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罪是作为犯罪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2-23 08:41:10 134 人看过

爆炸罪属于作为犯罪。爆炸罪,是指故意用爆炸的方法,杀死杀伤不特定多人、毁坏重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一、爆炸罪的认定

爆炸罪的既遂:只要行为人实施爆炸,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就具备爆炸罪全部构成要件,即为既遂。因为爆炸行为已经实行终了,在一定条件下就足以危害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财产的安全,无论是否引起严重后果,都是既遂。

爆炸罪的未遂:爆炸罪未遂只能发生在爆炸行为尚未实行终了的阶段,比如刚着手引爆或者在引爆过程中,被人发现夺下炸药,使爆炸未能得逞。这种情况属于未实行终了的爆炸未遂。

满足爆炸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就构成爆炸罪。

爆炸罪,是指故意用爆炸的方法,杀死杀伤不特定多人、毁坏重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二、怎么样构成过失爆炸罪?

构成过失爆炸罪的要件为: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引起爆炸,危害公共安全,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的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

三、爆炸罪的概念是什么?

爆炸罪是指故意用爆炸的方法,杀死杀伤不特定多人、毁坏重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爆炸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1日 14:1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爆炸罪有预备犯吗
    这个也是有预备犯罪行为的。成立条件1.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犯罪的故意。即犯罪预备的目的,是为了顺利地进行犯罪活动,实现犯罪意图,体现了预备犯的主观恶性,这是追究其刑事责任的主观依据。2.行为人已经为实施犯罪进行了准备活动。这种准备活动在法律上主要规定为两种情况:一是为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和物品的行为。准备的工具和物品包括用以杀伤、威胁被害人的各类凶器物品;用以伪造货币、票证、文印的各类器具材料;用以掩护犯罪活动、排除障碍物、销毁罪证的各类工具物品等。准备工具和物品的手段、方法也各不相同,主要有制造、修理、改装、购买、借用、骗取、窃取等。二是为达到犯罪目的创造条件的行为,主要指准备工具以外的其他创造条件的行为。如为实施犯罪,事先察看犯罪现场、选择犯罪时机、探听被害人行踪、演习犯罪手段和技巧、拟定犯罪实施计划、寻找犯罪同伙等等。从准备工具、制造条件对实施犯罪所起的作用来看,都是着手实施犯罪之前,准备犯
    2023-05-02
    364人看过
  •  爆炸罪是结果罪还是行为罪?
    爆炸罪是一种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指的是故意使用爆炸方法,旨在杀死、伤害不特定多人和毁坏重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犯爆炸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爆炸罪是一种行为犯。该罪指的是故意使用爆炸方法,旨在杀死、伤害不特定多人和毁坏重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犯爆炸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犯爆炸罪会带来哪些后果?犯爆炸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会对社会和个人带来严重的后果。根据我国《刑法》第123条的规定,犯有爆炸罪的人将面临以下后果:1. 刑事责任:犯爆炸罪的人将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以罚金或者剥夺政治权利。2. 民事责任:受害人家属可以提起民事诉讼
    2023-08-31
    125人看过
  • 什么是爆炸罪,爆炸罪判几年,爆炸罪怎么处罚
    爆炸罪,是指故意用爆炸的方法,杀伤不特定多人、毁坏重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犯爆炸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爆炸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司法机关在适用上述规定处罚时,应当注意根据案件的犯罪事实、情节,主要是造成损失的大小、后果是否严重等来量刑。《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4-04-27
    191人看过
  • 2024爆炸罪是不是危险犯
    法律综合知识
    一、爆炸罪是不是危险犯爆炸罪是危险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爆炸行为,并且足以威胁不特定的多数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不要求造成严重后果,就构成犯罪。如果造成了严重后果的,属于结果加重犯。危险犯是与实害犯相对应的概念:以对法益的实际侵害作为处罚根据的犯罪,称为实害犯;以对法益发生侵害的危险作为处罚根据的犯罪,是危险犯。二、如何判断是否构成爆炸罪?只要行为人实施爆炸,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就具备爆炸罪全部构成要件,即为既遂。如果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应按刑法第115条作为爆炸罪的结果加重犯处罚。至于爆炸罪的未遂,从立法精神看,不存在实行终了的未遂。因为爆炸行为已经实行终了,在一定条件下就足以危害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财产的安全,无论是否引起严重后果,都是既遂。爆炸罪未遂只能发生在爆炸行为尚未实行终了的阶段,比如刚着手引爆或者在引爆过程中,被人发现夺下炸药,使爆炸
    2024-01-16
    450人看过
  • 爆炸罪是故意还是过失犯罪
