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是否丧失了合同履行能力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2-06-25 21:40:36
428 人看过
具备下列情形即可确定是否丧失了合同履行能力:1、丧失商业信誉;2、经营状况严重恶化;3、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4、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如何确定是否丧失了合同履行能力的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七条
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丧失商业信誉;
(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合同的履行 第五百二十七条 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n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n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n (三)丧失商业信誉;\n (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n 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丧失履行能力可否终止合同
112人看过
-
丧失合同履行能力主要有哪些确定要素
50人看过
-
丧失合同履行能力的认定依据
284人看过
-
判定当事人是否丧失合同履行能力的指引是什么?
77人看过
-
如何确定丧失行为能力者的监护人
366人看过
-
丧失合同履行能力包括哪些类型?
331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劳动能力鉴定时,如何辨别是否丧失劳动能力,确定是否丧失台湾在线咨询 2022-04-26劳动能力鉴定是通过对一个人从事体力工作的能力的鉴定,确定其劳动能力丧失的程度。劳动能力的丧失可分为:(1)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这种人虽然因伤、病导致身体衰弱、器官功能障碍或肢体残废,但仍能从事一些轻微或力所能及的工作。(2)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这种人因伤、病已经不能从事任何强度的工作,甚至连日常生活都需要他人照顾。对劳动能力的鉴定是一项复杂而困难的工作,它涉及医学,伦理学等有关的知识,并依照国家的有关
-
丧失合同履行能力主要有哪些确定要素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131.丧失合同履行能力主要有下列的确定因素:财产显形减少;丧失商业信誉;提供劳务或完成工作的合同中,债务人丧失劳动能力;给付特定物的债务中,该特定物丧失;其他情形。 2.后履行方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能力的原因有: ①财产显形减少。包括经营状况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②丧失商业信誉; ③提供劳务或完成工作的合同中,债务人丧失劳动能力; ④给付特定物的债务中,该特定物丧失; ⑤其他情形。
-
丧失合同履行能力怎么办?贵州在线咨询 2022-09-04先履行方有确切证据证明后履行方于合同成立后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能力。它包括三个要素:(一)后履行方丧失或可能丧失能力。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后履行方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能力的原因有: 1、财产显形减少。包括经营状况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2、丧失商业信誉; 3、提供劳务或完成工作的合同中,丧失劳动能力; 4、给付特定物的债务中,该特定物丧失; 5、其他情形。(二)后履行方丧失或可能丧失履
-
劳动能力鉴定是如何确定劳动能力丧失程度西藏在线咨询 2022-04-25劳动能力鉴定是通过对一个人从事体力工作的能力的鉴定,确定其劳动能力丧失的程度。劳动能力的丧失可分为:(1)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这种人虽然因伤、病导致身体衰弱、器官功能障碍或肢体残废,但仍能从事一些轻微或力所能及的工作。(2)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这种人因伤、病已经不能从事任何强度的工作,甚至连日常生活都需要他人照顾。对劳动能力的鉴定是一项复杂而困难的工作,它涉及医学,伦理学等有关的知识,并依照国家的有关
-
丧失合同履行能力赔偿标准有哪些台湾在线咨询 2022-06-04丧失合同履行能力是指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没有办法继续履行合同,其可能存在恶劣的经营状况、逃避债务的行为或者失去商业信誉的行为表现,此时可以推定其丧失履行能力。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七条规定,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丧失商业信誉; (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