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他人专利,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属于情节严重,应当以假冒专利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二)给专利权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
(三)假冒两项以上他人专利,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值得指出,这里的非法经营数额,是指行为人在侵犯知识产权行为过程中,制造、存储、运输、销售侵权产品的价值。已销售的侵权产品的价值,按照时间销售的价格计算。制造、存储、运输和未销售的侵权产品的价值,按照标价或者已经查清的侵权产品的实际销售平均价格计算。被侵权产品没有标价或者无法查清其实际销售价格的,按照被侵权产品的市场中间价格计算。此外,多次实施侵犯专利权行为,未经行政处理或者刑事处罚的,非法经营数额、违法所得数额或者销售金额累计计算。
一、外观设计专利侵权标准是什么
判断是否构成侵犯外观设计专利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确定外观设计的保护范围,应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专利产品的外观设计为准,对外观设计的简要说明可以用于理解该外观设计的保护范围。
(1)外观设计专利权人在侵权诉讼中,应当提交其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图”,说明其外观设计保护的独创部位及内容;专利权人在申请外观设计专利时已向中国国家专利行政部门提交“设计要点图”的,专利档案可以作为认定外观设计要点的证据。
(2)外观设计专利权人请求保护色彩的,应当出具中国国家专利行政部门认可的相关证据,用以确定外观设计的保护范围。
(3)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应当排除仅起功能、效果作用,而消费者在正常使用中看不见或者不对产品产生美感作用的设计内容。
(二)审查被控侵权产品与专利产品是否属于同类产品,不属于同类产品的,不构成侵犯外观设计专利权。
综上所述。
-
侵犯专利权如何构成侵权?
482人看过
-
技术特征相同是否构成侵犯专利权
404人看过
-
专利侵权构成假冒专利罪吗?
283人看过
-
销售专利产品是否构成侵权
284人看过
-
委托生产侵犯专利权商品构成犯罪吗
440人看过
-
在专利侵权纠纷中哪些情形不构成侵犯专利权
134人看过
专利侵权是指行为人没有经过专利权人的许可,以生产经营或者谋取一定的利益为目的,实施了依法受保护的他人的有效专利的违法行为。 1、未经许可制造专利产品的行为; 2、故意使用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 3、销售、许诺销售未经许可的专利产品的... 更多>
-
在申请日期之后实施专利的行为,是否构成侵犯专利权,是否构成侵权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14针对该时间区间实施专利的行为是否构成专利侵权呢?剖析如下。这里面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构成专利侵权,理由是:被控实施专利的行为是发生在专利申请日之后,按照专利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该条款规定了专利权的有效期限均自申请日开始计算。在专利申请日之后实施专利的行为,是在专利的有效期限内实施专利的行为,在未经专利权
-
侵犯专利权构成犯罪的具体条件海南在线咨询 2022-11-07假冒他人专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这是指单位或者个人侵犯他人专利权,假冒他人专利违法所得数额累计达到10万元以上。 (二)给专利权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五十万元以上的;这里的“直接经济损失”,是指由于行为人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导致的专利权人直接的财产损毁、减少的实际价值,不包括间接经济损失。 (三)假冒两项以上他人专利,非
-
专利侵权构成假冒专利罪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11-08单位可以构成假冒专利罪。假冒专利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的主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条规定,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一十三条至第二百一十九条之一规定的罪行的,对单位处以罚金,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本节各条的规定处以罚款。
-
哪些行为会构成专利侵权犯罪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08现在的刑法规定专利侵权犯罪,是假冒专利有可能构成犯罪,实际上并没有非法使用他人专利。而真正偷偷地非法使用了他人专利,而密密偷瞒着,并不会构成专利侵权罪,是知识产权经济侵害。也就是说,在知识产权财产保护方面,真正实施偷盗的不会定罪,实际没有偷盗而说了偷盗的,才可能被定罪!真贼逍遥法外,假贼坐牢!啊呵。
-
阻止专利审批是否构成侵权广西在线咨询 2022-11-08阻止专利实施不属于侵权: 专利侵权为以下情况: 1、未经许可制造专利产品的行为; 2、故意使用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 3、销售、许诺销售未经许可的专利产品的行为; 4、使用专利方法以及使用、销售、许诺销售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行为; 5、进口专利产品或进口依照专利方法直接得的产品的行为; 6、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 7、冒充专利的行为。 《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八十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