    一、爆炸罪是故意还是过失犯罪爆炸罪是故意犯罪,爆炸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具体是:1.爆炸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2.爆炸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公私财物或人身实施爆炸,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3.爆炸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4.爆炸罪在主观上表现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其行为会引起爆炸,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二、爆炸罪的处罚包括什么爆炸罪的处罚有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犯爆炸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严重后果,是指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犯爆炸罪虽然已经造成一定的危害结果,但未达到上述严重程度,仍应依照本条处罚。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的规定,
    2023-11-14
    64人看过
  • 爆炸特定人属于爆炸罪吗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其行为会引起爆炸,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犯本罪的动机多种多样,如出于报复、嫉妒、怨恨、诬陷等。犯罪动机如何不影响本罪的成立。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公私财物或人身实施爆炸,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爆炸物品,包括炸弹、手榴弹、地雷、炸药(包括黄色炸药、黑色炸药和化学炸药)、雷管、导火索、雷汞、雷银等起爆器材和自种自制的爆炸装置(如炸药包、炸药瓶、炸药罐等)。实施爆炸的方式方法很多:有的在室内安装炸药包,在室内或者室外引爆;有的将爆炸物直接投人室内爆炸,有的利用技术手段,使锅炉、设备发生爆炸;有的使用液化气或者其他方法爆炸。实施爆炸地点主要是在人群集中或者财产集中的公共场所、交通线等处,如将爆炸物放在船只、飞机、汽车、火车上定时爆炸,在商场、车站、影剧院、街道、群众集会地方制
    2023-06-02
    445人看过
  • 没有引爆不是爆炸罪吗
    没有引爆也可以构成爆炸罪,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爆炸行为,足以威胁不特定的多数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构成此罪;犯爆炸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爆炸罪可以判缓刑吗爆炸罪一般不可以判缓刑。由于爆炸罪的判刑一般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缓刑适用的是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所以一般爆炸罪不能判缓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7-28
    156人看过
  • 爆炸罪是行为犯还是结果犯有什么规定
    一、爆炸罪是行为犯还是结果犯有什么规定本罪名系行为犯之例。爆炸罪,乃指行为人主观故意使用爆炸手段,致使众多不特定人员生命受到威胁、身体遭伤害甚至丧失生命,以及毁灭大量公共和私人财产,进而对公共安全构成直接威胁的犯罪行为。在实施此类犯罪时,若尚未产生严重后果,行为人均应受到法律严惩,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倘若由此导致他人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等不可逆转的后果发生,则行为人将面临更为严厉的惩罚,即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乃至死刑。《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二、爆炸罪
    2024-07-27
    291人看过
  • 爆炸罪是危险犯还是实害犯
    一、爆炸罪是危险犯还是实害犯爆炸罪是危险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爆炸行为,并且足以威胁不特定的多数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不要求造成严重后果,就构成犯罪。如果造成了严重后果的,属于结果加重犯。危险犯是与实害犯相对应的概念:以对法益的实际侵害作为处罚根据的犯罪,称为实害犯;以对法益发生侵害的危险作为处罚根据的犯罪,是危险犯。二、如何判断是否构成爆炸罪?只要行为人实施爆炸,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就具备爆炸罪全部构成要件,即为既遂。如果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应按刑法第115条作为爆炸罪的结果加重犯处罚。至于爆炸罪的未遂,从立法精神看,不存在实行终了的未遂。因为爆炸行为已经实行终了,在一定条件下就足以危害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财产的安全,无论是否引起严重后果,都是既遂。爆炸罪未遂只能发生在爆炸行为尚未实行终了的阶段,比如刚着手引爆或者在引爆过程中,被人发现夺下炸药,
    2023-04-18
    405人看过
  • 爆炸罪构成要件是怎样的触犯爆炸罪要判几年
    一、爆炸罪构成要件是怎样的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爆炸罪侵害的对象是本条所列举的工厂、矿场、港口、仓库、住宅、农场、牧场、公共建筑物或者其他公私财产,以及不特定的人、畜。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公私财物或人身实施爆炸,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1)爆炸行为有作为和不作为两种基本方式。如直接点燃爆炸引发爆炸,就是积极的作为方式,而行为人负有防止爆炸发生特定义务,并且有能力履行这种特定的义务而不履行,以致发爆炸,就构成不作为爆炸犯罪。(2)爆炸犯罪在客观方面的本质特点在于爆炸行为危害或足以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所谓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就是指行为人实施的爆炸行为,由于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原因,如行为人自动中止爆炸犯罪,炸药的破坏性没有行为人主观想象的那么大,炸药受潮失效,没有将爆炸物投掷到所要求的位置,爆
    2023-04-28
    58人看过
