其他财产权利被独立、和平、公开占有一段时间后取得的事实。取得时效制度起源于古罗马法。取得时效和诉讼时效构成了传统民法的时效制度。根据各国民法的相关规定,取得时效必须具备一定的构成要件才能生效。取得时效的构成要件可以分为普通取得时效和特殊取得时效。取得时效效力成立后,占有人一方面取得占有权和其他物权的所有权,另一方面原财产所有人丧失所有权和其他物权。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根据财产的性质,取得时效分为一般时效、短期时效和长期时效。(1)一般处方一般在20-30年内完成。比如,房屋所有权、土地使用权等房地产时效可以确定为25年。(2)短期处方一般在5-10年内完成。动产按其性质可分为未登记所有权和登记所有权。未登记动产所有权的取得期限为五年。取得动产登记所有权的期限为十年。(3)土地、山林、荒地等房地产的长期时效一般为30-40年。也就是说,集体所有的土地、山林(包括荒山)和荒滩在30-40年内都可以取得,因为土地、山林、荒滩等不动产属于自然资源产权,一旦取得所有权,也是非常重要的生产资料产权,他们可以终身享受,一旦失去,也很难挽回损失,因此应适用长期限制期。但是,集体所有的土地、山林(含荒山)、荒滩的个人所有权不受取得时效的限制。(4)中国特色取得时效的效力取得时效期限届满时,权利的取得不是自然发生的。只有当占有人援引取得时效时,占有人才能取得权利,而原权利则丧失权利。占有人不主张时效权的,其所有权仍不归占有人所有。法院不得依职权援引取得时效。关于取得时效的溯及力。理论界有不同的观点:一种是追溯。占有人因取得期限届满取得所有权的,自占有开始之日起,视为所有权人。另一种观点否认追溯力。笔者赞同后一种观点,因为取得时效的所有权只有在取得时效的所有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才能取得。如果不满足其中一个要求,则无法获得所有权。占有人因限制取得所有权的,所有人或者第三人有充分证据证明占有人不具备取得限制的全部条件的,应当撤销占有人的所有权。因此,取得处方所有权不具有溯及力,这更符合我国国情。
-
法律规定监视居住住哪,监视居住的监督规定是什么?
107人看过
-
什么是居住权?居住权如何设立
129人看过
-
居住权可以继承吗什么是居住权
451人看过
-
简述物权中居住权的规定
453人看过
-
2023民法典的居住权的转让、继承和设立居住权的住宅出租有什么规定
161人看过
-
监视居住遵守什么规定,违反监视居住规定的处理
99人看过
居住权是《民法典》物权编新增的用益物权的种类。居住权是指权利人为了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按照合同约定或遗嘱,在他人享有所有权的住宅之上设立的占有、使用该住宅的权利。 居住权作为用益物权具有特殊性,即居住权人对于权利客体即住宅只享有占有和使用的... 更多>
-
法律规定居住权认定的依据是什么香港在线咨询 2023-01-06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条规定,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第三百六十七条,设立居住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 第三百六十八条,居住权无偿设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设立居住权的,应当向登记机构申请居住权登记。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
-
什么是居住权居住权如何设立四川在线咨询 2023-04-12居住权是指权利人为了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而按照居住权合同约定,对他人享有所有权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权利。除当事人直接另有约定的,居住权一般无偿设立。此外,设立居住权应当申请登记,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条 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八条 居住权无偿设立,但是当事人另有
-
设有居住权的住宅能出租吗,法律的规定是什么湖南在线咨询 2023-11-28一般,设有居住权的住宅不能出租,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居住权,是用益物权的一种,指对他人所有的住房及其附属设施占有、使用的权利。设立居住权,可以根据遗嘱或者遗赠,也可以按照合同约定。
-
没有产权证是否有居住,具体的规定是什么西藏在线咨询 2023-12-04没有产权证没有居住权,居住权由房屋所有权人为他人设立。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具有人身专属性,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等权利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
居住权怎么确定房屋居住权浙江在线咨询 2022-11-15房屋的居住权按照当事人之间的合同确定。 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规定,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设立居住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 居住权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住宅的位置; (三)居住的条件和要求; (四)居住权期限; (五)解决争议的方法。 居住权无偿设立,但是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