  • 非法制作爆炸物罪犯罪的相关知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枪支、弹药、爆炸物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年5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74次会议通过,根据2009年1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76次会议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枪支、弹药、爆炸物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修正):一、个人或者单位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以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定罪处罚:(一)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军用枪支一支以上的;(二)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以火药为动力发射枪弹的非军用枪支一支以上或者以压缩气体等为动力的其他非军用枪支二支以上的;(三)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军用子弹十发以上
    2023-06-12
    88人看过
  • 爆炸罪是结果犯还是危险犯
    爆炸罪是危险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爆炸行为,并且足以威胁不特定的多数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不要求造成严重后果,就构成犯罪。如果造成了严重后果的,属于结果加重犯。危险犯是与实害犯相对应的概念:以对法益的实际侵害作为处罚根据的犯罪,称为实害犯;以对法益发生侵害的危险作为处罚根据的犯罪,是危险犯。一、如何判断是否构成爆炸罪?只要行为人实施爆炸,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就具备爆炸罪全部构成要件,即为既遂。如果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应按刑法第115条作为爆炸罪的结果加重犯处罚。至于爆炸罪的未遂,从立法精神看,不存在实行终了的未遂。因为爆炸行为已经实行终了,在一定条件下就足以危害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财产的安全,无论是否引起严重后果,都是既遂。爆炸罪未遂只能发生在爆炸行为尚未实行终了的阶段,比如刚着手引爆或者在引爆过程中,被人发现夺下炸药,使爆炸未能得逞。这种情况属于
    2023-06-27
    140人看过
  • 奥迪爆炸案嫌犯被公诉检察院称行为构成爆炸罪
    车主到中关村办事车停路边陌生男子携带爆炸物钻进车里引爆两人被炸伤奥迪车爆炸案嫌犯被公诉检察院:使用爆炸的危险方法致人损伤并使他人财产遭重大损失构成爆炸罪本报讯(通讯员肖宁记者王巍)一名男子突然钻进停在中关村南路的一辆奥迪车,该车内突然发生了爆炸,造成车主轻伤。记者今天获悉,带着自制爆炸物进入车内的陈某因涉嫌爆炸罪被公诉至海淀法院。海淀检察院指控,2006年3月15日9时许,陈某携带自制爆炸物在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路西口东侧路南,钻进被害人李某停在路边的奥迪汽车内,引燃爆炸物将李某炸伤,并将其奥迪车部分物件炸毁。当日,陈某被抓获归案。经鉴定,李某的伤情属轻伤,被炸毁车辆车损经鉴定价格为人民币131466元。陈某经精神病司法鉴定为符合抑郁状态,但属于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据此前媒体报道,事发当场的目击者说:当时,一男子拉开副驾车门钻进奥迪车内,两人不知道说了什么,就听到一声闷响,车里爆炸了。随后车
    2023-06-11
    444人看过
  • 法律规定爆炸罪是危险犯吗
    法律规定爆炸罪是危险犯,涉及爆炸罪的犯罪嫌疑人是属于危险犯,爆炸罪会严重危害公共的安全,对公民的财产和人身安全构成威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一】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二】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爆炸罪法律规定是什么?爆炸罪,是指故意用爆炸的方法,杀伤不特定多人、毁坏重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
    2023-03-17
    107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什么是爆炸罪,爆炸罪的犯罪构成是什么,爆炸罪的犯罪对象是哪些人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3-05
      爆炸罪,是指故意用爆炸的方法,杀伤不特定多人、毁坏重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一)爆炸罪的客体要件 爆炸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爆炸罪侵害的对象是本条所列举的工厂、矿场、港口、仓库、住宅、农场、牧场、公共建筑物或者其他公私财产,以及不特定的人、畜。如果用爆炸的方法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飞机等交通工具;或者破坏轨道、桥梁、隧道、公路
    • 过失爆炸罪和犯罪行为的关系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8-19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却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 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区别 1.过失犯罪行为本身蕴涵着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过失犯罪行为本身是错误行为,即属于不适当的、应当受到
    • 爆炸罪构成危险犯吗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03
      爆炸罪的处罚不仅仅只是针对危险犯,实害犯构成爆炸罪,也会受到刑事处罚。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
    • 天津爆炸是什么犯罪?
      重庆在线咨询 2023-02-03
      对于爆炸的刑事责任,需要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判断,如果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一般处以3~10年的有期徒刑,如果爆炸的行为有导致人员重伤死亡,或者是使财产遭受到了重大损失,那么量刑一般在10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最高可以处以死刑。
    • 犯刑法过失爆炸罪罪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6-02
      刑法过失爆炸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1、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2、犯罪客体是公共安全; 3、犯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 4、犯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引起爆炸,危害公共安全,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